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积极应对,攻坚克难,作新贡献,夺新发展

2009-03-14陈统辉

上海医药 2009年2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陈统辉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2-0054-04

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

我国2008年的宏观经济导向要求和宏观调控重点,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波动影响,变化较大。年初调控重点是“二防”,即防止过热、防止通胀。年中是“一防一控”,即防止经济出现下滑,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下半年以来整个宏观经济调控重点、政策取向,突然变成“一保”,即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短短一年时间,发生了三次变化。从“两防”到“一防一控”,再到“一保”,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巨大变化,说明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产生剧烈变化,使形势变得艰难、复杂。这种艰难曲折和多变形势,也许仅仅才开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

对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有金融体制的问题,有房地产泡沬问题与银行次贷问题,有过度宣传的虚拟经济形成的泡沬问题。有一些经济学家,脱离实际国情,一直鼓吹“第三产业最重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要占很大比重,越是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大越好,金融业就是现代服务业”。实际上,第三产业也好,现代服务业也好,离开了二产(工业)、一产(农业)这些实体性制造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岂不就是无本之源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过度脱离了实际经济,形成了巨大的泡沬破裂,是这次危机的关健因素。当然这次金融危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实体企业经济、传统的制造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问题已积累了多年。直到2008年美国才爆发次贷问题,美国有的银行破产,117家美国银行出现重大问题从而引发整个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标志着日本在时隔7年后,再次进入了经济衰退期;欧元区亦进入了1999年成立以来的首次衰退,这也是欧元区大国近15年来首次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和经济衰退。

我国持有1.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数据显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当美元贬值,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一蹶不振之时,中国的美元资产亦会受到重大损失。美国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增加,购买力疲软。美国是个消费型国家,每年从中国进口额超过2 000多亿美元。危机发生后我国对美出口贸易大幅下降,日本、欧元区国家从我国进口额也有所减少,这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股市、房市、汇市这些与资产和金融相关度较高的几大市场都受影响。由于全球经济关联度太大,中国在此种情况下不可能独善其身。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说,“中国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他提出了要保持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稳定房市,提升股市,繁荣市场等措施。中央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上下同心协力,按总理提出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这些重大措施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内需,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扩大就业。趁着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之机,抓紧时机,把我国的基础设施、关键项目建设搞上去,使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能变被动为主动,能转危为安,这对中国未来几十年都有极大的好处。对扩大内需,切实抓好教育、住房问题及医疗保障,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一件实事、好事。

2 医药产业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战略地位一直不明确。作为关系国计民生,治病救人,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产业,在国家政策层面,对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定位,一直不十分明确。这种情况导致机构多变,基本上无主管部门,缺乏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长期得不到重视,影响了国家政策对行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十分不利于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十分不利于从制药大国发展为制药强国。

二是医药行业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我国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仅为年销售收入的1.02%,而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就以仿制非专利药为主的印度制药公司来说,其研发投入比例尚且要占到销售收入的10%。我国企业难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一些关键、重大技术始终未能获得突破,产品更新速度缓慢,影响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长方式转变及自主创新,影响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进程。

三是医改方案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能出台,“以药养医”体制依然存在。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一品二规”、政策性药品降价以及普药的“定点生产,直接配送,统一价格,强制使用”等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回归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路,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药品招标,弊端重重。对医药企业来说,真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而且是只讲价格,忽视质量,客观上催生了伪劣药害事件。什么“议价招标、网上采购、一品二规”,都是为了“要钱”的新花样,都是“以药养医体制”的明显表现,也是“看病贵、看病难”的根子。这些都不利于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制药企业的利益。

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吸引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共3 497个,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拥有合资和外资企业约1 500家,占国内医药企业总数的30%以上。外资、合资药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约占我国医药市场的41%,三级医院用药量占到50%以上。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估计外资企业还会进一步渗入中国医药市场,药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

五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医药企业多、小、散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品种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有竞争力的原料药以及特色制剂产品偏少,知名的品牌企业、品牌药、“重磅炸弹”型产品不多。同质化竞争、重复生产的情况严重,明显缺乏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国产药品将向何处发展?

