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与陶艺的双赢

2009-03-18杨四平

诗歌月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陶艺会议诗人

富甲诗人周墙酷好艺术,在繁忙的日常商务之余,时不时地想起诗歌来,有时还能兴之所至地写出几首好诗,有时想为诗歌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亲自参加过的这类活动就有两次。第一次是2006年在黄山他开的宾馆新安山庄召开的第三代诗歌20周年纪念酒会,第二次是去年12月7日在同一地点召开了两岸诗歌与陶艺研讨会。第一次回顾历史,第二次是面向未来。据说,他准备以后每两年开一次。我想一定会有创意的话题吧。

这次活动由沈奇具体策划,由《诗歌月刊》和“国际诗歌陶艺双年展”组委会联合举办。出席这次会议的台湾著名诗人、诗评家有郑愁予、罗门、管管、白灵、萧萧、汪启疆、詹澈等,而大陆诗人、诗评家有李亚伟、默默、万夏、刘太亨、宋炜、王琪博、北魏、赵野、海波、尚仲敏、王明韵、潘维、沈奇、杨四平、江弱水等。从这串名单上不难看出这次研讨会是老中青两岸三代诗人的大聚会,其实,也是一次先锋艺术的盛会。此外,参加本次活动的另一“半边天”的当代知名陶艺人有张尧、干道甫、安锐勇、张晓兰、张玉山等。

会议的主题决定了会议的性质。因此,本次会议分两大块。第一大板块是7号晚上的两岸诗人诗歌朗诵会、颁奖会。郑愁予、罗门和管管被授予“华语诗歌终身成就奖”。会上,郑愁予朗诵了自己的诗歌《纳木错与念青唐古拉》。“千座高墙的寺院成列圆穹的塔/北从可可西里南到喜马拉雅/子民膜拜盘旋谷间万里的山径”,依然可见写《错误》当年的诗风诗味。罗门朗诵的《观海》也处处可见古雅优美的词汇。白灵夫妇一起联袂朗诵了他们自己创作的“剧诗”,西方盛行的复调、对话理论清晰可辨。也就是说,台湾诗人的诗歌仍就保留着“知识分子”的姿态,依然推崇精英立场写作。而大陆诗人,尤其是第三代诗人的朗诵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也没有改变初衷和一贯的诗歌主张和艺术操守。比如,万夏以四川话朗诵了默默的诗句:“一切都是亲爱的/亲爱的夜晚,亲爱的梦境/亲爱的野狗,亲爱的领袖”。尽管两岸诗歌观念存在差异分歧,但丝毫不影响诗人之间的交流与情谊,整个诗歌活动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精彩,从1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23点。朗诵会前,老诗家萧萧邀请我一道到郑愁予房间同已经聚集在那里的台湾诗人聊天。郑愁予用他们夫妇从台湾带来的一种名叫“东方美人”的功夫茶款待我,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会议的第二大项内容是第二天在赛金花故居“归园”举办的“现代陶瓷艺术展”, 展出了周墙、干道甫、安锐勇等“冰蓝公社”成员的平面陶艺作品。同时,在归园为中国当代陶艺馆揭牌。两岸诗人和陶艺家就诗歌与陶艺的共通之处展开了交流。我想: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有相通的东西。作为陶艺,其取土、窑洞、火柴、火候、时间等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到一件陶艺品的成败,其复杂程度和性灵要求不亚于做一首诗吧。此次展会上的展品除了给人耳目一新的陌生感外,还能强烈地震撼人的心灵。

显然,这次活动加强了两岸诗人的交流、沟通了诗歌与陶艺的信息,为两岸诗歌与陶艺是双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1-13

猜你喜欢

陶艺会议诗人
欧洲理事会会议
“诗人”老爸
愤怒
主席团会议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目击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