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界

2009-03-27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临界点甜品商场

徐 梅

与环境有关,抑或无关

当代艺术就是这样,解释起来有一万种意义,看上去又似乎都是无聊之作

这个世界究竟复杂还是简单?有很多意义,还是压根儿没有意义?

今日美术馆与北京银泰中心合谋的SUITCASE艺术项目似乎是冲着意义去的,两位年轻的北京艺术家刘鼎和朱加把自己的现场装置和录像装置带进了国内最顶级的奢侈品零售中心。

按照该项目艺术总监卢迎华的设想,“他们的作品和理念,好似装进了一只旅行箱,拎到哪里,就到哪里打开、展示,与当时当地的情境、人物相遇、重构。”

朱加带来的是他1997年创作的录像作品——《与环境有关》。这段“基本没怎么在国内展示过”的录像时长20分钟,一条锦鲤躺在地上,啪啪啪地挣扎拍打。“我要呈现的是一个临界点”,朱加拿起一支圆珠笔,悬置于石阶边缘,“将掉未掉的瞬间,很短,对不对?”他把这个带着危险、紧张,以及某种黑色心理预期的临界点用影像呈现出来,拉长、重复、循环放映,“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看下去。”

3月12日下午,这座位于长安街东端的奢华购物中心很安静,爱玛仕、阿玛尼等各路大牌不动声色地静候宾客。在这里,少即是好,少即是多。

商场北门外就是一个公交站,每天傍晚这里都异常拥堵,大批白领、灰领、蓝领,想尽办法把自己塞进沙丁鱼罐头似的公交车,让它载着自己离开这寸土贵过寸金的奢侈之地,回到远郊区县洗漱入眠。入睡前,还要备好便当,作为第二天的午饭。

静默与嘈杂,空旷与拥堵,标价数千的一块小丝巾与“滴”一声刷去4毛钱的公交卡,“临界点”在这里发生,是奇妙的。

朱加的另个作品名为《刻意的重复》,录像机搁在冰箱里,记录下的场景是一只手不断重复地打开冰箱门,取出又放回冰箱里的食物。

当代艺术就是这样,解释起来有一万种意义,看上去又似乎都是无聊之作。

1976年出生的年轻艺术家刘鼎的装置作品是根据银泰中心的具体环境特别创作的。他有意选择黑铁作为主材料,“与商场的明丽鲜亮形成冲突”。他的作品分设在每一层电梯口,从一楼走到三楼,方才看清全貌。一楼是黑色带尖刺的铁栅栏,二楼摆放着黑色的施工指路牌、黑色的大方铁盒,三楼则是一架巨大的倾斜的通讯塔,当然,也是黑色的。辅助材料是霓虹灯做成的涂鸦、小屎团和花朵。

因为是在商场做,他特意关照了观看者的心理,“不能做得太刺激或者具有某种伤害性。”他觉得很有意思,作品内里的冲突,以及与整体环境的冲突,都显现出来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不那么确定的、复杂的世界。

尽管商场不大,只有三层,但这些作品还是淹没其中,偶尔有人走过,看见那条投影下来的蹦达的鱼儿,喃喃一句,“这是干嘛呢?”

艺术家并没有受到伤害或打击,对于作品离开美术馆、画廊,来到公共空间可能引发的不解或误读,他们看得很开。个中意义是否能准确传达给观者,他们也不在意,“重要的是,放在这些地方,有更多人可以看到。艺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出现在你身边,可能也不多余。”

媒体预展当天,卢迎华带着记者们一一看过,用一个个长句来阐明它们的意义。记者们散去后,那条鱼和那些黑铁们将在这里展示3个月,等待那些偶然驻足的观看者。至于他们能看到什么、领会什么,恰如刘鼎摆下的那只空白路牌,原本是施工工地上的指路牌,上书“前方施工 道路绕行”。被他涂黑了,变成一块黑板,没有指示,没有方向……

开展这天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曾与LV合作过橱窗设置的上海观念艺术家周铁海为大家带来了甜点,这些甜品也是他的一个艺术项目,说起来还异常复杂。周铁海脑门上一头细汗,“我自己都说不清楚这里的意义,太复杂了。”

自2006年起,周铁海让一位法国作家用法文写下一系列关于甜品的小说,里面详细地呈现了作家想象中的一道道甜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周铁海本人把它们画出来,然后交由糕点师制成实物。他设计了12种甜品,每个甜品都是一个角色。我们当天遇到的是“外交官”、“法官”和“部长”。

他劝说我们喝下名为“部长”的红色饮品,吃掉那块黄色的蛋糕,它的角色是“外交官”。至于“法官”——一块插着羽毛的巧克力蛋糕,因为禽流感的原因,不能让我们食用。

据说,这个复杂的作品,只要我们吃下去,就懂了。

需要补充的是,这些甜品味道正常,食用后没有呕吐,更没有中毒。展览手册上这样写到,“通过提供甜点,艺术家使艺术得以以一种常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越不被当作作品看待,它的‘作品性就越强。祝你好胃口!”

猜你喜欢

临界点甜品商场
基于临界点的杭州湾水体富营养化多年变化研究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来自马来西亚胡传统甜品
香港ifc商场
甜蜜的1+1一杯甜饮+一道甜品
将那些爱 用甜品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