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融入东北经济区域推进蒙东地区加快发展

2009-03-20梁铁城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加工基地

梁铁城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东邻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北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2947公里,面积66.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6%;现辖49个旗(县)、县级市、市辖区及2个准地级口岸城市;人口1249.7万人,占全区人口的54%。2005年以来,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蒙东地区的发展问题,从规划指导、项目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对蒙东地区给予了倾斜支持。2007年蒙东地区被国家正式纳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实施范围,为蒙东地区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

一、“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与东北三省进行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接,经济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加。2006年以来,蒙东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17%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80.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4.8亿元,年均增长59%。2008年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快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4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5%、33.7%、24.7%和49%,均超过全区平均增长水平,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亮点。

二是工业化、城镇化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蒙东地区启动了一大批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农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工业基础明显增强。2007年,蒙东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69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7%,基本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工业化的带动下,蒙东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6.2%。

三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07年,蒙东地区公路运输线路总长度7.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1.28公里/百平方公里,连接自治区东西部的公路大通道建成通车,东西铁路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呼伦贝尔、兴安电网与蒙西电网实现联网,东西电力大通道基本形成。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8.53万公顷,占蒙东地区现有耕地面积的37.2%。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四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7年,蒙东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7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0.61亿美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32.82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9亿美元。随着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蒙东地区口岸货运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境货运量达到3400万吨,占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的90%以上。

二、对接东北三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蒙东地区资源优势突出,煤炭储量大,铜、铅、锌等多种金属和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等资源富集。民俗风情、北国风光、边境口岸和草原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极具特色和开发潜力。近年来,随着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不断强化,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项目合作逐年增加,2007年东北三省在蒙东地区的投资项目达649项,实际投资额180.9亿元,一批煤、电、矿产资源、化工、食品加工、交通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国家振兴东北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区将充分利用蒙东地区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及特殊区位优势,进一步做好与东北三省在产业上的对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对接以及向北开放与东北三省沿海开放的对接工作,在东北经济区域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工业方面

将充分发挥蒙东地区资源优势,依托东北三省市场、人才、技术、出海口等优势,重点发展能源产业、煤化工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加工制造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和建材工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到“十二五”期末成为国家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一是建设能源基地。以煤、电为主体,建设大型能源基地,构筑能源工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到2010年,煤炭产能达到1.8亿吨,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外送电力达到1150万千瓦时。其中,煤炭工业重点建设呼伦贝尔煤炭基地、霍白平煤炭基地和胜利煤炭基地。电力工业继续加强电源点和电网建设,积极发展大型坑口和路口电厂。集中力量打造百万千瓦风电基地,继续推进赤峰、通辽、锡林郭勒、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等百万千瓦风电前期工作。按照国家高压电网总体布局,配合蒙东地区煤电基地的开发,积极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完成呼伦贝尔至辽宁直流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最大限度地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电力。同时,继续实施赤峰、通辽向东北地区的500千伏送电通道建设。加强蒙西、蒙东地区的电网联接,达到既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能满足地区较大型电源接入的要求。

二是建设煤化工基地。按照“大型化、基地化、一体化”的原则,围绕呼伦贝尔、霍林河、锡林浩特三大煤化工基地,稳妥发展甲醇及其下游产品(包括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烯烃、化肥等产品;有序推进褐煤干燥示范工程,开辟褐煤开发利用新途径,使蒙东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加快开发海拉尔盆地石油资源,依托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优势,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开发合作,发展烯烃等石化工业。

三是建设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加大大兴安岭中南段、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主要成矿带有色金属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适度发展冶炼,大力发展电解铜及铜板带、精铝及铝型材、电子铝箔等深加工产品。到2020年,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

四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按照产业集聚、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思路,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加快推动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绿色品牌,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殖能力,重点发展壮大乳、肉、粮油、中蒙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到2010年,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力争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到2020年,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