六是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去攻克关键新药和重大技术课题甚难。产学研联合攻关,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弹”、卫星都能攻下,但必须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计划、联合作战才行。实践证明,靠自由主义、市场化运作口号,想自愿结合,自发去组织攻关,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延误时机。必须改变作风,深入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计划、有项目,真抓实干,才能有收获,见实效。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还有待实践中逐渐形成。

3 从企业自身转型、创新、发展这一微观角度来看,亦存在着多个问题

1)不少企业缺乏具有远见卓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较多的企业习惯于就事论事,忙于应对日常业务,急于完成近期指标,而对国内外市场趋势、同产品动态,以及研制什么,拓展什么,储备什么,核心骨干产品是什么(哪些剂型),心中无底,至于如何系列化,产业链如何发展,如何培养企业优势,则缺少发展战略,缺乏敢教“旧貌换新颜”的毅力和战略决策。这样就会使人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停滞不前。

2)在构筑强势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产品方面,存在着短视和盲目。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但绝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独、特产品 ,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要有自己的信誉和品牌,这样才会有话语权和发展的主动权(卡乐康的“欧巴代”产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否则只能跟在人家后面,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不可能有市场后劲,不可能有丰厚的市场利润。

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和“短视症”,提高自觉性,既要认真地去分析、总结、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一定要精心构思,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品,以获得后劲,使企业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

3)缺少“重磅炸弹型”产品和著名品牌。我国是制药大国,但却是一个品牌小国。品牌的核心价值在于品质,注重品质的提升,是培育品牌的关键。如果没有品牌的缔造,我们就将始终处于仿制和加工地位,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在国外,辉瑞的阿伐他汀(立普妥),默克的辛伐他汀(舒降之),阿斯利康的奥美拉唑(洛赛克)是著名品种,大家都知道。拿品牌来说,中国是产茶大国,对于龙井茶叶,中国人都知道,但外国人就不很了解,全世界只知道英国的立顿茶叶。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所以说,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的旗帜;是消费者选择的导向;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更是企业发展和利润的源泉。

4)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缺少持之以恒、一心一意把产品做专、做特、做精、做强、做大的理念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现在我们医药企业的共性是规模不大,品种繁多且类同,剂型显得传统化,人才缺乏,竞争力弱,利润率很低,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发展。世界500强企业的评比标准是营业额、利润额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把好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才能谈得上盈利。国内扬子江药厂一个厂能产销140亿元,有13亿元利润。黄海药厂只有400人,5只产品,年销5亿元,利润1.2亿元。这两家药企都取得了丰厚利润,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问题:

①缺乏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和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矛盾和环境斗的战斗精神,缺乏科学发展规划和创新意识。

②专一、专业生产经营不到位。有的企业刚有一些起色,就想搞多元化、多种经营,心态显得浮躁,突出主业、精益求精的意识不强。拜耳药厂的阿司匹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厂至今还在研发这只药的新用途。我们却习惯于做表面文章。许多独家产品,任其自流。对特色产品,培育支持、市场精心开发不够。

③工作刚有成绩,就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缺乏专注经营、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对其产品很少考虑革新改进,有的企业还急于去扩张和兼并、联营。世界上的大企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专一经营,如单做碳酸饮料的可口可乐,邓乐普的轮胎橡胶,波音737、747、767飞机,这些产品的制造商都是几十年如一日,先做专、做精,然后才做强、做大。我们要吸取以往的有关教训,引以为戒,才能发展壮大。

5)缺少诚信至上的企业文化,而一种形成理念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企业文化不能空唤,空唤就是泡沫,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就是形式主义,就是表面文章。企业文化甚至比有形产品还重要,因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独特的精神中提炼的理念,是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追求卓识的共识。青岛海尔张瑞敏说:“每天把要做的、简单的事情切实做好”,并还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两句话体现的就是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涉及到企业素质问题、诚信问题、形象问题,解放前尚且还讲“老少无欺金不换,货真价实不二价”,而当今的医药行业,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却比较欠缺。企业一定要对国家、社会、客户、员工负责,都要有足够的感恩心态,不忘记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对病人,特别应该注重药品质量,一定要有高度责任心。前上海长征药厂提出的“一瓶输液一条命,瓶瓶输液为人民”讲得何等好呵!如果我们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就必然看不到差距,看不到群众的力量、集体的智慧、科技的进步、各方的帮助,也认识不到国家发展后给予我们的种种机遇。所以说,虚心使人进步,诚信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6)要有企业家,企业发展、企业文化,都需要企业家,但现在不多。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军人物,现在到处对厂领导叫“老板”,这样很不好,此风不可兴。企业家必须具备胆略、智慧,既要有雄心,又要有责任感,还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事业心。企业家还应该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具有远见卓识,并应懂得关心员工的安危冷暖,注重服务至上,要懂得报效国家,负起社会责任,要有与人为善的平和心态,工作上应相信职工群众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亦应争取上级党政组织的关心支持,更要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

