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梦与幻灭

2009-03-15赵彦乔李洪波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阿拉比象征主义都柏林

赵彦乔 李洪波

一、《都柏林人》及《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著名作家和诗人,意识流文学的大师。自成年后便选择自我放逐,远离家乡都柏林,在欧洲大陆上漂泊。尽管乔伊斯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远离故土爱尔兰,但早年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却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爱尔兰为背景和主题。他所创作的小说大多根植于他早年在都柏林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朋友、敌人、中学和大学的岁月。他密切关注爱尔兰当时的局势,对弥漫整个爱尔兰的颓废和衰败极为忧虑。这些在他的小说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14年出版的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在22岁至25岁之间写就的早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状态,其着力点在于批判20世纪初都柏林人在道德、政治、社会各个层面上处于瘫痪的精神状态。小说集由十五篇看似没有连续性的故事组成,但它们从不同侧面描写都柏林人的生活、梦想、向往和挫折,表现他们的懒散、苦闷。15篇故事按照人的成长历程从童年、青年、成年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叙写。故事之间相辅相成,一个故事的印象常常延伸到另一个故事,读者能从整体上感觉那个时代都柏林生活的瘫痪以及作者对自己祖国的关注。他们“探讨那种半身不遂或麻痹的灵魂,也就是许多人口中的城市。”[1]在这部小说集中,乔伊斯尚未运用“意识流”手法来描绘小说中人物连续不断的思维,但是他却纯熟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每篇小说都蕴藏着高度寓意的象征主义的细节描写,几乎每个故事情节都以主人公的精神顿悟而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和精神顿悟在名篇《阿拉比》中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阿拉比》是集子中的第三篇作品。描写了一位逐渐长大的少年对朦胧的爱情的追求及在压抑残酷的现实中爱情理想的破灭。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孩子,出于对朦胧爱情和对理想本能的追求,渴望在“阿拉比”集市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买件礼物。可集市只有礼拜六晚上才开,他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一时刻,早先答应给他钱的姑父却迟迟不归。而当他终于拿到钱,急不可待地奔向火车站后,火车却迟迟不肯开而再次延误时间……最后,他好不容易进了集市,已是收市的时刻,市场里黑灯瞎火,一片昏暗丑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而他在市场上听到的卖货女郎和两个男人之间粗俗无聊的打情骂俏,更是将他推向了失望的低谷。在失落与痛苦之中他突然精神顿悟,感到自己是个受虚荣心驱使和嘲弄的可怜虫。小说通过这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浪漫梦想、梦想幻灭的经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弥漫爱尔兰的颓废和瘫痪的气息。象征主义和精神顿悟的文学手法为主题的开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是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的反映。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象征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摒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对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思潮在文学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是欧美现代文学中产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象征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象征与暗示,在文学领域中象征主义则强调用象征的方法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和抽象的哲理,尤其是作者内心深处隐蔽的思绪。

《阿拉比》开篇就运用象征主义的文学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压抑、沉闷、单调、丑陋的现实画面。主人公所居住的街道是条死胡同(blind),象征着在这里对于任何美好理想的追求都是没有出路的,同时blind一词也暗指都柏林人生活的盲目。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麻木、冷漠,不去探寻、也不可能找到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的真正出路。连他们住的房子也冷冷地相互对峙着。房子的冷漠和不可打扰象征了主人公以及周围的爱尔兰人生活在一个狭小、封闭的世界。环绕四周的是黑暗泥泞的巷子,晦暗阴湿的园子,还有满是马粪味的马厩。环境的描写象征了精神上的麻木、压抑,单调、黯淡、丑陋主宰了一切,压抑的气氛贯穿全文。“在房子后面有个花园,里面杂草丛生,正中心有株苹果树,还有一些稀落的灌木。我曾在其中一棵灌木下发现了那个过世的房客的自行车打气筒,上头已经锈迹斑斑了。”[2]这段描写有着强烈的宗教象征意义。“花园”“苹果树”等意象象征《创世纪》中的伊甸园和结着禁果的智慧树。但伊甸园已经荒废,杂草丛生、一派荒芜,象征着智慧和知识的苹果树也已枯萎。牧师在开篇就死去了,他生前所住的房间“不见光”,他死后房间里充满了“霉味”,废物间里堆着旧报纸,他所留下的书只有一本是虔诚的宗教读物,其余的都是充满了传奇冒险色彩的世俗读物。这象征宗教势力已经日渐衰落,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也在世俗的包围中显得那么虚伪。环境描写既是对现实的象征,也是对主人公幻灭的必要铺垫。

象征主义被发挥到极致的例子是阿拉比。阿拉比是小说中主人公向往的集市的名字,这个名字具有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和东方世界的无限魅力,在世人心中自然而然地唤起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想象。这浪漫的名字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是令主人公神魂颠倒的女孩所提及的集市,是他决意为心爱的姑娘买件礼物的地方,寄托着青春萌动的主人公对朦胧和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在他心中是浪漫、神秘世界的象征,是他为自己构筑的一个理想世界。象征在沉闷、单调、压抑的环境中生存的小男孩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这种渴望使他魂不守舍、坐卧不安、急不可耐,甚至连生活中的“正经事”都因为横亘在令人沮丧的现实和对浪漫不羁的憧憬之间而被视为单调而鄙陋的儿戏。然而,当他满怀幻想,经过漫长的等待,而终于在最后时刻赶到阿拉比集市时,却发现呈现在眼前的不过是一座灯光昏暗、寥寥无人的大卖场,完全不是臆想中的浪漫之都。“几乎所有的棚摊都打烊了。大半个厅堂黑沉沉的。”“另一家棚摊的两个男子正在数一只托盘里的钱”。心心念念的圣殿居然同世间其他的角落一样肤浅、世俗、粗陋。“在一家即将打烊的棚摊前,一个举止轻浮的女郎正和两个青年男子打情骂俏”。他曾经以为神圣的爱情,让他在祈祷时不由自主脱口而出的少女的名字,让他以为像“圣餐杯”一样可以将他和庸俗的生活隔开来的少女的形象,都因为棚摊前的男女轻浮的调情而被击得粉碎,他突然之间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原来也是那么俗鄙。巨大的反差使主人公陡然悟出了生活的真实面目,粉碎了他对于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幻想。他抬头凝视着黑暗,感到自己是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作弄的可怜虫,他感到了痛苦和愤怒。这里,现实中的阿拉比集市的黑暗、沉寂和世俗象征现实世界的沉闷、衰败和世俗。主人公的阿拉比之旅象征对理想的追寻之旅,而阿拉比的黯然失色则象征了在颓废、压抑的爱尔兰现实世界追寻美好的理想所必然要遭受的挫折。作者用“阿拉比”作为小说标题其实暗示了全文的主旨,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猜你喜欢

阿拉比象征主义都柏林
浅析《阿拉比》中细节刻画及其象征意义
都柏林城堡
城市“他者”视角下的都柏林及其启示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田园都市——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