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区艺术悄现海淀

2009-04-08卫汉青

中关村 2009年1期
关键词:西区海淀海淀区

卫汉青

“西区艺术”的崛起

近年来,一批海内外热心艺术的实业家,纷纷在自然风光旖旎、人文积淀深厚的北京西山一带造起了各具特色的艺术会所,于是各种五花八门的艺术沙龙活动亦应运而生。

2007年以来,坦博北京艺苑、马奈草地艺术中心、元艺术中心、中间建筑等一批由企业家和资本运作的艺术中心,在北京西四环外一条叫杏石口路的大道上接踵而起,他们为此郑重起名“西区艺术A大道”。

2008年春,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几十位教师、毕业学生,相继自发落户颐和园西墙外一个废弃的校园,悄悄地挂起了“颐和国际艺术城”的门牌。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鸟巢”上演,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型道具和背景受到全世界称赞。据内幕人士讲,这些艺术之“翼”来自于中关村海淀园水晶石、完美时空等多个动漫艺术科技公司。

2008年10月,由世博控股与百老汇倪德伦联合打造的大型排演中心项目,落户海淀区四季青“西区艺术A大道”。这里将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集音乐剧编剧、创作、作曲、演员培训、交流、上演等于一体的中国百老汇基地。该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将新建32个剧场。

2008年11月,海淀区成立了由区域内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各类院校团体机构共同发起的海淀艺术团联盟,第一批57家联盟成员,包括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总政歌舞团、海政文工团、空政文工团、二炮文工团和中国民族歌舞团等,将通过艺术团联盟拓展院团艺术发展空间,繁荣区域文化生活,打造超级艺术作品。

2008年12月,海淀区成立了由季羡林、侯仁之、欧阳中石、苏叔阳、余秋雨、韩静霆、刘大为、杨力舟、张继钢、张朝阳等众多文化艺术界内“重量级”的专家、名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他们将为海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献计献策,为重点文化项目入驻海淀搭桥牵线,成为海淀推动区域文化艺术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2008年下半年,海淀区与中国电影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将兴建大型影视放映基地——国家电影放映中心,先期筹拍《圆明园》和《王选》两部电影。为中华文明的数字生存权而争的王选,已经超然于某一领域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一位离开我们不久的“当代毕昇”。在筹备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中,一同记录中关村的科技发展轨迹,记录这个由小到大发展成“中国硅谷”的奇迹的出现过程,进一步挖掘海淀和中关村的深厚文化内涵。

2008年12月20日,“2008北京·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暨中国·海淀艺术团联盟成立汇报演出”在五棵松奥林匹克篮球馆拉开帷幕。来自海淀区域内的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新闻媒体、旅游饭店、文化文艺和企业单位等系统的区域倡导单位的高层领导云集于此,共商海淀区域发展大计。

2009年4月初,由北京市文联、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文联和《中关村》杂志等承办的“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将在海淀展览馆等地举行。博览会包括美术、书法、摄影、雕塑、动漫等艺术形式,汇聚中外名家等近千个艺术流派和艺术家参展,分为当代艺术苑、现代艺术村等26个单元活动。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以海淀区自然园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军机关和高科技公司等大文化背景为依托的“西区艺术”,正在北京西部悄然崛起!

“西区艺术”的内涵

为什么叫“西区艺术”?元艺术中心董事长谷燕女士说:“一是从地理上讲,海淀区地处北京西部,背靠怀抱‘三山五园的西山;二是从城市定位资源上讲,海淀区集中了中国最高端的文化艺术资源,类似于伦敦西区、纽约上西区和巴黎西郊的凡尔赛艺术宫等。所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艺术,往往具有‘院校派、‘经典和‘雅的特色,而且也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我们的口号是让富裕起来的人雅起来!”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专家彭锋博士说得更透彻:“一个城市,必须具有高端文化品味。中国当代艺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圆明园。90年代开始,艺术家逐渐东迁散落至朝阳区、通州区、昌平区各地。圆明园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祥地?这是因为一边靠着传统文化的缩影圆明园和颐和园,一边靠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西方现代文化桥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由最初学西方艺术到为西方的艺术,现在到为自己的阶段。回归海淀,回归西区,回归正面中国,将有助于当代艺术回归艺术的本质。”

著名国际策展人、北京当代美术馆馆长、艺术家李铁军,考察过“西区艺术A大道”后说:“海淀区内的‘西区艺术,有积淀,有品味,有动力,有方向,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兼容并蓄。假以时日,将会实现‘圆明园的衣锦还乡和浴火重生!”