要积极培养企业家,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工作上要给予关心、支持,并为企业家多创造稳定的环境。有了强有力的企业领军人物,如常州四制药厂屠永锐厂长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干就干20年厂长,干就干出好厂来的好领导,企业就会兴旺发达。有了好的企业家,相信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必然会提高,企业也会走上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之路。

4 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最根本的是要振作精神,攻坚克难,积极应对,真抓实干,作新贡献,夺新发展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改的重要一年。当前我们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方面,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处于加快发展、技术创新、经济转型的关键考验期。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自身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大背景下,要把当前各项应对措施与我们中长期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好,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做好自主创新工作和发展方式改变,要逆势而上,提气鼓劲。在这个节骨眼上,也要做到出手快、出手重、措施准、工作实,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经济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在这方面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积极行动。如何做好2009年工作?我谈些想法,供参考。

1)冷静分析全球性经济危机冲击和当前经济形势对自己的影响,把困难估计得更多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医药产业宏观、微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本文第二、第三部分所述),联系企业实际工作,攻坚克难,积极应对,保增长,夺取新的发展。

2)认真学习、努力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增长、求发展是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是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和基本立足点。依靠内需拉动来推动经济增长。调整结构,是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这四个结构都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我们医药产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医药产业是以内需为主、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医药行业产品的刚性需求,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程度,周期性效应尚不明显,所以我们要立足市场需求,千方百计地抓早、抓紧、抓落实,妥善组织好生产供应,以保发展。

3)新医改方案即将出台,我们期待国家听取各方意见后修改好方案,修改药品基本目录,修改好药品招标和定点生产条文。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保证广大群众享有安全、必需、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这必将使药品需求扩大,市场扩容,我们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主动走出去,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终端,面向全国,把市场销售做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服务工作。

4)在金融危机情况下,由于医药产品是刚性需求,有着广阔市场,国内外资本青睐医药产业,人才也向往医药产业,我们要见机行事,捕捉战机,以求发展。

5)经过GMP改造和多年技术改进,国内药品走向国外市场时机已日趋成熟,我们亦应创造条件走出去,以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6)在产品研发、创新仿制、仿创结合中,要提前规划立项,合理规避专利保护问题,抢占先机,自强不息,自觉地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

7)现有定价制度使得国内药厂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内药企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原研药就是“外资药、合资药”的代名词,高端医院市场几乎被外资药占据,在医院终端市场份额已占到 50.7%,且销售利润的集中度又特别高。原研药问题,表面上是定价问题,其实是一个国家政策性的发展战略问题。政策层面应考虑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对过期专利药,政府若再给外企特殊待遇优惠,于理、于民,都实在讲不过去了。所以应该改变药品定价机制,希望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药品价格,要密切关注其趋势,多作动态分析,积极反映企业需求,注意维护企业权益。

8)新的情况、新的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力争增长求发展;一定要学习先进、找差距、抓赶超;一定要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一定要加强管理,挖掘内部优势;一定要重视质量;一定要宣传、推广、发扬先进,弘扬正气,振奋士气,激励进取精神。在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发展、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时刻绷紧敏感的神经,洞察发展商机,不轻言放弃,在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振作精神,积极应对,适时调整,攻坚克难,定能作出新贡献。

5 结语

制药行业在金融危机冲击、自身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接受双重压力、双重考验,由于行业特殊规律(专业性、特殊性、质量可靠安全性),一定要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加快升级转型,审视自身战略定位,发扬优势,弥补劣势,规避风险,真抓实干,这样才能在危机面前转危为安,展现出新的风貌,夺取2009年的新发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收稿日期:2009-01-08)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