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代艺术中“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盲目特征

2009-03-15付海燕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美术界世界性当代艺术

中国文化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传统也由于其能够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而独霸了几千年。但是到了近现代的中国,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中国当代艺术中带有一定盲目性问题,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正如尹吉男所说那样:“对西方帝国主义强国的仇恨和羡慕导致了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和否定”,开始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于是,一种急于迎头赶上的思想在进取的中国人心中产生。首先在教育方面,几乎完全翻转了旧式教育的内容,借鉴西方的教育体制大肆兴起,留洋接受先进的新式教育也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随着接受新式教育的人的不断增多,中国的精英阶层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便越来越有限。因为这些新式教育的接受者普遍瞧不起中国旧有的教育模式和文化传统,这就使我国当代精英阶层与传统文化有着较大断层,中国当代精英阶层也因此缺乏真正的回顾与反省能力。所以在当代中国出现文化方面的普遍盲目就成了一种必然。

一、盲目性之根源

文化的盲目影响了美术,造成了对西方崇拜和对自身传统继承趋于“表面化”与“符号化”。美术界第一个批判中国传统艺术的是康有为,具体则表现在其对“四王”的“前期炮击”,他的目的是“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但真正最有力的否定是陈独秀发起的全面进攻。他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中说:“若要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因为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人家说王石谷的画是中国画的集大成,我说王石谷的画是倪黄文沈一派中国恶画的总结束。” 陈独秀的总攻就是日后人们所说的“美术革命论”。这次所谓的“革命”是中国美术第一次将自身的改革希望寄托于西方,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最后直到五四运动的兴起和“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的倡导,才开始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美术的浪潮,开始了所谓“全盘西化”的步伐。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形成对自身传统的否定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盲目崇拜的主观原因之一。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改变了几千年单一的艺术模式,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在此之后的中国美术界对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是异常地激烈,其间也经历了众多的波折,直至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和八十年代,在一种激进、躁动的环境中,西方的一些艺术形式和观念逐渐地进入中国的美术界,并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在带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空前发展的同时,也使中国的美术界开始了从未有过的迷茫与失语,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刚刚起步之时便趋向于西方,以至影响了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另外一个客观方面的原因也使中国的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之中。在中国与西方接触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不可能十分的深刻。多数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只是刻板的、表面的印象,了解的渠道也多是所谓的“二手信息”,加上我们的知识界又多好高骛远,少有踏实地翻译西方经典,通过完整正确的翻译对西方做全盘的、深刻的了解。久而久之,对西方发展变化的认识难免产生难以弥补的缺憾,这样,也就产生了种种盲目的表现。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就是由于这种对西方认识的缺憾而形成的盲目崇拜,使中国的当代艺术仅仅是局限于对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生硬地照搬,而没有真正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融合。而这些中国当代艺术中带有的盲目性问题影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同时,艺术发展的基础美术教育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中国当代艺术的盲目性恶性循环的原因之一。更有甚者就连中国最重要的所谓“国画”也有许多“突变”。在面对西方艺术的冲击时,某些人提出了所谓“国画灭亡”的论调,之后这一论调在美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虽然也仍然有很多艺术家致力于中国画的现实发展,但其中也一下子冒出许多新派的国画,努力于新奇怪异,或称“实验水墨”。连“国画”面对西潮,一下子都变得牙牙学语,自断传承了。可见中国的传统在当代的断层和对西方认识的偏差在中国当代的艺术界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力和严重的后果。

二、盲目性之措施

在全球化背景要求下,我们不仅要从全球的广度去观察、认识和思考中国的当代艺术,而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共处性、互补性、公平性、独立性的关系。国内美术界近些年来讨论最多的问题其实亦是如此。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对于文化的这种多元化、异质化的认识,使我们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发展中国当代艺术。于是,我们应该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要建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立足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在新的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构中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又要摒弃妄自尊大的心态。“西方的先进之处我们是可以也有必要借鉴的,但借鉴并不等于是抄袭和照搬。”真正全球化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全球同质化或者激进的割裂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而是在合理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势,使民族文化因更具世界性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扬。中国的美术界就有很多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过分夸大了“同质性”而忽视或者无视“异质性”的重要性,简单地认为跟紧西方的步伐、得到西方的关注就是与国际接轨、实现了艺术“现代化”。所以才产生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些如“符号”“春卷”等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这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这些艺术品并不是为中国自身制作的,而是为西方度身定做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被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市场全面买断了。西方开出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定单,而中国一些艺术家更是趋之若鹜,把领到进入西方的入场券视为最高奖赏。这样与国际接轨的行为是建立在一种极为不平等的地位与基础之上的,因而是一种病态的发展,是一种盲目地面对全球化的必然反应。我们真正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是面对全球化局势时的心态和应对全球化大潮的正确策略。只有从我们自身内部的变革入手,从自身的建设入手,认识到内在我性的异质性本质,才会使得中国前卫艺术真正地国际化,真正地具有国际化的牢固地位。

三、盲目性之根治

在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时,发挥民族文化传统的优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就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很多盲目性的问题都是由于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时没能处理好自身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丧失了自身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的具体做法就是要在当代现实的基础上重塑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从当代现实的高度来重新考察传统文化,树立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主体意识,就更易于把握历史传统中的某种必然性,更易于发挥传统的优势。张岱年先生指出:“治一切学术者,脑子里应存个民族的观念。学术研究工作,一方面固为求真理,一方面也是为求本国学术之独立,本国新文化之创建。”在艺术的引进中,要实现求真理和求本国新艺术观念创建的统一,离不开文化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易英.艺术的方位——世界美术文选[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2]尹吉男.独自叩门——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尹吉男.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与美术[M].北京: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付海燕,重庆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美术界世界性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闫国庆作品选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论胡也佛的绘画市场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传统春节视觉意象设计理论问题思考
如何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