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成长的影响

2009-03-31姜延宝罗岩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影响

姜延宝 罗岩峰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目前,青少年在校园内外出现的违法乱纪、不愿学习等现象有增无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是导致青少年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 青少年 影响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的责任。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德育工作实践反思

在两个“文件”精神指引下,通过相当长的德育工作实践,越来越使笔者感到困惑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因,不是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出现了问题。今天党和政府对学校德育工作,可以说十分重视,超越了历史任何时期,无论从人员配备还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德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然而,青少年中表现出的违法乱纪、自干堕落等现象,具有关的资料统计,目前是有增无减的。那么,危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源是什么呢?通过多年的德育工作和社会调查,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家庭教育走进了误区。

二、学生们不同时期的表现

回顾历史,20世纪70~90年代,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表现:

1.认真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

2.不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3.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班班都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4.在劳动中,个个争先恐后,摩拳擦掌,不怕苦、不怕累,超额完成任务;

5.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6.校园内外,尊劳敬劳,争做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立足当下,学生在校园里的表现,破坏校规校纪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想学、不愿意学,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不爱劳动,怕苦怕累,有的学生甚至累一点什么都不想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我”、“自由”主义为主,严重地伤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为什么时间仅仅相差了十几年,学生们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三、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子女多,当时我们国家处于十分贫困时期。因此,孩子从七、八岁起,在家里开始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到了十一二岁后,逐渐帮助家里做一些体力较重的活,从小就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秀品质。由于家庭子女多,父母从小就要求子女们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与人和睦相处的良好品德。在孩子上学以后,家长教导孩子们要好好学习,成为毛主席的好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在孩子启蒙时期对孩子实行的一种伟大理想教育。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家庭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逐渐形成了。在今天看来,这就是对孩子们实施的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家庭教育观念从此发生了巨变。父母不知该如何正确教育子女们,真是捧着怕吓着,含着怕化了。不论事情大小,不论对错,所有的事都由父母承担,就连穿衣戴帽、背书包、系鞋带这样的小事也得父母帮助,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这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给就撒泼的坏习惯。父母担心孩子在外面受委屈,从上幼儿园起就教唆孩子与人相斗。孩子上学后,每当犯错误时,家长通用的教育口号是:“你给谁学呀,你给你自己学呢!”由于这样狭隘的小农意识的教育模式,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严重的自私性。自私性是产生一切不良现象的根源。孩子从上学开始就缺乏强烈的爱国意识,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时就缺乏动力,也就谈不上刻苦与拼搏。这也说明现在许多家长们确实不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今天,我们见到学生在学校里不良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单亲家庭的出现,一些离异双方的父母由于不能够正确看待婚姻,在子女面前相互攻击对方,指责对方,埋怨对方,却不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当孩子到了初中以后,遇到不顺心的事,与他人非打既骂。更由于他(她)们从小缺少父爱或母爱,缺少对异性的了解,当他(她)们到了初中以后,就极力地寻找异性伙伴。因此,导致了初中生早恋问题的出现。为此,荒废了学业,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再次,有的家长仍然信奉棍棒子出孝子的观念。教育孩子时,经常采取暴力行为,同样这些孩子在外面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时,也经常采取暴力的手段。还有的家庭不会把矛盾由大化小,由小化了,而是经常吵吵闹闹,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家是孩子们避风的港湾,是孩子同家长交流情感、请教问题、相互沟通的场所。可是,孩子经常见到是父母之间相互争吵的场面,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回家了。他们能到那里去呢?能去的地方就是网吧。青少时期的孩子们还不成熟,对“真、善、美、恶、丑”他们还不能完全判断清楚。此时,他们“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他们沾染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和社会都是有责任的。

四、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正确与否将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最敬的人,自然孩子也最听父母的话。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启蒙老师,尤其是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栽什么黍苗,结什么谷,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学校教育面对家庭这种不正确的教育产生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自然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反过来还要借问学校是怎么教育的,这使笔者自然想起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那段历史,帝国主义的铁蹄任意践踏我国领土,无恶不作,当时中国的青年人不正是处于那种缺乏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的麻木不仁状态吗?

今天,我们有许多青少年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不爱学习、不爱劳动、不尊老敬老,又何谈爱国。在课堂上每当谈起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时,许多同学都抱以嗤之以鼻的态度。为了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有用合格人才,笔者将高声地呼吁全社会的父母们,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然害人、害己、害了社会。同时,我也在这里呼吁党和政府,在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可以采取广泛的教育形式,如通过单位、社区或开办学习班等,尽快地提高家庭对孩子正确教育理念,彻底地铲除这棵毒瘤,从而达到对青少年德育教育标本兼治的功效;从而使我们伟大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茁壮成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青少年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青少年发明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