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论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9-03-19段鹏飞张红霞

理论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未成年人对策

段鹏飞 张红霞

[摘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以其难以抵挡的魅力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分析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尤其是探索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对策,对于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文化;未成年人;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2-0047-03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和生活方式。面对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广大未成年人上网率日益上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超过2000万,占我国网民总数的14.9%。这个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巨大平台。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与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一、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为人类开启了一方全新的文化空间,它以其神奇的魅力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需要,同时网络也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视点。网络在给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娱乐开辟新的渠道的同时,也使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进行无限传播,从而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一)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使原本广阔的地球变成了一个“网络村”,一方面它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加速了世界文化的大创新和大融合,拓展了未成年人的文化视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新的受教育途径。现在的未成年人普遍具有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特的性格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易于吸收新的东西,尤其网络中那些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化是开放的、多元的,它能够把多元价值的文化形态展现于同一个网络上,这就为未成年人打开了科学知识的大门。通过网络这种特殊的途径,未成年人无论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学校里,随时都可以通过这个“百科全书式”的网络世界,最大限度地开阔视野,接受先进的新事物,了解国内外大事,形成协作交流的品质,学习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技能。正是网络促进了人类文化成果的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创新。这些新的文化成果不仅能够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能扩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视野,形成未成年人德育文化新环境。

2、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和平等性为未成年人创造了新的交往环境。现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在心理上非常渴望与同龄伙伴自由地交流。然而,现实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一渴求。由于网络文化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现代文化形态,它打破了语言、地域、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甚至心理等局限,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缩短了交往时间,这就为未成年人创造了广泛的交流时空,他们一旦接触网络,就可以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任意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隐私、孤独、痛苦、心里话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这样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憾就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得到补偿。以网络为载体的这种网络文化无疑是未成年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一种理想方式,它对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网络文化的大众娱乐性为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创造了条件。未成年人正处于个性形成和发展、心理发展即将成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求知欲与好奇心十分强烈,他们上网当然喜欢寻求娱乐,比如聊天、交友、听MP3音乐或看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喜欢尝试新奇的东西;而网络本身作为一个巨大的大众娱乐资源集散地,不仅能够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也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所需的成长机会和环境。网络文化中除了可供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外,各种有益健康的智力娱乐游戏也能够拓宽他们的思路和视野,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竞争精神和协作意识,从而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发展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在对未成年人成长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削弱了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调控性。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而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又具有依赖性小、随意性较大以及隐蔽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自由地浏览网络文化中的各种信息和图像,从而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处于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可以在完全秘密的情况下轻易地获取网络中大量有关色情、吸毒和凶杀等信息。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互联网上电子公告储存的图像,有38%含有淫秽图像。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素质还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较低;加之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心里难免产生厌倦感,不良情绪宣泄渠道不够甚至没有,很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和诱惑,感情易冲动,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而刻意地在网上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灰色信息。面对网络中这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未成年人往往无所适从、产生种种困惑,甚至出于好奇心,很容易模仿。总之,各种不良信息必然会弱化未成年人的道德意识。甚至导致道德偏离,从而使未成年人做出一些出乎人们意料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对未成年人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刺激和伤害,从而大大削弱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调控性。

2、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难以控制性制约了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冲突,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多种异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的挑战。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使各国不同的文化、

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网上频繁交汇,网络的无地域性、难以控制性和超时空性,使得国家和地区、文化和习俗、长幼和权威等传统社会化的边框约束在网络世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传统意义上那种社会化过程中的惩罚性和强制性不复存在。由于未成年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鲜事物快,在西方意识形态信息量占绝对优势的网络文化中,未成年人缺乏应有的是非、美丑、善恶等分辨能力,很容易认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造成未成年人忽视甚至抛弃本民族文化、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崇尚资产阶级政治理念、文化价值,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必然会对我国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影响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3、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娱乐性阻碍了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对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巩固,极易受到来自家庭的和社会的不良信息影响和冲击。一方面,虚拟的网络世界对未成年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未成年人像着魔一般沉浸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于是出现了逃避现实的倾向,甚至会排斥家长、教师的正面教育,养成孤僻怪异的性格;同时还会弱化未成年人与社会的交际能力,减弱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从而出现冷漠、紧张、缄默、不合群、孤独、悲观厌世等不健康心理,甚至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网络上瘾症”等网络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图、文、音、像集于一体的网络游戏把未成年人带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魔幻世界,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笑”?生活、“游戏”人生,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从而变得意志消沉、思想堕落,失去了未成年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有这些都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阻碍着他们思想道德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对措施

未成年人所处的时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对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这些消极影响,我们认为主要应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净化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

没有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依法管理的有效性,就没有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不可调控性、自由性等特点,为了抵制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加快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方面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未成年人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为此,应尽快出台一部“打击淫秽色情暴力等网络文化”的法律,严厉打击黄色网站和网络犯罪。同时要加强道德规范和法规建议管理,教育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认清不健康网络文化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危害,组织未成年人学习和执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主体意识和科学精神。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地选择高尚的网络文化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此外,还应该将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齐抓共管,自管与他管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专职队伍监督与志愿者义务监督相结合,社会管理的外在约束力与未成年人的内在约束力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强化执行网络文化法律法规,净化未成年人身边的网络文化,从而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二)建立和开辟未成年人专用网站,使未成年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2003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和平街街道青年文明社区时明确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规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获取新鲜知识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网络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为了使未成年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应该建立和开辟一批健康、文明的未成年人专用网站,比如网上法律咨询、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党团校、网上论坛、网上信箱、网上聊天室、网上留言板、网上投稿、网上调查、网上评先、网上优秀电影、推荐优秀网站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未成年人熟悉电脑知识、掌握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开阔未成年人的时代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只有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网络主阵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正面的教育,才能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长。

(三)大力加强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开设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课程

网络是无国界的,互联网络的信息浩如烟海。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使得不同意识形态的言论、文化产物在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任意漫游,形成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这就使未成年人处于十分危险的网络文化“道德任意状态”。国外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后果,已纷纷将“网络道德品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当中,以防患于未然。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应该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当中,因为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能够改变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能改变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参与和互动。为此,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发展需要,为未成年人网上求知提供必要的条件,指导学生积极运用网络文化中的有益知识和信息,把学生的网上学习与生活纳入教育教学管理的范畴,以减少社会上商业性网吧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其次,学校应该构筑技术上的“防火墙”,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把不良文化信息拒之校园网之外。再次,学校还应建立未成年人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对未成年人在网络文化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或疑问进行辅导和咨询,以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高尚的文化追求,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影响。

总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科学地应对网络文化自身存在的种种负面效应,才能真正使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无限广阔的空间,才能使网络文化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塑造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源泉,最终使未成年人成长为爱党、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未成年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