APP下载

让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需要的课程

2009-04-15刘光梓

关键词:教学内容政治

刘光梓

摘要:当代大学生最需要两个政治观念:一,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二,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确立这两个政治观念,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获得自己的人生幸福。为此,有必要强化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薄弱领域,加强有关现代民主和“政治”基本性质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关键词:政治 政治观念 政治理论教育 “两课”教学内容

0 引言

“两课”教学缺乏实效性,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学生来说,则是不能得到他们本可以得到的人生幸福。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使“两课”成为学生喜欢上,愿意上的课程,很重要一点,教学内容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1 大学生需要政治理论教育

政治理论教育不仅为国家所需要,也为每个大学生所需要。所有人都追求幸福的好政治,是人们获得幸福的根本条件。只有在好的政治制度下,人们才能去追求、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得到真正的幸福,从根本上说,幸福生活也就是实现着人们自己人生追求的那种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下,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错误政治观念的误导,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环境,不仅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政治条件,反而认为它不民主,不自由,没有人权,一味羡慕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他们都未能得到本应得到的幸福。过去说封建礼教杀人,现在看来,错误的政治观念,尤其是那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正大光明旗帜的政治观念,同样也害人。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无法杜绝错误政治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流传,防止这些错误政治观念误导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2 大学生最需要的两个政治观念

“两课”课程体系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法律制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这众多政治观念中,有两个政治观念最为关键,是大学生所最需要的。一是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事业的政治观念。每一个大学生,只要能够将自己人生追求自觉融入这一伟大事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都可以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人生也都会是幸福的。二是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的政治观念。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的重要制度。可以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3 对“两课”教学内容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事业,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为此,有必要加强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的两个最为薄弱的领域。

3.1 关于民主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现代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国家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目前“两课”教学中,有关民主的理论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有必要加强以下两方面有关民主的政治学理论教学:①现代民主与古代民主的本质区别:古代民主是多数人作为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或是多数人作为最高治权执行者的一种政体;现代民主是现代国家的国家基本制度,其基本职能是将国家政权合法性归之于人民,即通常所说的“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或者说,国家权力产生于人民的选择。②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选择又有不同形式:通过选举投票来确定某个执政党是一种形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对于某个政党的政治领导地位的认可、拥护,则是另一种形式。就是说,现代民主有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两种基本类型。

3.2 有关“政治”基本性质的政治学理论教学 目前“两课”教学内容中没有专门讨论“政治”基本性质的部分,现有“两课”教学内容对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解释力明显不足,不能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形成。“两课”教学要做到意识形态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政治与学术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就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强有关“政治”基本性质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①国家是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人类社会所不能不采取的组织形式;政治的原则、制度是人们为了实现、维护自己根本利益而自觉提出,自己建立的。②人民根本利益具有特殊的二重性:既是维护必要社会秩序的条件,从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又对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意义。③人民根本利益是客观的,即生存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类群体赖以维系、发展的社会组织原则和制度,具有人的主观意志所不可改变的客观性。④国家的兴起与衰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就决定于客观的人民根本利益与主观的政治选择这两方面因素的辩证运动。⑤对于人类,获得正确认识自己根本利益的政治真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方面,社会是复杂的,一种政治理论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通过较长时期社会生活实践过程的检验才能显示出来。另一方面,政治社会建立在对抗与冲突之上的社会,任何有效维系政治社会的政治原则、政治制度必然对于不同的阶级、社会集团具有不同的意义,从而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为所有人都信服。

中国人自古就对民族、国家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构成中国人所特有的信仰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都是爱国的热血青年,只要他们能够真正了解政治真理的特殊性,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制度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人民享福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他们一定会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确信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我们的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因此而成为他们最需要、最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参阅[英]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

[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5]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政治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政治机关必须突出政治建设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设计问题链 变告诉为探索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