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abbit-Proof Fence的跨国之旅

2009-04-14

电影文学 2009年24期
关键词:文化意象

褚 颖

[摘要]影片Rabbit-ProofFence讲述了三个澳洲土著女孩沿着防兔篱笆回家的故事,在澳洲和国际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该作品被引入中国市场时,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中译名。却无一保留其原标题中的文化意象——防兔篱笆。“兔子”在澳洲文化中的含义、“防兔篱笆”作为故事背景的重要地位以及整部作品的风格和主旨。无一不决定了这一文化意象在片名中不可或缺。

[关键词]防兔篱笆;澳大利亚土著;文化意象;片名翻译

一、序言

影片Rabbit-Proof Fence根据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土著女作家多丽丝·皮金顿的小说改编而成,以“被偷走的一代”为主题,生动反映了澳大利亚社会所存在的种族压迫,以及土著的奋力抗争和乐观精神。该片由澳大利亚著名导演菲利普·诺西执导,2002年一经发行便广受关注,国内外获得好评无数。但该片在中国却颇受冷遇。虽然中文版电影和小说于2005年同步推出,但至今仍知之者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片名翻译不当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Rabbit-Proof Fence意为“防兔篱笆”,该片的中文宣传名为《末路小狂花》,台译《孩子要回家》。译者显然希望用鲜活的故事情节取代陌生的文化意象,以适应中国观众的需求。笔者将分析该片片名与社会文化和作品内容的密切联系,探索片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二、“兔子”“防兔篱笆”和澳大利亚土著:从社会文化看片名

澳大利亚文化中,“兔子”是个生动的隐喻,常常用来指被政府暴虐的群体。这一意义源于澳大利亚独特的生态环境。澳洲本无兔子,19世纪时一位欧洲移民为了打猎引入当地,没想到短短100年间就增加到上亿只。它们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到农业和牧业,于是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西澳大利亚政府耗巨资修建了三条总长度达2000多英里的篱笆,试图抵挡兔群蔓延,人们统称为“防兔篱笆”,其中最长的一号篱笆纵贯西澳南北,但它们没发挥多少作用便成为摆设。此后人们更加歇斯底里地灭绝兔子,比如射杀、捣毁兔窝、放毒、搞细菌战等。

澳洲土著的命运和兔子何其相似,防兔篱笆和实施种族隔绝社会又何其相似。在18世纪末与欧洲白人接触之前,土著已在澳洲大陆上生活了几万年。他们用石器狩猎和采集为生,性格淳朴敦厚,生活高度融于自然。欧洲人到达后,他们一无先进的武器。二无严密的组织,面对强势的进攻束手无策,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强占去。

澳大利亚政府二百多年来对待土著几乎和对兔子的态度相同。最初,他们认为落后的土著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实施灭绝政策,导致土著人口从30万左右骤降至不到7万。除武力消灭外,在土著的水源和食物中投毒非常普遍;土著妇女常常被迫与白人男子发生性关系。感染上天花、麻疹以及性病后,由于没有免疫力,死亡人数比武力消灭还多。从19世纪末起,隔离政策兴起,白人企图用和平的手段让残留的土著自行灭绝。偏远的保留地内食物供应不足,疾病肆虐,土著“像苍蝇般死去”,到1939年只剩下5万人左右。但种族隔离半个世纪后,白人预期的效果并没出现,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同化政策,不过指导思想都是“白澳政策”,实质就是强迫土著放弃其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最终消除这一长期使政府和公众耿耿于怀的难题。

“被偷走的一代”就是白澳政策的牺牲品。1910年,澳大利亚通过一项政策,以改善土著儿童生活为由,规定当局可以随意从土著家庭中带走混血土著儿童,让他们集中接受白人文化教育,肤色较浅的孩子被送到白人家中收养。直到70年代,随着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同化政策逐渐消失,这项政策才被废止。