五是培育和发展加工制造业。围绕大产业、大园区的发展思路,抓住东北、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非资源型加工制造业。重点在赤峰市、通辽市建设围绕大产业发展的较大规模中小企业集群,积极发展为汽车、重型机械、化工设备、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农用机械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的零部件等加工制造业。发挥蒙东地区风力发电的比较优势,引进、培育大型风力发电整机生产企业,加快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及配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力争把蒙东地区建设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配套生产零配件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现代服务业方面

“十一五”期间及未来一个时期,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将突出抓好蒙东地区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与东北三省的对接。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完善联通黑、吉、辽等周边省区、京津唐城市圈及俄蒙等国家的物流网络,形成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物流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通辽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赤峰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满洲里口岸物流中心、二连浩特口岸物流中心等四个物流中心,努力将通辽市建设成为蒙东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和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将赤峰市建设成为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和蒙东地区出区达海的物流枢纽城市,将满洲里市建设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区域性国际物流节点城市、将二连浩特市建设成为我国北部陆路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旅游业。要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建立旅游合作机制,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线路,联合促销,实现资源互补、线路共建、信息共享、客源互送、形象共建。精品旅游目的地重点进行海拉尔—额尔古纳—满洲里—阿尔山、锡林浩特—克什克腾—西乌珠穆沁两个核心旅游圈建设;精品旅游景区优先发展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克什克腾旅游区、额尔古纳旅游区、呼伦贝尔两湖一湿地草原旅游区、大青沟旅游区、喀喇沁蒙古王府、赛汗乌拉生态旅游区、锡林浩特蒙元文化苑、元上都草原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边境旅游线路重点开发满洲里—后贝加尔、红石一日游,满洲里—赤塔—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二连浩特环线游,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乔巴山跨境游,乌兰浩特—阿尔山—乔巴山跨境游等线路;跨区域旅游线路重点开发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齐齐哈尔—哈尔滨,阿尔山—乌兰浩特—白城—长春,通辽—大青沟旅游区—沈阳等跨区域旅游线路。

(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区将以运输通道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路网,加快形成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以及与俄罗斯、蒙古国联通的公路、铁路运输通道,基本建成能够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地区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方面。主要打通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出口通道,重点建设齐齐哈尔(蒙黑界)—博克图—牙克石、乌兰浩特—白城(蒙吉界)、国道303线通辽—双辽(蒙吉界)、国道304线通辽—好力堡(蒙辽界)、赤峰—朝阳(蒙辽界)等高速公路。

铁路方面。重点建设巴彦乌拉—新丘、大虎山—齐齐哈尔复线、赤峰—锦州、通辽—沈阳等出区铁路以及海拉尔—满洲里复线、阿尔山—乔巴山、珠恩嘎达布其—巴彦乌拉、阿日哈沙特口岸—道劳杜、室韦口岸—莫尔道嘎、海拉尔—黑山头等对俄蒙国际通道。

(四)对外开放方面

将着力扩大蒙东地区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对俄蒙口岸的比较优势,发挥过货通关、物流贸易、落地加工“三大功能”,建设东北经济区对俄蒙开放的大门户、联结欧亚的大通道、东北亚产业集聚的大平台。

继续加快大通道和口岸建设,积极推动连接口岸的国际铁路、公路、航空和油气管道建设,保障客货运输畅通。强化口岸功能,搞好大通关建设,实现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加快建设沿边对外开放带,利用俄蒙的丰富资源和口岸优势,加快构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二连浩特产业聚集区、珠恩嘎达布其—乌里雅斯太加工区、室韦黑山头—莫尔道嘎镇产业园聚集区,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口岸工业产业带。认真落实好《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推进规划中重点境外投资项目和跨境通道建设。积极加强与东北三省在俄蒙区域合作方面的合作,努力实现“交通互连、产业互接、资源互补、旅游互动”的向北开放格局。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加工基地
数字经济赋能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测度与路径研究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加工制造类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障碍因素分析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