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块头”也可以有大作为十月文艺携手新经典创出新奇迹

2009-04-02

出版参考 2009年12期
关键词:码洋文化传媒新闻出版

韩 阳

今年4月,据开卷数据显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跃成为4月份“市场占有率增长最快的出版社”, 并凭借超级畅销书《小团圆》以码洋占有率6.18%的成绩成为“文学类码洋排名第一的出版社”。 500万启动资金,两年时间,创造出1亿多码洋的产品!北京十月传媒文化有限公司,靠着改革创造出了这小小的“奇迹”。带着对这个奇迹的好奇,记者采访了北京十月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总编辑韩敬群。

放下“架子”,坚持品质

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出版不是最具强势的产业,而文学出版更是处于相对弱势。正是在这种不甚乐观的大环境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新经典文化公司于2007年下半年组建了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要在低迷的文艺出版环境中摸索出一种新的模式,摆脱困境,建造新的出版平台。

“其实,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合作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但多是一些简单的合作,仿佛两辆车行驶在两条平行的道路上,互不交叉,在出版理念、业务经验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都没有深入地沟通交流。”韩敬群介绍说,十月文艺出版社与新经典文化公司最早的合作也是这样。但在此过程中,经过交流与磨合,双方增进了了解,最终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组建成立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这样的合作,韩敬群认为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首先是出版理念的基本认同,“对出版事业相近的认识,是我们合作的重要基础。”其次,出版方式也要有共同点,“要发自内心地喜欢,用心去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离不开全身心的投入和时刻保持激情,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马虎,力争做到不留遗憾。” 韩敬群说,“正是看到新经典非常用心地在做书,与我们的理念和要求相一致,才坚定了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心。”

如今,双方的合作是顺畅的,在图书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探讨,这种智慧的碰撞往往给彼此很多启发。十月文艺社编辑扎实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新经典的编辑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年轻人的工作热情,都给对方形成一种冲击,带来了新鲜空气。

不久前,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为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提供具体方向和政策保障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进行资本、项目等多种方式的合作。韩敬群说,有了这一指导性文件,我们干着就更踏实了,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三个面”一个都不能放

在选题建设上,十月文化公司在市场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三种方向:一是影响面,即争取获国家级大奖,获得名家的精品力作;二是基本面,即可以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及稳定利润的基本面的选题;三是发展面,即关注有潜力、有可能性的新人作品。虽然面临着原创图书市场刺刀见红的激烈竞争及市场压力,但十月文化公司还是始终肩负着为北京市及北京出版集團拿大奖树品牌的任务。为配合奥运宣传工作,公司还出版了著名主旋律诗人商泽军的《奥运中国》。反映南水北调重大工程的史诗性报告文学巨著《大江北去》,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等等。

“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遗稿”《小团圆》自4月16日正式上市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狂销70万册。韩敬群坦言,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一直在低调运行各项工作,一方面刚刚起步,想先做好事情再说话,另一方面对于这种新的尝试,内心充满忐忑,时刻准备接受质疑。现在,国家对民营书业以及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这让原本不安的心变得平稳了。

抓住机遇,创新机制

在现金流一度紧张,资金周转曾经暂时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讲求实效、加快资金回流的办法,如降低与发行方新经典公司的发行结算折扣,以缩短账期尽快回笼资金;采取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把因为资金紧张而割爱的项目继续“留在”公司,赚取一定的利润并获得社会影响力。

5月28日,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挂牌仪式,从此,北京十月文化传媒公司将以北京出版集团子公司的身份出现。对此韩敬群表示,目前,出版业整个大气候和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有民营深度合作,整合资源,重新洗牌,新的格局呼之欲出,新的机会稍纵即逝。两年以前,我们还算试水者,两年以后,或许已经落于人后了。如何抓住机会,开阔思路,进一步稳固提升市场的竞争力,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着力的重点。

猜你喜欢

码洋文化传媒新闻出版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湛江市腾氏文化传媒公司简介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文化传媒类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