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2009-04-02张本瀛

全国新书目 2009年3期
关键词:守岁爆竹丸子

张本瀛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中国汉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同时不少少数民族也与汉族同胞一样共同欢度新春佳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生活在全球不同国度的广大华人和中国十几亿炎黄子孙普天同庆,人们尽情的载歌载舞,其喜庆和欢乐的热烈气氛毫不逊色于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

如果提到我国春节的起源,据相关史料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最早是远古时期的古代先人们与其从事的农业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人们习惯性地把春节称之为过年。所谓“年”,最初的含义便来自农业生产实践。古代先人们把五谷的生长周期叫作“年。”“年”字的写法又为“稔,”书中都把它放在禾部,用以寓谷禾丰稔之美意。据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考证,“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由此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美好日子。《辞海.禾部》记载,“谷一熟为年,故亦谓年为稔。”古籍《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有年,意思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丰收的意思。从原始社会开始,古人们为了合理安排农时以从事农事活动。由此延续至公元前2140——前1066年,夏、商时代,先人又通过天文观测进一步确定岁时节候,出现了夏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一天为朔,月圆时为望,月的开始以朔日子夜算起,正月的朔日从子夜起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这一天也叫“元旦”。据梁人萧子云《介雅》诗中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为一年之始,旦为一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远自西周(前1066——前771)开始使用“年”字纪年纪岁。西汉《尔雅.释天》中写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此时,要隆重举行一年一度欢庆农业丰收,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据《礼记》记载;从周朝开始,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的礼仪。另据《诗经》记载;年终之际,人们用稻谷、枣子酿酒,供奉神灵和祖先,庆祝丰收和新年的来临。即便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只能用简单粗劣的食物果腹,也要必须举行与之匹配的祭祀活动。周代的时候,先人们的年终庆祝与祀礼活动,还带有某些原始社会的痕迹。至周代以后,由于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和之后秦王朝统治的时代,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社会局面极为动荡,因此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年节风俗。

据相关史料记载,年节风俗的最后定型基本始于汉代初期。汉高祖刘邦在统一全国以后,又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的扶持下,到了汉武帝时代,出现了封建社会少有的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众日趋生活丰裕富足的兴盛时期。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根据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建议,命其修订规范历法,再次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据《汉书.孔光传》:元旦为“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或称岁、时、日、月的“四始”,亦称“三元”、“三朔”。因元旦是年、月、日三者之首,所以无论皇室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它是正月喜庆日子中的第一个高潮。从此,年的时间进一步统一起来,以后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但对“年”,不同朝代又有着不同的叫法。周代称“元日”,汉代叫“正日”、“岁朝”,唐代叫“元朔”、“新正”,宋代叫“元旦”,清代叫“大年初一”,此前均不见“春节”的提法。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改“行夏历,顺农时,从西历,便统计”,于是各省都督府代表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决定启用公历。这样,正式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据《风俗通》解释:“春者,蠢也。”蠢有昆虫活动之意,意思是说,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开始复苏兴旺。《公羊传》则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是吉祥、幸福、美满的最高象征。节,即节气,地球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将春与节联系在一起,即“春节”的意思。但是南京会议上并未正式命名和实际执行。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新中国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年,把公历(阳历)的1月1日改称为“元旦”,则把夏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7天,以示庆祝。上述所谈就是春节大致的由来。

春节习俗

中华民族欢度春节,几千年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如家家户户贴吉祥如意的春联、挂年画、守岁、撞钟、放鞭炮、拜年等等,一直保留至今,同时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容和新的美妙含意。

贴春联

贴春联,又叫楹帖,楹联,俗语称对子、对联。其形式有始联、行业联、格言联、寿联、挽联、庙联,以及口头对联等。

那么究竟春联源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它最初源于古代的桃符。其中早期的典籍《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百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白鬼,害恶之鬼,执以苇索可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乱,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往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这段文字记载的内容便是春联的最早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代先人们有的在桃木板上书写祈福祛祸的吉祥语或对偶的诗句,即“桃符诗句”,古时称“楹联”,一左一右,挂于大门两旁,这就是最初的“春联”。五代后蜀广正二十七年(964)除夕,皇帝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当写出时结果并不能令其满意,于是他亲手书写道:“新年纳庆余,嘉节号长春。”这是一副嵌字联,头尾嵌“新春”,中间嵌“嘉节,”寓意为新年开始,春天来临,万事大吉,青春永驻之意。故此联载入《宋史.蜀世家》等史册,成为我国闻名遐迩的传世第一联。

宋代之后,贴春联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宋史.五行志》记载,每到除夕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点置寝门左右。《梦梁录》一书也详细记载除夕夜“钉桃符,换春牌”的事儿,以上所谈的这种桃符、春牌正是春联初期的原始形式。

“春联”之名最早始于明代。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需加春联一幅,斋微服出观。”太祖朱元璋不但酷爱春联,而且亲自题写春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院文章第一家。”并送给学士陶安。有一次除夕微服出访,见一屠户未贴春联,他当即题赠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当年,由于圣上偏爱,上行下效,创作对联遂成一种时髦之举,朝野上下形成风气。时光延续到清代,春联逐渐形成我国独有的文字形式之一,并传至海内外。解放后,白话、口语入联,春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尤以争颂祖国旧貌换新颜,赞美大好山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讴歌改革开放的内容为主,从而使春联这朵既古老又清新的民族文化之花在文苑中更加绚丽多彩了。

