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从竞争走向竞合

2009-04-02张倩影

出版参考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华东竞合教辅

张倩影

有市场就有竞争,随着出版市场化的推进与成熟,出版业的竞争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尝试着从以单纯拼杀为主的竞争走向以“优势互补,多形式联合”为核心的竞合。

以产品为导向的专业社间的联合

在前不久召开的2009年全国教育出版社图书营销峰会、社长年会上,“发挥优势、横向联合”成了会议的核心话题。教材版本多元化、出版集团成立、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及民营文化工作室在教辅市场对教育社的围追堵截,都迫使教育社开始更多市场化的考虑。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李小勇,首先提出各教育社能否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打造一套高品质的教辅,然后各个教育社再通过租型的方式在各省发行。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社长的赞同。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包南麟说,上海教材市场很小,但上海的作者与编辑加工资源非常强,这种合作能充分发挥各社的优势。除在教材、教辅上的合作外,教育社还就农家书屋图书品种的合作提出了设想。最后各教育社在一些合作上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凡是已上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用书目录品种,各省级教育出版社具有调配产品优先权、租型优先权,作为本省农家书屋馆配图书;待国家新课程标准修订下发后,各省级教育出版社依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在选题、稿件、产品开发上,鼓励横向联合、强强联合,开发出高品质、高质量、适销对路的教材教辅图书。也许,教育社这些共识从纸面落实到行动上还有着很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来解决,但毕竟大家开始尝试以一种更开阔的视野与思路来面对未来的市场。

专业出版社间的联合,以明天社、二十一世纪社、浙江少儿社、安徽少儿社、福建少儿社、江苏少儿社为主体的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无疑是走得最早、最长久的。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紧密联合体,目前六家社已经从简单的协作订货发展成了多层面、多方位合作的“出版同盟”,经常进行业务培训交流和区域市场开发研讨交流;每年六家社都会派出小分队,到各地书店联络感情交流业务,并在各地书店进行联合体图书联展;同时,六家社还在发行领域作出了进一步的合作探索,联合对一些长期拖欠书款、不守诚信的书店在发货上进行了抵制,探索社店双方更公平合理的机制。据明天社社长刘海栖透露,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正在积极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新型合作路径,以期通过更紧密的合作走得更久远。

在出版业进入了真正市场化竞争之时,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的这种成功联合就显得更加珍贵。教育社如果能如华东六少社一样,真正走出一条从竞争到竞合之路,中国教育图书市场“民进国退”的局面,也许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以地域为纽带的地方社间的联盟

除了专业出版社之间的合作外,同地域间出版社的合作也在悄悄展开。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2007 年7月份,四川省内5家大学社,西南交通大学社、西南财经大学社、四川大学社、电子科技大学社以及成都地图社联合成立了四川省版协高校出版社工作委员会,简称“四川省高校出版社联盟”。联盟成立的初衷以及理想目标是,大家能在物流、印制等方面联合招标,从而获得统一谈判带来的优势。联盟还希望能共同筛选、建设、维护优秀经销商,在回款上联合行动,把信用差的经销商列入共同的“黑名单”,以增强回款保障。另外,在图书的营销上互相借力,一起开发、构筑、管理发行渠道,并统一图书教材的发货折扣、统一退货、统一回款、统一服务,以增强对渠道的控制力。应该说如果真能达到这样一种合作关系,对联盟各成员发展的推动将是巨大的。据了解,联盟成立后,还一直处于尝试与探索合作模式层面,已有的合作还主要限于各成员单位在财务、物流、出版、发行方面的交流。但据相关人员透露,在经过长期准备后,联盟的一些实质性合作将于今年6月底展开,联盟将以农家书屋为契机,共同打造一个紧密合作的平台。高校联盟成立以来,虽没有像华东六少社一样显示出那么强的合力,但他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合作方案,他们的这种向心力,也许会为将来的聚变积蓄更多的能量。

除了高校联盟外,其他一些地域性联合也在酝酿中。据了解,东北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十几家地方出版社,正在酝酿成立一个“北方出版联合集团”。

如何让联合体走得更久远

联合体或联盟都是以市场为主导,这种非官方的联合,被业内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因为这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出版企业资源重组、购并联合的改革主流路径之一。但无论是专业社联合体还是以地域为纽带的联盟,目前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实体,各社之间也没有根本性的融合与约束机制,所以都还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虽说联合体的成立,也都是基于一种“合作共赢”的美好的愿望,但在其实际运作中,每个成员单位难免有着本位至上的考虑,所以其合作与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联合体如何结合得更紧密,走得更长远,业内人士对此也有一些思考。针对教育社的联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副总经理郭强指出,出版社间的这种合作,大面积的联合是不现实的,个别社间的联合是可能的。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作为华东六少社联合体成长的见证者,也认为这种联合体要想走得长远,首先规模不能太大,庞大的成员结构不利于联合体对各种问题的决策与执行。另外,他结合华东六少社的发展经验,还指出联合体成员单位在地域、规模、产品结构以及实力方面都應该相差不大。产品结构差异太大,市场渠道就不同,各单位没有统一需求,就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与联合。但同时在产品方面也不能同质化太多,如华东六少社,大家都是以少儿图书出版为主,但在细分市场方面又各有侧重,这样的联合才能相对牢固。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联合体要有实效,实力相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像几匹马同拉一辆车,只有实力相当才能劲往一块使,才能跑得更快。总之,联合体要求同存异,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联合内容,要有实质性的行动,才能走得深入而久远。

对于出版社间的这种合纵联合,有的已彰显规模,有的还在前行中探索,有的刚刚开始,有的还在酝酿中……不管这些探索能走多远,不管这种种尝试最终是否都能走向成功,但这种联合的意识、抱团闯市场的想法、从竞争走向竞合的觉悟,都将为出版业市场化发展带来一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华东竞合教辅
华东销售在一线
相华东:走在欣欣向荣的田野上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不作为的过失竞合
多丝量新品种华东×春晨的引进推广
竞合之道
民国时期无“华东”称渭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与OTT竞合 运营商涅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