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陪同蓬皮杜云冈之行

2009-03-31

湘潮 2009年2期
关键词:蓬皮杜云冈云冈石窟

孟 红

云冈石窟驰名中外,这座艺术宫殿虽历尽千秋风雨但是神采依然。1973年9月11日至17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应邀对我国进行正式的国事访问。这是中法关系史上法国总统首次访华,也是当时西方大国元首第一次访华。它有力推动了中法关系的发展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专程参观云冈石窟,并对它的保护与修缮作了明确的指示。

总统的中国之旅缘何首选云冈

外国元首到中国来进行访问、参观,大多是去登长城,逛故宫,游江南,很少有人去黄多绿少、风沙大雨水少的塞北。可是,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来中国访问时,首先要求去的地方偏偏就是塞北重镇大同,而且是兴致勃勃直奔云冈石窟参观访问。

25年后,在一篇采访蓬皮杜遗孀克洛德·蓬皮杜夫人的报道中,道出了其中的原由。蓬皮杜夫人和丈夫是从保尔·克洛岱尔的诗集《认识东方》中认识中国的,并由此产生了对中国的向往之情。而中国大同的云冈石窟在他心目中是极具世界性、颇显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宝。溯源历史,尽人皆知:北魏建都于平城(今大同),并在武周山开凿云冈石窟,大造佛像。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C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万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与印度阿旃陀等同称世界三大奇观。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皮杜是拖着癌症之躯(患有骨髓癌)访问中国的,周恩来也是抱着癌症之躯自始至终陪同。

赴晋途中突发一段北京来电的小插曲

9月11日下午,蓬皮杜一行飞抵北京。尽管周恩来身体不好,但还是亲自主持接待工作,以非常顽强的毅力支撑病体去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晚上,他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气氛十分热烈。9月12日下午5时,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蓬皮杜,双方交谈热烈而惬意。随后,周恩来同蓬皮杜举行了两次正式会谈。之后又全程陪同蓬皮杜到大同、杭州和上海参观。

14日,蓬皮杜举行答谢宴会。之后,周恩来亲自陪同蓬皮杜一行晚上坐火车奔赴山西省大同市参观云冈石窟。

在火车行进到半途时,突然北京方面打来电话,询问周恩来饭后情况如何?身体有什么不良反应没有?

周恩来回答说:“一切很好。”并且对此发出疑问。

北京方面解释说,由于招待会上吃的东西全部是从法国运来的,饭后,李先念等领导同志都身体不适,拉肚子,因此马上打电话问询周恩来的身体状况。

周恩来明白个中原因以后,立即要求曾涛大使了解一下专列上其他同志的身体情况。经过调查,没有发现有人身体不适。

周恩来这才放心地长舒一口气。接下来,喜欢刨根问底的他便向身边的其他领导同志探究性地问道:“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人拉肚子?”

有的同志分析说:“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席间喝了不少葡萄酒的原因吧!”

周恩来听了大笑说:“看来喝酒还是有好处的呀,不过不要因此鼓励大家去喝酒啊!”

周恩来在与蓬皮杜交谈时诙谐地说:“我还是第一次来参观云冈石窟,平常我都没有时间来,这还得感谢蓬皮杜总统选了这个地方参观,所以我才有机会来。”

赞誉与关怀溢于言、萦于心

组织上特意安排当时30岁出头、对云冈石窟素有研究的李治国担任陪同讲解员,并且当面向周恩来汇报有关云冈石窟的工作。因此,李治国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终身难忘的2个小时。

9月15日上午,雨后初霁,秋高气爽。云冈石窟愈显其迷人的风采。

上午10时许,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驱车来到云冈,李治国随同他一起等候在第二十窟露天佛像之前。10时50分,前来进行新闻采访的24个国家160多名记者先期而来。这时,中央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到李治国面前说:“车队马上就到,第一辆挂旗的车坐的是蓬皮杜总统,第二辆车坐的是周总理。总理单独看,他看得很仔细,你多讲。王冶秋局长陪总统。”

不一会儿,几辆红旗牌小轿车缓缓驶入云冈西门,在第二十窟露天大佛面前停了下来。紧接着,蓬皮杜笑容可掬地从第一辆车下来,王冶秋局长赶忙迎上前去。第二辆车门开了,周恩来那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容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穿着一身银灰色的中山装,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迈着缓慢而稳健的步伐,来到大佛近前。

