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大业》透析出的时代篇章

2009-04-14许小石

电影文学 2009年24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新时期

[摘要]《建国大业》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电影,它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刻画了为共和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和英烈。同时,《建国大业》也反映出新时期下共和国面对新形势所做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战略调整,以及新时期对国共合作的再次期盼。

[关键词]《建国大业》;国共合作;新时期

一、《建国大业》的精神实质

《建国大业》是影视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的电影,它以其恢宏的历史背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庞大的明星阵容,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艰辛。

《建国大业》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合作成为建立新国家的基础,在各界都期盼和平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为了建立一个一党专政的国家,在和谈期间,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围剿,国共合作就此破裂,国内战争全面爆发。这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史学家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也是有了定性的。但是。《建国大业》给了我们一个更为清楚的描述,国内战争的爆发在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打中国人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在这种客观历史环境下,我党积极争取社会上一切可以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新中国的奋斗中来,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它保证了最广大人民参与到新政党的建设中来,扩大了人民民主阵营,这也是这部影片留给我们最深刻的主题。

《建国大业》的精神实质还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包容性和进步性。一个政党的成长需要历史的锤炼,艰难困苦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毕竟,中国已经不能再承受巨大的创伤。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与国民党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争取国内和平统一,从民族大义出发,从全国人民利益出发。具有大无畏精神的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在最大程度上争取了国内的和平,但是蒋介石依然不顾国家大义,发起了国内战争。影片中蒋经国亲自去上海督办经济,当冯小刚所饰演的杜月笙当面质问他时,他的气魄和精神感染了我,蒋经国没有一丝退却感,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却将那种无奈全都写在了麻木的表情之中,为了挽救积贫积弱的国家经济,蒋经国不惜拿自己的亲人开刀。蒋经国和蒋介石都认识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无能,但是为了打败共产党,建立蒋家王朝,他放弃了最后整治党内腐败问题的关键时机,也使得蒋家最终走向了灭亡,正如蒋经国所说,最大的蛀虫就在党内,他们在挖我父亲的墙角。国民党的教训是深刻的,党的建设是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的。

《建国大业》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关键是它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在面对历史大变革过程中的抉择。尽管我们知道这部影片由众多明星出演历史人物,他们的演技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历史人物的心态。尤其是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大胆开拓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他们对酒当歌,挥洒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挚爱。

二、《建国大业》的时代篇章

《建国大业》虽然演绎的是历史故事,表达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艰难和喜悦,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气节和民族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建国大业》中透析出的时代精神和国家变革需要的勇气是我们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需要的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这其中蕴涵了多少的艰难险阻,是无法言语的。

《建国大业》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是保持国家富强的根本。国民党的腐败和党内斗争注定了他们是要失败的,电影中有一幕在中山陵,雨后大地飞鸽。鸽子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国内实现统一,但是雨后的中山陵鸽子飞走了。和平也就不复存在。蒋经国和蒋介石在一起谈话也正是国民党宣告破产的根本,党内腐败和无能使得国民党千疮百孔,美国的援助也无法帮助他们摆脱失败的命运。对话中蒋经国本人也深知他的党国因为自己父亲的过失而将不复存在,可是在与蒋介石的对话中,始终都是不去反驳的,当然也可能是他认为父亲在战争和局势的认识上比自己更高瞻远瞩吧。但是党内的斗争和腐败已经不是蒋介石一个人能挽救和整治的,所以,在电影中蒋经国向蒋介石告C.C的状就说明国民党内部已经剑拔弩张了!当坐在青石板阶梯上上的蒋介石让蒋经国放孔令侃(系蒋经国表弟)一马时。他那严峻的脸上更多的是颓废,他已经发现,凭自己一人之力是难以改变国民政府的腐朽的!他彻底地失败了。但失败得坦然。反观之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信仰支撑他们艰难地走向胜利,共产党不仅党内团结一心,还积极团结党外人士,尤其是争取民主党派的支持和拥护。尤其在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各阶层都拥护的中国共产党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也始终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无私的奉献是保障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丢弃党的光荣传统,共产党要带领中华民族向着更伟大的目标迈进,就要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最近,我党一直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一方面是提高党在新时期执政能力。面对世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以及社会发展的程度,需要党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能够驾驭更为复杂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各方面工作,有利于推进党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保持党员干部强大战斗力的重要理论武器,党的兴衰在于党员干部能否保持廉洁奉公,能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否扛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担。因此,《建国大业》告诉我们共产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党,是一个有勇气、有信心的党。

《建国大业》告诉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是中华民族的党。中国共产党出身贫苦。我们的卓越领导人也从来都是艰苦朴素的。有一幕毛主席和他的女儿在野外游玩,作为党的领导人,他的女儿应该是衣食无忧的,可事实上,他的女儿生活也很简朴,想吃好吃的也没有。支持共产党不断前进的动力就是党员的朴素和亲民。因为共产党人知道他们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政党又怎能被人民抛弃。反观国民党内部,一些大家族、大买办,大发国难财,蒋经国在影片中也说了,他们就是国家的蛀虫。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时刻记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虽然,我们现在富裕了,不用像过去那样节衣缩食于革命了,但是我们要记住共产党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就是因为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是不会改变这一点的。21世纪,各种资讯和社会思潮瞬息万变,但是我们党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把党的事业和国家的事业放在首位,戒骄戒躁,开拓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最大事业。

影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党在艰苦时期是如何用勇气和信念改变现状的。这种勇气和信念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关键所在。共产党人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党青春常在的重要精神食粮。作为一名党员,笔者看后激动不已,尤其是周恩来他们酒后高唱国际歌那一幕。生动地刻画了我们卓越领导人的情操。

如果用一个人的年龄来划分我们党的成长历程,建国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烂漫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无所畏惧,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歌唱着那个时代最强的音符。而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千难万险后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开始学习驾驭各种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和经济摩擦,他们用更加纯熟的操作手段去规划自己的发展,用更自信的眼光处理国际事务。正如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目前的中国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国际化、最自信、最有实力的时期,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和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建国大业》展现的是过去,同时也是现在。

三、《建国大业》是一个开端

《建国大业》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崭新的开端,他用更加客观的手法勾勒出了全新历史题材电影的新方向。历史题材电影不仅仅可以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手法,同时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原来面目,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历史中的事和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

电影是记录历史的一个方式,这种方式更加艺术、更加市场,同时也应该更加真实。这是中国电影一个全新旅程的开始,也是中国电影不能回避的世界主题。

《建国大业》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开放,共产党和国民党已经摒弃前嫌重新向一个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或许时隔60多年的国共合作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两岸人民希望那一刻早日到来,到时候,历史上未完的会面将会继续。

[作者简介]许小石(1975—),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学硕士,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新时期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
对中共三大前后张国焘国共合作观点的再思考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