历史上,土著人如同柔弱的兔子,遭受欧洲白人无所顾忌的灭绝;灭绝不成,又遭到防兔篱笆一般的“白澳政策”的隔离。“兔子”和“防兔篱笆”已成为澳大利亚文化中的典型意象。隐喻意义尽人皆知。Rabbit-Proof Fence作为片名具有极强的指向性,熟悉澳大利亚文化的人一看便可猜出影片的大致主题,其作用无可替代。

三、漫漫篱笆。何处是家:从作品内容看片名

防兔篱笆不仅仅是影片故事发展的重要背景,也隐喻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在南方的穆尔河居留地,三个来自北部吉嘎隆地区的小女孩不愿接受强加给她们的命运,冒着巨大的风险逃离。她们沿着穿越沙漠的防兔篱笆,踏上了漫长的逃亡返乡之路。上有飞机巡逻,下有警察围堵,前面自然环境险恶,后面捕手经验丰富,但三个小女孩凭着惊人的勇气和信念,凭借祖先传给她们的智慧,徒步穿越西澳大利亚,其中两人最终回到家里。防兔篱笆作为故事背景一目了然,但它隐喻的历史背景却需要细心体味。

原作者皮金顿的特殊身份决定了故事不是简单的逃亡,而是关乎民族命运。皮金顿出生在西澳东皮尔巴拉地区,她出生的农场距离吉嘎隆大约60公里。还在蹒跚学步时,皮金顿就和母亲莫莉、妹妹安纳贝尔一起被送到穆尔河。十年后,她母亲和姨妈正是从这里逃出来的。1941年,莫莉带着小女儿再次逃离,皮金顿则留在居留地,直至18岁时参加首批土著人医护培训。她创作了传记性三部曲,第二部《漫漫回家路》(FoHow the Rabbit-Proof Fence)就记录了她母亲和姨妈的亲身经历。

《漫漫回家路》属于土著传记,特点是个人遭遇和群体叙事相结合。全文共九章,三个小女孩的个体经历从第五章后半段开始,影片主要由这些部分改编而成。小说的前半部分追述历史,讲述群体:首先是西澳大利亚的土著尼翁加赫人的生活,他们已经开始遭遇白人探险者,但白人探险者当时尚未对这片土地产生兴趣;第二章中,耶拉古部落目睹了殖民地的建立和欧洲移民的到来;第三章紧接着描写了白人和土著的冲突。在精良的武器、不公正的法律和微不足道的施舍面前,土著部落迅速衰败;第四章讲述了皮尔巴拉地区的玛杜贾拉人在20世纪的生活,他们不适应欧洲文化,也只能被迫接受;第五章前半段中,莫莉出生成长,政府开始为她们这样的孩子规划未来。

群体性叙事虽然篇幅不长,但在文中比例相当可观。“防兔篱笆”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第四章,尽管作者只是语气平和地介绍了它的由来以及作用,但在宏大的历史视角中,读者已经被推到“兔子”和“防兔篱笆”的巨大象征意义面前。

影片中,防兔篱笆仍是故事发生的重要背景,但由于电影的叙事方式与土著文学不同,群体性叙述被一刀切掉,影片从莫莉在沙漠中无忧无虑的生活讲起。然而编剧结合对原作意图的领会和对剧本创作的熟稔,通过改编重新勾勒出这一段特定的历史背景。

片头片尾的字幕最有概括性。片头提到土著顽强抵抗白人一百多年,但现在完全失败了,任由白人控制,土著人保护官有权把混血孩子从家里带走。片尾字幕告诉观众这一政策实施了几十年,对土著造成极大伤害,点明主题“被偷走的一代”。电影片名的出现也极为震撼人心,斑驳的红土地铺满了银幕,镜头越推越远,直到湛蓝的苍穹出