守 岁

除夕之夜,通宵不寝,辞旧迎新,预祝来年万事如意,是为“守岁”。

最早记载守岁风俗的是西晋周处所撰的典籍《风土记》中明文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魏晋南北朝时徐君茜曾作《共内入夜坐守岁》诗。至唐代时的守岁诗词则更多,其中诗人史青为唐明皇作五步诗《除夕》曰:“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另一大诗人白居易也曾撰写《客中守岁》诗云:“守岁樽无酒,思分泪满巾。”从这些名扬中外的大诗人所作的诗中,可见唐代守岁习俗已很盛行,诗人们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写下大量的时令诗篇。此风延续至宋代,守岁之习俗已遍布于城乡。大文豪苏东坡曾记述:“岁晚问遗,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范成大所撰《卖痴呆词》吟道:“除夕更阑人不睡,厌镶钝滞迫新岁。”年年守岁之习俗,被中华民族的子孙世代沿袭至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守的“岁,”既有对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亦有对到来的新年满怀希望之意。乘此时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意义重大而深远。

撞钟迎年

我国古代文献《白虎通.五行》中说:“钟者,动也,言阳气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意为,铜钟乃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把阳气从地下唤发出来,滋养万物。撞钟之声,象征阳气从此升华跃动。所以中国古代先民远在汉代起,就有夜晚敲钟,白天击鼓,敲钟唤阳,击鼓避阴的习俗。因此六朝古都北京建有气势雄浑、庄重大气的钟楼和鼓楼,就是这一历史久远习俗的最好印证。但是据相关文献记载,古人除夕夜其实并不敲钟而习惯击鼓,本意是除夕为一岁之末,为一年阴气最盛、阳气最衰的一天。到除夕零点时分,阴气盛极。所以此时此刻家家守岁,户户放鞭炮、贴对联、击鼓等活动,都是为了避阴,迎接新年第一天的阳气。每逢除夕晚上“击鼓迎年,”自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至近代。

我国的击鼓迎年早已流传到东邻日本,他们感到,钟声的效果似乎比鼓声好,遂演变成以撞钟迎年。每年的农历腊月三十夜迎年时撞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年的历史,许许多多的日本人到中国旅游观光和从事商务活动,为给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朋友助兴,我国的首都北京以及苏州的寒山寺等地,也搞起了撞钟迎年。

吃饺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吃饺子是在半夜子时,子时按干支第一计时即今时11点到1点之间。吃饺子,寓意为新岁开始,万象更新,交上好运,乃取新岁吉利之称谓,故曰“更新饺子”。饺子源于我国的古代,最早可追溯于2600年以前,就已有饺子的记载了。在古代典籍《礼记》中就有记载:“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欢吃丸子,一次,为减少丸子的油腻,令厨师在肉中加些菜,结果厨师比例未掌握好把菜加多了,炸和氽均不成丸子。厨师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用面皮将丸子包住煮了,不料唐太宗食后大喜,问厨师此为何物?厨师答曰,是用面皮包的丸子,这样比较牢固,名叫“牢丸子”。以上所谈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饺子。另据考古工作者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发现的10枚“形同偃月”的食品,被专家确认为是唐朝的“牢丸子,”如同现在的饺子。

那么,从“牢丸子”最后演变成叫“饺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相关文献记载,可能是读音的缘故。明末文人张自烈为此作了很好的说明,他说:“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矫,因呼饺饵,伪为饺儿。”清人徐珂在其所撰《清稗类纱》中,对饺子有较详尽的描写:“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曰水饺。”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喜爱,相沿成悠久的民俗,且一直保留至今。

放鞭炮

放爆竹庆祝春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久远历史。古人用烧竹发声,名曰“爆竹。”据古籍《通俗论.俳优》中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爆竹原意在于惊惮和驱逐恶鬼。梁代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到了唐初,一些地方连年遭灾,疾病瘟疫四起,当时有一个叫李田的人,想出用竹筒装上硝,燃点爆炸,据说这是爆竹最早的雏形。由于古代先人发明了火药,宋代制成纸卷的爆竹,并有除夕在开封街头卖鞭炮的记载。最终经过历朝历代劳动人民的不断加工和创造,爆竹终于发展成为今天各种各样的花炮。如今老百姓放花放炮,已没有驱鬼和迷信的色彩了,而真正的意义则是除旧迎新,增添乐趣和烘托春节的氛围。

拜年。新春佳节,人们走亲访友,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长的独角,口大如血盆,古人们称之为“年”。每逢腊月三十夜晚,它准时钻出原始山林,掠食噬人。人们万般无奈,只好备些鱼肉美酒放在门外,然后将大门关闭,胆战心惊的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年”酒足饭饱以后扬长而去,邻人们才敢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吞入肚中。于是拜年之风俗在华夏大地绵延了一千多年。

据宋代吴自牧所撰《梦梁录》一书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柴萼所著《梵天庐从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动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在中国民间已成为一个传统的民俗。清代以后,又增添了互相祝福的贺年卡,贺年封等物品,通过邮寄传递,同样达到了互相祝贺,沟通亲友感情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守岁爆竹丸子
守岁
我的“丸子”妹妹
诗词风俗话守岁
丸子西施
古人的过年诗
丸子西施
丸子西施
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