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汉阙与《师旷鼓琴》

2009-04-01幸晓峰

文史杂志 2009年2期
关键词:师旷仙鹤雅安

阙是我国现存最早出现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周代,汉代达到鼎盛。根据立阙的位置,有宫阙、祠堂阙、庙阙、门阙、墓阙等。汉初建未央宫,立东阙和北阙。汉武帝造建章宫,在东侧立有凤阙。巴蜀地区现存石阙达21处,占全国现存石阙(30处)的70%,为我国汉阙艺术的故乡。四川汉阙多为墓阙,均为双阙,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墓 前的装饰建筑物,即进入墓室通道(神道)前面设置的大门。四川汉代画像砖石、画像石棺、崖墓石刻图像中也常见石阙的图象,反映了汉代巴蜀厚葬意识和安葬仪式的盛行,显示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仪。四川简阳市鬼头山崖墓出土的画像石棺上,在阙旁的榜文为“天门”[1],示意人死后由阙门入神道而升天,反映出汉代崇尚长生不死,升天成仙的思想意识。

巴蜀地区的石阙,用石材制成仿木建筑结构,配以装饰雕刻后,层层垒砌而成。大的汉阙结构有台基、阙身、楼部和顶盖四个部分。阙身构件,刻出立柱、栏额、斗拱以及瓦当、脊饰等,构造精细,显现出中国“东方式骨架结构建筑”的特点,在东汉时期,已臻于全面成熟阶段。石阙构造极为重视装饰的艺术性,阙前有圆雕石兽,阙体有透雕的角神,浮雕图案花纹则表现社会历史、生活场面以及神话传说、仙禽异兽、车骑仪仗等,并刻有铭文。

石阙上的铭文详细记载墓主人的生平履历,既是考察墓主生平的珍贵档案,也保存了时代、社会的许多史实资料,具有历史价值。四川现存石阙如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冯焕阙,夹江杨公阙,芦山樊敏阙,梓潼李业阙以及一些无名阙,都是保存完好、极具史料价值的建筑艺术珍品。

汉阙铭文现存十余种,经历代金石学、历史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考释、研究,留下了历史的记忆。其中已见于宋人著录的如汉王稚子阙(成都)、汉冯焕阙(渠县)、高颐阙(雅安)等,极具艺术价值,可供后人研究和观赏。[2]

石阙上的各种图案,除保存有东汉时期现实生活资料外,还保存了大量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资料和音乐舞蹈百戏等艺术的珍贵资料。雅安高颐阙上的《师旷鼓琴》音乐故事图像,就是记载我国战国时期著名音乐家师旷音乐故事的唯一珍迹。据《韩非子》、《史记》等文献记载,战国时期晋国音乐家师旷的琴声能呼风唤雨,招徕鸟禽。有一次,晋平公听弹琴,师旷先弹了清商调,晋平公问:“清商调是不是最悲伤的?”师旷回答:“不如清徵。”公曰:“你能不能弹给我听听?”师旷曰:“不可,古时候听清徵的人,都是有德有义的君王。如今我君德浅,还不能够听这样的曲子。”平公又说:“我的嗜好是听音乐,特别爱听新曲,你一定要弹给我听。”师旷无奈,拨弦抚琴。奏第一章,飞来“二八”一十六只仙鹤,从南方来,停集在廊门外。奏到第二章,仙鹤排好队列。三奏之,仙鹤伸长脖颈,仰天长鸣,舒展双翼,飘然起舞。音乐舒缓飘逸,袅袅而去。师旷停下琴,平公坚持要他继续下去。师旷不得已又奏响琴声,随着激越跌宕的旋律,仙鹤腾空而舞,狂风大作,横扫亭阁,琴声戛然而止。[3]

雅安高颐阙位于雅安市东8公里的姚桥乡,石阙上的雕刻图像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创意而作。画面上两人:师旷凝神弹琴,晋平公掩面而泣,生动感人。师旷所奏之琴,是“鱼头琴”,形状很像一条鱼。鱼头琴的记载见于文献,已无存品,图像自然更加珍贵。(如图)

高颐阙上的乐舞图案,成为我国音乐舞蹈史学研究中最为珍贵的资料,印证了古代文献记载关于“师旷鼓琴”故事的真实性,又弥补了早已失传的“鱼头琴”的形制图像,对于考察我国音乐舞蹈发展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时又说明了四川是我国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块天然藏宝地。四川汉代石阙艺术图像与汉代画像砖石艺术图像,积淀着中国汉代以前艺术发展的历史,传递着由汉代艺术家们保存下来的我国远古和先秦时期艺术的重要信息,其中许多资料还有待于我们的深入研究和诠释。

注释:

[1]高文、王锦生:《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第11页,国际港澳出版社,2002年。

[2]《四川省文物志·汉阙》(中册)第721—743页,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3]幸晓峰:《积淀的艺术》第52—53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成都)研究员

猜你喜欢

师旷仙鹤雅安
莲花上的“不老”仙鹤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师旷论学
师旷劝学
师旷撞晋平公
美丽的仙鹤
狐狸与仙鹤
师旷妙语劝说平公学习
阴险和仙鹤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