李治国迅速迎上前去,激动深情地望着周恩来,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接受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后,李治国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够当面向周恩来讲解云冈;忧的是,云冈的现状不容乐观,他要向总理汇报实情。

此时,周恩来精神抖擞,神态安详,浓眉似剑,两臂习惯地相抱着。不知是谁从背后把李治国轻轻地推到周恩来面前,说:请他给总理作介绍。周恩来微微一笑说:“好,听你的。”

周恩来一句话,将李治国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

李治国就从第二十窟开始向周恩来详细介绍云冈的历史和艺术内容,周恩来兴致勃勃,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仰望着大佛,专注地倾听。

李治国介绍第二十窟露天大佛说:大佛气势雄伟,法相庄严,为云冈的代表作,大佛高达13.37米,面相丰圆,深目高鼻,双肩齐挺,造型具有北方鲜卑族的体貌特征,而袒右肩袈裟内衬僧祗支又明显地受到犍陀罗艺术的造像风格影响。周恩来以赞赏的目光频频点头。

周恩来迈着稳健的步子缓缓东移,依次观赏着高大雄伟的昙耀五窟、巧夺天工的中期洞窟。

当进入内容丰富、雕饰富丽而又保存较为完整的第六窟时,周恩来被这座中心塔柱变化繁复、四壁雕满佛传故事的精美洞窟完全吸引住了。他在这里看得非常仔细、认真,犹如在欣赏一件件艺术珍品,从3000多大小造像的设计布局,到每一幅反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本行图画;从集众坐姿于一体而展示的佛像雕刻,到维摩、文殊对坐回答像;从反映古印度、希腊、波斯情调的图案花纹,到显示汉晋以来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天幕垂帐及其兽面雕饰;从大面积布局中的高浮雕和浅浮雕,到中心塔柱上层四角的九层塔柱和中心四方主佛的镂空雕刻,都引起周恩来的极大兴趣。

可是,当周恩来转到北壁,看到大面积石雕被自然风化、渗水侵蚀得面目无存后,脸上流露出十分惋惜的神情,马上关心地询问陪同人员关于防止石雕风化水蚀的技术问题以及石窟的保护情况。

李治国介绍说,云冈石窟由于长年遭受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不少雕刻品已经毁损,洞窟内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裂隙和蚀空。

当时云冈石窟的风化已经比较严重,周边环境也很不协调。作为

煤炭之乡的大同市,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在云冈附近,有30多处大大小小的煤矿,每年生产原煤上千万吨。每天上万辆大吨位的运煤卡车必经离云冈石窟仅约100米的109国道云冈段,运煤车带来的二次扬尘很快就落在了雕像身上。

在参观的过程中,周恩来对云冈石窟的日益风化和逐渐崩塌的状况十分关注,一路上反复向李治国询问有关情况。李治国如实、大胆地向周恩来讲出了云冈石窟的现状,引起了周恩来的高度重视。

周恩来听后关切地询问:“有没有一个维修规划?”

李治国回答说,国家文物局有一个10年的规划。

周恩来听后,马上就轻轻摇摇头,摆摆手说:“10年时间太长。”接着又问:“3年怎么样?”这句话奠定了云冈石窟30年后的模样。

尽管蓬皮杜当时已经因患癌症而行动迟缓,但是他仍然兴致颇高,参观得很细致,并且不时地询问一下石窟的历史沿革和保护情况。当步入云冈石窟的第五窟时,蓬皮杜指着17米高的摩天大佛赞扬说:“整个云冈和他一样,是世界艺术的一座高峰,我看后非常满意。”

周恩来笑答:“感谢你把我带到这里!”

记者立即抢拍下了这生动的瞬间,照片发表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

这时,随同而来的一位法国记者问周恩来:“你过去知道这个地方吗?”

周恩来回答说:“怎么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来呢?”

“我忙,没有时间。”的确,周恩来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日理万机,他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涉足祖国的很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参观结束之后,周恩来陪同蓬皮杜一行来到接待室。周恩来一边饮茶,一边对蓬皮杜说:“你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我们也很感兴趣,我们对这里很重视!”

确实,对于这样一个属于全人类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风险,周恩来一直思索在心,格外重视。紧接着,周恩来问王冶秋局长说“云冈石窟修建好需要几年?”

