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血栓静脉炎2例报告

2009-03-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血栓性压痛静脉炎

孙 艳

(黑龙江省宝清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宝清,155600)

【关键词】剖宫产;血栓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051-01

本文收集了2006年至2008年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例,对本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 25岁因宫内孕40周孕1产0,枕左前位,巨大儿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娩一活男婴,体重5400g阿氏评9分。手术进行25分,经过顺利,术后肢体活动正常,于术后5天发生左下肢小腿内侧疼痛,患肢增粗,皮肤颜色变白,局部有压痛,体温38.5℃,治疗6天好转,半个月治愈。

例2,患者18岁,形体肥胖,体重90公斤,因宫内孕40周孕1产0,头位,巨大儿,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娩一活女婴,体重4650g,阿氏评8分,手术进行30分,经过顺利,术后2天出现左下肢麻木,活动时腹股沟疼痛,患肢增粗,局部皮肤颜色变白,患侧腹股沟有压痛。术后最高体温38℃,治疗3天好转,一个月治愈。

2讨论

2.1发生原因①由于近年来适龄孕妇为8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孕期活动量小,营养过剩而至巨大胎儿的孕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②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炎,同其他部位血栓性静脉炎一样是由于血液组成成分的改变,血管壁结构的改变及血流速度改变等原因造成的。③剖宫产术发生下肢静脉炎则是由于妊娠期增大子宫的压迫和孕激素的影响,使盆腔及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静脉压升高,加至妊娠期血液黏稠度高及术后应用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都是导致静脉栓塞的高危因素。另外术前贫血、体质虚弱,术中感染,损伤均可成为发病的的诱因。

2.2促进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流缓慢;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壁的损伤。术后由于产妇怕痛,长期卧床促使下肢静脉内血流缓慢。胎儿巨大易压迫盆腔造成血管损伤及盆腔淤血,但手术时间不长,术中术后补液不足。术后进食少等导致下肢血栓形成。下肢静脉炎多发生左侧的原因,是因为右侧髂总动脉在左侧髂总静脉前方越过,而且左下肢静脉的回流途径较右侧长而曲折有关。

3体征

①患侧下肢比健侧下肢相应部位增粗,皮肤发白(称股白肿)、皮温升高,栓塞部位有压痛,亦可触及静脉栓塞炎症所致的硬索条状物及压痛。②小腿深部静脉栓塞时出现腓肠肌及足压痛或疼痛。下肢伸直,背向弯曲足踝关节时,则有下肢后面深肌肉内牵扯性疼痛。

3诊断

剖宫产术后体温迟迟不平稳,或患者体温平稳后又回升,并且出现下肢沉重、活动不便,

继之出现下肢肿胀等症状,以此为线索,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4治疗问题

本病一经确诊后,立即给予处置。①卧床休息。②患肢抬高30度,嘱患者经常活动下肢,特别是踝关节的伸屈活动,待疼痛消失、体温脉搏平稳,可逐渐增加活动量。③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8天。④肠溶阿司匹林25㎎,每天三次,8天一疗程。⑤辅助治疗。局部热敷:可缓解动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血液回流,促进炎症吸收以及消肿等。理疗:周林频谱仪具有改善循环、消炎止痛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小腿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本病的形成,多由气血虚弱所致。产后或术后,失血、亡汗伤阴,致气血虚弱,气虚不能鼓动血液正常运行,留滞于脉络,复感外邪,血受邪扰,凝结成块,结于脉中而发本病。

5预防

①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及时纠正脱水,术后尽量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主要措施。②术中操作要细心防止不必要的组织及血管的损伤。③术后多做下肢活动、早日离床,鼓励产妇多做深呼吸、咳嗽。④是要协助术后病人在床上尽早进行下肢屈伸运动和进行肌肉按摩。⑤是要督促病人尽早离床活动。术后要尽量减少半卧位,腹带松紧要适宜,提倡差量补血,减少止血药的应用,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应尽量避免用止血药。对于高凝状态的病人,可适量给予抗凝剂。经阴手术时,要注意患者体位摆放正确,防止小腿肌肉受压。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要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加强护理,是可以避免或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操作常规[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064-1065

(收稿日期:2008.12.10)

猜你喜欢

血栓性压痛静脉炎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研究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加味桂苓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