“西区艺术”的外延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世界上许多大都市的艺术似乎都与西区结缘。

众所周知,英国的戏剧艺术闻名世界,伦敦西区是与纽约百老汇齐名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伦敦西区集中了伦敦49个注册剧院的44个,几十年来,上演了不少闻名世界的音乐剧和话剧,如音乐剧《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话剧《捕鼠器》、《黑衣人》等。2007年,伦敦西区吸引了观众1363万人次,仅票房收入即达4.7亿英镑。

纽约的上西区也集中了一大批文化机构和艺术家,其中包括联合国大厦这样的标志性机构。

巴黎西郊的凡尔赛艺术宫,荟萃了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流派的经典艺术品,已经成为法国艺术的象征。

“西区艺术”的背景

“西区艺术”产生于海淀。海淀区地处北京西部,当然是名正言顺的“西区”。其“实”比伦敦西区等更为典型,占尽了文化风水锋头。

北京真正作为首都似乎应该从金朝始。风流儒雅的金章宗钦定的“八大水院”名胜,有7处归于海淀。清代自康熙起200多年营建居住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闻名遐迩,无一例外都在海淀。

新中国成立后,更奠定了海淀文化大区的地位。

这里集中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78所高等院校,大师如林,学者如云。

这里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213家科研院所,两院院士数量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7%。

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以及由此衍生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更集中了联想、方正、紫光、同方、用友、新东方、新浪、搜狐、百度等近两万家高科技企业。他们自主创新生产的科技教育文化产品,已经水乳交融地渗进了中国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如联想电脑、方正照排、用友软件、金山词霸、商务通、小灵通、中国芯、神舟飞船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海淀创业园等为代表的“港口”,还吸纳了张朝阳、汪延、吴鹰、丁健、李彦宏、严望佳、邓中翰等4600多家“海归”人员创立的高科技公司,中关村的“海归”数量竟占全国“海归”的一半,他们对于中国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科技产品范畴,更涵盖波及到文化、生活、精神、思想等诸多领域。

也许正是基于此,2002年,美国《新闻周刊》将中关村评选为“世界八大新兴文化圣地”之一。

“西区艺术”的诞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化艺术与山水园林有着天然的联系。

上世纪80年代末,一批艺术家聚集于圆明园,由此形成了“圆明园画家村”。叱咤风云于朝阳区798工厂和通州宋庄的许多“大腕”级画家,如占据全球当代艺术拍卖总价前10位的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被誉为中国“艺术四大天王”,他们都是从“圆明园画家村”走出来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画家村的认知程度不够,对“圆明园画家村”进行了清除。

可能源自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近年来,海淀区对于文化艺术格外垂青,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召开“海淀区艺术家新春座谈会”,几百位艺术家和区四套班子领导聚首一堂,共商海淀文化艺术大计。海淀区政府还提出“文化之海,艺术之淀”的标志性口号。海淀区各界有识之士也纷纷发出“让圆明园衣锦还乡”、“改变艺术东南飞局面”的呼吁。

企业家、文化产业专家善于把握潮流方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马奈草地艺术中心、中国百老汇艺术基地、元艺术中心、中间建筑、坦博北京艺苑、颐和国际艺术城等一大批以企业家和资本运作方式为显著特征的艺术中心,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于是,“西区艺术”的概念就在海淀区的文化圈里不胫而走。

“西区艺术”的未来

有了“西区艺术A大道”,自然还有B大道、C大道;有了大道,应该还有街、有林、有园、有山。“西区艺术”有多少追随者?“西区艺术”能走多远?“西区艺术”有多久生命力?人们拭目以待。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西区艺术A大道”已经被海淀区的艺术家、企业家和一批有识之士趟出来了,上有阳光,下有基石,左右有春风,相信这应该不是一条死胡同。

猜你喜欢

西区海淀海淀区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临涣选煤厂(西区)提质增效工程改造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