现,莫莉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从她的角度简单告诉观众土著曾经的生活和白人的到来。最后,她说:“他们正在修一条篱笆。”片刻停顿之后,红土地被一条明显的篱笆隔开,片名赫然其上。小说中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未曾言明的创作主题,便浓缩在电影的一头一尾。

奥尔森精心添加的一些片段同样重塑了历史气息。第一个生活场景是土著文化和智慧的特写。“神鸟”让人想起土著的“梦幻时代”,而莫莉顺着地上的爬痕逮到大蜥蜴,则象征着土著和自然的亲密无间。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场景是保护官内维尔借助幻灯片说明设立土著人居留地的缘由。他对一家三代照片的陈述最为“精辟”:从有一半土著血统的祖母,到有四分之一土著血统的妈妈,再到只有八分之一土著血统的孩子,层层过滤,最终淘汰土著基因。多么振振有辞的同化理论!此外,保护官挑选聪明孩子的片段也加深了观众对种族理论的印象。他像挑牛买马一般查看土著孩子的背,以决定他们能否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而女佣玛菲斯房间里发生的事则代表了土著所受的屈辱和苦难。逃亡途中,女孩子们碰到了在白人家帮佣的玛菲斯,当晚就借宿在她的房间里,不料男主人闯了进来,一边宽衣解带一边掀开被单。女孩子似乎只虚惊一场,殊不知土著女佣都难逃被白人男子奸污的下场。

一条清晰的篱笆,指引莫莉和她的妹妹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一条隐约的篱笆,隔绝了一个种族和它的文化。两条篱笆交融在一起,串起了故事的情节和主旨。因此,皮金顿命名小说FoHow the Rabbit—Proof Fence,奥尔森保留了核心部分,以此为电影的片名。

四、文化意象。要还是不要

电影是文化和商业的结合体,能不能通过片名吸引观众直接影响电影票房收入。因此,片名翻译不单是文学翻译,还兼具广告翻译的性质。除了直译、意译等传统方式之外,“变译”很常见,即改掉原名,另起炉灶,以适应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观众的特定需求。变译名通常巧妙利用剧情,比如Rain Man译为“手足情深”,the Italian Job译为“偷天陷阱”,就是经典之笔。

然而,变译不等于乱译。片名的广告功能对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通常认为片名翻译应实现信息、审美和文化三项价值。据此衡量Rabbit—ProofFence的两个中译名,问题十分明显。港译《末路小狂花》虽然沾了一点剧情的边,但用词过于夸张,“末路”让人想到穷途末路、走投无路,和“小狂花”放在一起,还以为是激情枪战片,吸引不了对历史文化片感兴趣的观众。台译《孩子要回家》,淡而无味,极容易被归入《妈妈再爱我一次》之类的苦情戏。最关键的是,两个译名都没有传递出作品在文化历史方面的内涵。如果中译名一定要体现剧情,不如用小说中文版的标题“漫漫回家路”,至少“漫漫……路”让人联想到屈原的名句,格调高雅,暗含追求平等之路的漫长之意。

影片Rabbit-Proof Fence题材严肃,片名不仅是故事背景,还提供了时代背景,在翻译这类片名的时候,应尽量保留片名中的文化意象。像Troy译为《特洛伊》、KingAt-thur译为《亚瑟王》等,让关注西方历史的观众一看便知。该片名中的文化意象虽然名气不大,但翻译为中文“防兔篱笆”后,字面意义通俗易懂,四字表达符合汉语审美,相比而言倒是更好的选择。

五、结语

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待不同的文化意象,谢天振教授曾说,译者要相信读者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意象。翻译时是否应保留片名中的文化意象不可一概而论,要根据影片的内容和风格来定。但一部正统的历史文化片,只要片名中的文化意象在汉语中没有歧义,译者就应最大限度地将其保留,以便观众接触和熟悉更多的文化意象,丰富他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

[作者简介]褚颖(1978—),女,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国家文化和教学法。

猜你喜欢

文化意象
关于当代意象学视域中的当代艺术图像阐释
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