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人?

2009-03-27陈美珍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爱猫艺术大师小猫

李 昂 陈美珍

有一只小猫,非常聪明,会“欣赏”电脑,偶尔还会“享受”删除键,最快乐的是关机。人们都说猫的语言很丰富,只有深爱它的主人才能解读出来,它想吃饭、想抱抱、想玩具的时候,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和小孩子一样,关键是你是否真心地爱它。当然,猫也能明白人类的语言。比如这只小猫的女主人就特别理解自己的爱猫,而且认真得去琢磨它们。比如猫和狗在一起,人们自然会认为狗更强势,而她发现,其实现实中,猫会控制狗,让狗听它的话,狗忠诚但总是处于随从地位,猫却有君王式的控制力,很聪明。我真不敢相信,狗居然会服从于猫,或许只有爱猫、懂猫、画猫的人才能真正发现这个道理吧,因为姜鲲——那只小猫的主人——正是一位被称为“猫女”的80后漂亮女孩、女画家。

不知是猫的灵性感染了她,还是她的灵性神化了猫,她笔下的猫早就成了人的化身,有人的神态,人的表情,而且都是艺术大师,有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梵高……,当然,还有她的恩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柴旭教授。

姜鲲画的猫可不是随意的“写意”,她画了许多写生和草线,要从中寻找一种很即兴的感觉。她的画里运用的每种颜色都很纯粹、漂亮,是她调出的认为最符合自己的感觉的色块。

姜鲲一画画就顾不上吃饭,特别喜欢将自己投入在画画当中。“灵感未了就必须赶紧画,要不然一会儿就消失了。”她说:“在猫的身上可以找到快乐、发现美丽、摸索人生道理。”她用自己画画的体会总结出:人一定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之后就要不断地蕴集,蕴集到一个程度,就像猫那样,弓着身体,集中精力,聚集力量,使劲跳过去。她说:“猫就是我的老师,这些艺术大师也是我的老师,将两个感觉结合在一起,猫的很多东西随时给我灵感,比如它的敏感、它的警觉、它的好奇都会让我产生灵感,人一定要保持这种好奇心,这样才能年轻、有活力。所以我做任何事都要定准目标,没有目标就会很盲从,不知道要做什么。”

她是艺术家,同时也是位温柔可亲的美术教师,当谈及她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时,她认为:第一,少儿美术教育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教会孩子们对完成作品的把握能力,什么时候是最好的,你该停下来了,这是最难控制的。这也是教学中最难的地方。第二,从小注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不要束缚自己的创作力,要接收大量元素和信息,要想提高审美能力,就要大量的接触和了解,不断充实,使自己的审美达到一个高度和层次,做到读懂艺术,并将这些理解能够微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的地方。对于孩子而言,从很小的时候这种教育就必须要跟上,因为越是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影响就越大,他的记忆就越深刻。悟性和创造性与教育的积累很有关系。第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很重要。姜鲲上大学时候就在另外一所大学任教,所以她懂得换位思考,她知道学生想要什么样的老师来教他们,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应该学什么。而当学生的时候,她理解老师的辛苦和重要性,比如自己的幼儿时代,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就非常大,哪怕是看一本画册,都让自己的思想不停的在转动、在思考。作为少儿美术老师,又要干涉孩子又要给他们自由,这个尺度很难把握,老师要培养孩子把握事物的能力。帮助孩子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一定要总结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才能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无论是从幼儿园还是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只是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角度的不同,实际上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千万不要束缚孩子思想,不要让孩子变得不会玩了,其实玩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反观姜鲲的创作,不正是“玩”的结果吗?

猜你喜欢

爱猫艺术大师小猫
猫猫寺
李建峰 钧瓷壶
爱猫之城
可以穿的名画
小猫
爱猫新人办“猫婚礼”:邀1100只猫咪见证爱情
巴勃罗·毕加索:不安分的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