王冶秋认真地回答说:“按现在计划需要10年。”

周恩来爽朗地一笑,说:“3年搞好!时间长了我们都见不到了。我是活不到21世纪了,死是自然规律,可能蓬皮杜总统能活到21世纪。”

蓬皮杜也笑着说:“我也活不到21世纪。”

这番对话听起来十分幽默风趣,可是哪里能想到不久此话竟一一先后变成了严酷的现实!

在随后的谈话中,周恩来反复强调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谈到南北朝历史和敦煌、龙门的雕塑艺术,以及文字改革等问题。

谈话中,蓬皮杜不止一次地对云冈石窟由衷赞叹说“真伟大,真了不起!”

休息片刻后,宾主相继走出接待室。庭院里静候着许多中外记者。周恩来首先对人数较多的法国记者说:“感谢你们的总统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总统不来,我是没有时间来的,这是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见证。”

随后,周恩来用人们所熟悉的浓厚的江苏淮阴口音庄严宣布:“不管怎么样,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下来!刚才说有个10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3年搞好,3年以后请你们再来参观!”

话音刚落,记者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而周恩来那坚定、熟悉的声音在武周山间久久地回荡……这洪亮的声音,是周总理生前对文物工作做的最后一次直接指示,也是他一贯关心和重视文物工作的生动体现。他把最后的关怀和爱护留在了云冈,他和蔼可亲的音容亲貌永远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中午12时20分,周恩来和蓬皮杜离开云冈。

15日下午,周恩来又马不停蹄启程,陪同蓬皮杜一行乘飞机赴杭州和上海参观访问。

坚持安全第一、土特产待客

在周恩来陪同蓬皮杜到大同参观访问之前,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专程从北京到大同,检查接待准备工作的全面情况。

对于这趟专列出行的任务,上上下下高度重视。领导考虑的是方方面面的大安全。而具体到司机,主要考虑的是上山下山操纵的平稳,特别是列车经过南口、八达岭间长大坡道时,列车别产生前拉后拽或前拥后挤的情况,让人坐着舒坦。鉴于以上情况,破例在正式执行任务前,全列车在京包线进行了两次试运行。第一趟试运到八达岭的前一站康庄站返回。

第二趟试运大同实际就是一次彩排。在司机室里视野所见,大洋河一过,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苍茫和荒凉,稀疏的野草,歪七扭八的杨柳,稀稀拉拉的灌木,问或出现一条没有流水和绿色的沟壑。在司机室可以清楚的看到沿线都布置了警卫,每个电线杆后都有一个人面朝外站着,所有道口也都加强了警戒;沿线车站也清净了许多,几乎很少有人穿越线路,站台上只有站长和值班员在接发列车从运行情况也可以看出这趟试运列车级别不低,车上肯定有重要领导。

当试运列车稳稳停靠在大同站一道,副司机突然向专列司机喊道:“师傅,你看那是谁?”

“啊,是邓颖超,邓妈妈。”当专运列车司机们突然看到邓颖超熟悉的身影时,情不自禁欣喜地喊出了声。只见邓颖超身穿军大衣,在一个女同志的陪伴下,缓缓行走在站台上,不时的指点着什么。他们绝对没有想到,参加试运检查工作的竟是邓颖超。司乘工作人员对周恩来老俩口为党鞠躬尽瘁的所作所为由衷钦佩。

在对有关同志谈到欢迎宴会的准备时,邓颖超嘱咐:“要搞点地方特色。”并温和地说:“高粱米是大同地区人民几乎每天都吃的家常便饭嘛,总理也是很喜欢吃高粱米的。”

宴会上,周恩来和客人高兴地吃了煮玉茭、高粱米粥,又吃了当地产的鸡蛋和土豆片。期间,远近闻名的灵丘县黄烧饼,也曾作为当地特产招待周恩来和蓬皮杜。

临别大同时,当地政府将闻名遐迩的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作为礼品赠送给了蓬皮杜。

周恩来的行动,在中外人士心目中树立了人民政府勤俭节约、廉洁无私的光辉形象。

猜你喜欢

蓬皮杜云冈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舞: 以艺术之美推动“云冈学”建设
云冈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大同举行
我和云冈的缘分
静静的云冈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艺术的个性表达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标新立异的巴黎“色彩”
霓幻蓬皮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