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聚焦

2009-03-14

上海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企业生物医药

医药产业急需战略提升,药企需战略转型

近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中国医药30年风云会颁奖典礼上发表讲话,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30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工业生产总产值由30年前的7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近7 000亿元,提高了近100倍。同期,全国医药商业总销售额也由1979年的7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3 000亿元以上。

回顾总结30年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紧迫性、严峻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并处于突出位置。

从来没有像十七大报告那样,党的报告里面有3个地方提到药,提到大力发展民族医药工业,提到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提到要建立与实施基本医药制度,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体察民情,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桑国卫认为生物医药产业事关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必须抓好的战略产业,也是未来的支柱产业。

第一,生物医药产业是事关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我国每年有8 00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疾病,有22亿人次进医院门诊治疗,有相当比例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而需要一个宏大的健康产业。

第二,生物医药产业是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全球生物产业以每5年翻两番的速度发展,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美国2003年就达到了15%,法国占11%,我国目前只有4.7%,这已经把相关产业都算在里面。但是反过来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发展潜力很大,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加上相关生物产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左右,因此我们大家都要有信心,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战略产业,而且将是支柱产业,将来会占到我国GDP的10%或者以上。

金融海啸以来,无论从国内市场还是从国外市场的分析来看,生物医药产业都是这次金融海啸中受冲击最小的领域之一。其中的原因,一是医药产业事关人民健康,有钱生病得看病,没钱生病也得想办法看病,所以它是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发展。政府的投入也没有减少。二是生物医药科技含量高,利润率也高,企业投入基本没有减少。三是生物医药产业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将成为网络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风险投资转向生物医药产业。

第三,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的生物医药领域已经拥有一大批企业,拥有一大批人才,又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所以抢占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有一定的优势。必须牢牢地抓住新的机遇,提高我国在新一轮综合国力比拼中的竞争力。

他认为,我国医药产业急需战略提升,我国医药企业急需战略转型,要构建企业的价值体系。今天的企业竞争不看别的,是看你有多少专业的员工,多少关键的客户,多少咨询公司,多少信息来源,多少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产品等。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企业类型、营销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来打造自己团队的专业技能,建立打造优秀人才和使用优秀人才的机制。

他还认为,我国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产品结构乱,能够获利的产品很少。除去政策上的原因以外,我们自己的的产品管理不善,销量高的产品获利能力差,获利能力好的产品销售量却不高,这个问题和现象必须解决,所以要努力做好新产品上市的调研评估、产品定位、包装设计、产品策略、上市方案、行动计划等,要针对患者的接受能力和有关因素,结合产品的营销策略在国家价格的调控范围内制订适当的价格。

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医药产业一定能够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搜狐健康)

医药产业喜忧参半,5位嘉宾“占卜”2009

近日,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暨中国医药30年风云会颁奖典礼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中国药学会、药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国恩,秦脉医药公司总裁王波,浙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就医改和药监方面的重点、热点政策问题谈了他们的看法。

于明德认为,医改很快就要出台了,有3个“第一”非常值得大家重视,他对医改是充满信心的。

第一,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中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列到重要地位,总书记用最清晰、最明确、最具体的阐述来说医改,这是第一次。

第二,在重大的政策出台的历史中,第一次就关系全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用一个月的时间向全民征集意见,这对我们国家来讲是重要的变化和进步,大家也非常积极参政议政,提出很多意见。

第三,医改方案中最大的亮点“全覆盖”,这一个“全”字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以十几亿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这样一个出发点进行医改的精神,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宋瑞霖展望2009年,认为是喜忧参半,所谓的喜忧参半,是对于我们的医药产业来讲,医改必定带来新的格局,而我们的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整个医改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是否真的像方案一样能够一步到位或者能够做到脚踏实地,使得那些已经做好准备的企业是否真正能够得到应有的硕果;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中国的企业同时面临着如何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与我们现在保企业促就业可能产生的冲突。无论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政府的监管,2009年实际上都不是一个非常顺利、非常简单可以渡过的岁月。作为企业来说如果不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能力,有可能反而在充满希望之年会吃到一点苦头。

刘国恩认为,一个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增长幅度大小不要仅指望于一个政策的出台。要看到金融危机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医药产业的影响可能有一点严重。

胡季强谈到,中药行业最近几年有两个比较让人关注的问题,第一个是中医中药的科学性问题。他认为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贡献了力量。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中国中药产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平均增长速度和医药行业全行业的增长是一样的,2008年已经超过了1 700亿元的中药供应,应该说我们有信心看到未来在中国的医药产业中中药是不可或缺的,中药一定会继续成为这个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这次医改方案中,在医药行业最关注的基本药物目录上面,中药与化学药的比重基本接近,说明我们对中药的重视和对中药发展的充分肯定,整个中药产业在未来一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第二个是医改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去把握?再加上2009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西方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衣服”,只要自己把衣服穿好了,把应对的政策做好了,就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王波讲了自己的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从未来医药产业的发展看,还会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幅度。中国医药产值有可能在2009年会突破1万亿元。第二个观点是过去CPI、PPI加上金融危机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原辅料制造成本、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在刚性增长,同时又遇到了招投标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药品的有效问题和药品的安全问题。他预测2009年将是考验中国政府对药品监管的年度,也是考验我们企业生存的年度,并且还是考验我们企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年度。

(来源:搜狐健康)

2008年医药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让我们回望2008年,一起从记忆深处搜寻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医药行业发生的那些事儿……

1)汶川地震颤动医药界,医药企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厚重的社会责任,无愧于合格的企业公民的称号;

2)奥运掀起环保热潮,医药行业亦在其列;

3)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启动,中国新药自主研发的春天正在走来;

4)中药注射剂再遇危机;

5)新医改承重“大船”启航;

6)并购大戏续写精彩;

7)风投追逐中国;

8)金融危机波及出口,考验刚刚开始;

9)FDA驻华合作是唯一选择;

10)大部制改革“一龙治水”的期盼。

(来源:医药经济报)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医药企业生物医药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
生物医药洁净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