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难迫使各国大学生更加现实

2009-04-02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印度大学

印度:“自我雇佣”加强培训

前几年由于印度经济迅速腾飞,很多欧美大公司把后台服务中心和研发业务转移到印度,微软、IBM这些大公司在印度增设工作点,一雇就是一两千人。需求如此旺盛,让前几届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找工作很容易。然而今非昔比,最近经济情况不好,不仅国际大公司不再招人,很多本土公司也在裁员,“要是不想挨家挨户去推销保险单或站柜台,恐怕就只好回家呆着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女生比亚无奈地说。

印度今年约有23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总体上看,目前在印度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基本是个近乎奢侈的梦想。有专家预测说,今年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可能会达20%左右。因此,印度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首份工作的月薪预期还不到8000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

目前在印度,最热门的职业是当公务员。尽管公务员资格考试通过率不到0.5%,但印度大学生依然纷纷跃跃欲试。

印度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实在找不到工作就想办法“自我雇佣”。上个月,记者请一位电工来修住所的电路,这名电工说到,他是去年孟买大学理工科的毕业生,因为没有找到好工作,目前只好先“自我雇佣”做电工维生。“有什么办法呢,要想留在孟买而不是回农村老家,我首先得养活自己啊,不是人人都能幸运地到外企工作,”他感叹道。

在当前就业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孟买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提拉斯告诉媒体,现在他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年轻人的就业前景:如果他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且态度自信,那么还有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如果英语带浓重印度口音,姿态拘谨腼腆,那职业前途就值得担忧。提拉斯认为,大多数印度大学毕业生在谋职时之所以处于劣势,并不是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大多数人缺乏的只是新一代雇主所寻求的“软技能”,包括流利且纯正的英语,能够写出分段合理的文章的能力,进行团队合作并深入领会上司意图的能力。

鉴于印度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困难,在印度,一个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这就是传授高校所遗漏的技能的教育机构。大学毕业生可以报名接受几周的语法、发音和电话礼貌用语的培训,收费约为300美元。目前这个行业非常火爆,因为仅一门课程就意味着每月300美元的左右工资差别,甚至意味着大学毕业生能不能弄到饭碗。

有意思的是,在印度就业市场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懂中文的大学生似乎成了“香饽饽”。新德里一所大学中文系的一位老师讲到,他们系里的学生,很多还没有毕业就被旅行社、中资企业和政府机关“订货”了,所以根本不愁工作。这位老师自豪地说:“目前在我们学校,中文系学生是最受人羡慕的,甚至许多外系的女孩找男朋友都紧盯中文系男孩呢。”(海东)

埃及:政府资助自谋出路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埃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毫无例外地越来越严峻。旅游、油气、侨汇和苏伊士运河一直是埃及的四大财源,这些负责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行业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工作岗位均有萎缩。工作岗位不断减少,而毕业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埃及动员和统计中心2008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埃及在过去10年间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增长了116%。

今年29岁的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玛琳讲到,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很难,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要在家待业好久,甚至几年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有些人干脆放弃自己的专业,或者降低要求,“来者不拒”,三五百埃镑就干。有些人则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靠父母”。

法丽达是当地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据她介绍,目前埃及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是医学、制药、建筑、旅游和计算机,但是周围很多同学对自己专业的实际业务知之甚少,在择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未来将进入的行业并非兴趣所在。有些冷门专业社会上需求寥寥,有人则由于家庭经济因素而一窝蜂涌向收入较高的旅游等行业,最后学非所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开罗“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苏卜希说,针对大学生失业,应当建立一些过渡性的教育机构,以提高毕业生的实际技能,更好地面对劳动力市场。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埃及政府想方设法的解决这个棘手问题。除了采取相关措施增加全社会的就业岗位外,还设立了总额1500万埃镑的社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项目提供专项资金,其中部分资金将用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埃及全国青年委员会主席2月7日宣布,将为5000名毕业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且计划发展青年中心,与社会发展基金合作为青年中心经济项目提供贷款。(旭杰)

俄罗斯:提早行动考虑“回乡”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今年俄罗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据俄罗斯教育科学部评估,2009年俄将有1/7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既面临来自自己同学的竞争,还要和那些被企业裁员、但毕竟已经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们一较高下。

已经拿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聘书的格列布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大四学生认为,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确有点“运气不佳”,虽然俄各级政府已在积极想办法促进就业,但是“指望别人来解决你自己的难题,永远都不是一个好主意”。格列布说,尽管自己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但他很早就已展开行动。

格列布说,据他了解,很多俄罗斯人的就业习惯并不很适合当前的形势。比如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2月1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9%的俄罗斯人是通过亲友寻找工作的,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就业方式,另外还有16%的人是通过就业机构找工作的。但其实“你的大学老师就是你最应该求助的人”,格列布分析说,大学老师多在其研究领域根基深厚、关系广泛,而且老师仅从以往毕业生的去向就可以大概知道,近年来社会上有哪些公司或机构是该领域毕业生的“潜在需求群”。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校友会、师哥师姐等都很可能会为你提供关键的就业信息。

在毕业生苦苦寻找工作的同时,俄罗斯政府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近日便表示,政府将投入437亿卢布(1美元约合35卢布)资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俄罗斯国内各地区也已向卫生和社会发展部提出了58个旨在稳定劳动力市场的规划。(高帆)

日本:“上山下乡”转战“地方”

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紧急雇佣对策,各部门也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展开支援。厚生省为被公司取消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开辟了特别咨询窗口,给学生们解答疑难的同时,还免费提供全国范围内的职业介绍服务。对于有可能解除录用决定的公司,厚生省也予以“严正警告”:“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出现取消录用的情况。如果没有足够客观、合理的理由,取消录用将被视为无效。一旦公司取消应届生的录用,要最大限度确保该学生的再就业,要以诚恳的态度回应学生的赔偿要求。”而对于努力维持录用的公司,厚生省会支付适当的补助金。

“走!到地方干农活去!”这是非营利机构“一里塚”创立的“田舍劳动队”的标语。“田舍劳动队”的内容是请都市青年到山村、渔村帮忙干农活,体验农业研修,并和当地村民进行交流。劳动队征集研修生的广告刚一打出,就有不少应届大学生报名。

其实,“田舍劳动队”是农业水产省“激活农村经济,支援人才培养和派遣”项目的一环。农产省希望该项目能有助缓解农村劳力不足、城市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目前,这个项目已得到国家预算12亿日元。每位“下乡”研修生可获得最高限额15万日元的交通费和日工资7000日元的国家补助。

除了农产省外,总务省也在积极推动“下地方”政策。对于接纳城市失业青年的地方自治体(地方政府),将给予支援。比如支付“移居”地方从事农业、护理等工作的个人每年200万到300万日元不等的生活费。这个项目预计今年支援300人,3年后扩大到1000人。

虽然日本政府使出种种解数,但应届生的就业现状依旧艰难。很多应届生表示,“已经申请了留级,打算继续征战在找工作的路上”。(一娜)

猜你喜欢

毕业生印度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式拆迁
最“叛逆”的毕业生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