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歌真爱

2009-04-02杨海若

出版参考 2009年12期
关键词:毒贩题记童话

杨海若

在现在的社会中,似乎只有小说才能符合日益浮躁的人们的阅读需求。其中,尤以越来越离奇的玄幻小说受年轻人的欢迎。然而《真爱长歌》一书的作者却用那颗真挚的心灵和生动细腻的笔法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报告文学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像一股缓缓的清泉水流入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心灵的土壤。

《真爱长歌》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知、相爱乃至不离不弃相守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最有特点的便是作者为每一章所写的题记。作者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文笔把每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到了题记中。如 “第十章英雄没有倒下”的题记这样写道:“一根指头划破晦暗,一字音节串成旋歌,一瞥眼神闪烁情愫,一个敬礼传递执著。当道德、良心、义务、责任超越情爱,所有的苦难还原平凡,湮灭平庸。天安门广场走来边陲儿女,一个坐着轮椅,一个推着。即使这样,他们仍是民族的栋梁。”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其次,作者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致来叙述整个故事,使本身就已经感人至深的故事闪现着唯美的色彩。其中,讲述罗映珍守护丈夫醒来的那一段叙述读来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一日日的守望呼唤,一条条来往于病房及出租房的漫漫夜路,一个个睡不着的雨夜,一根根变白的头发,罗映珍所有的苦涩和期盼都通过作者那支饱含同情和崇敬的笔,幻化成了灵动的文字直抵读者的灵魂深处。

作者在叙事和抒情的同时,在作品中融入了许多社会思考、人生感悟和爱情追问,使作品不至于感情泛滥,在做到“哀而不伤”的同时,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感染力。例如,在讲罗金勇奔赴禁毒前线时,作者写道:“人,总是自己给自己鼓劲的,要不怎么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那么多的碧云天,黄花地。”再如,在提到昆明近年多变的天气时,作者说:“天地阴阳,五行平衡,人的索取太多,老天也不答应,便制造些大大小小的麻烦刁难自己,提醒你,人啊——别再贪婪,别再富了自己,穷了后人。”寥寥数语引人深思且耐人品味。

作为一个出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大学生,这部作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而是对于生与死、爱与恨、责任与权利的深层思考。曾听过社会上有人对90后的评价是“成人化”。仔细想来,确实如此,还没长大的我们早已开始学习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渐渐长大后的我们开始学会用冷漠去质疑世界的美好,当“真情”变得越来越稀罕甚至为人所讪笑时,90后的我们似乎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理想不再被寄托于顶天立地的英雄,更不相信永恒不变的爱情,悱恻缠绵的小资情调释放着我们青春的激情,魔幻小说的离奇情境勾引着我们无穷的想象。

爱情的核心是什么?谁人不向往爱情?谁人不渴望被爱?但如果无人愿意做出牺牲和奉献,那谁是幸福和爱的提供者?如果说《真爱长歌》里的动人事迹唤醒了世人对爱的感知,那么对于90后来说就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这不是存在于文学殿堂里触碰不到的虚幻,而是现实世界中离我们并不远的真实。罗映珍用她全部的爱诠释了“真爱无悔”,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甜蜜也许不是爱情的标尺,患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古有焦仲卿刘兰芝双双殉情而死,亦有传说中的梁山伯祝英台为爱化蝶相伴,世人都给予他们极多的同情和赞誉。然而,在我看来,书中的主人公罗金勇夫妇却不局限于爱情。罗金勇为了抓捕毒贩不顾生命危险,英勇负伤;罗映珍为照顾成为植物人的丈夫不顾自己疲惫的身心,坚强守候。这对夫妇的行为都散发出一种夺目的光芒,那便是责任和大爱。罗金勇不顾个人安危抓捕毒贩是履行民警对社会的责任,罗映珍日夜守候不知能否醒来的丈夫是履行妻子对家庭的责任。在面对生命中的难以逾越的考验时,他们用责任的光芒驱散了逐利的世风,纵然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和一生的幸福,但谁又能说他们所经历的艰难是稀松平常?他们用责任和大爱谱出的赞歌难道不比传说更加动听?

有人说,长大就是合上书本忘记美好的童话,抬头看着现实刺眼的阳光。然而,《真爱长歌》是一本比童话真实却比童话更美的书,当我合上书本时,不会再遗忘人间真爱。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它能给我们足够的温暖,让我们足够勇敢地迎接现实的挑战;在我们受伤时,它能带给我们足够的抚慰,让我们足够坚强地应对荆棘载途的现实。

当心灵疲惫时,不妨沉浸于此书作者精致优美的文字中,听她向我们诉说一个充满温暖和爱意的长篇故事……

《真爱长歌》

作者:黄晓萍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定价:26.00元

猜你喜欢

毒贩题记童话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消失的毒贩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