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与自由

2009-03-13赵建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救赎自由审美

[摘 要] 德国古典时期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席勒主张让美走在自由的前面,他认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安迪,恰恰是一个审美的人,他在狱中无比珍视的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夺走的音乐之美,时刻点燃着他对生命的希望和热爱,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救赎。

[关键词] 审美;自由;救赎;体制化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愈来愈发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之恒久的价值和魅力。从最初的叫好不叫座(奥斯卡七项提名而一无所获)到如今被普遍赞誉为经典之作,其命运正如片中主人公安迪一样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和淘洗。安迪心怀希望永不放弃的精神气质,无疑从心灵深处感召了我们每一个人。那么,是什么支撑了安迪在极其绝望的环境中,度过地狱般的十九年,并最终重获自由。综观安迪十九年的狱中生活,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是一个审美的人,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依然自由而尊严地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的生命印证了德国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席勒的著名观点:让美走在自由的前面。

相对于其他肖申克的犯人而言,安迪的自我救赎之路,不仅仅在于越狱成功重获身体自由,更本质地在于其内心始终如一地对美的坚守。席勒认为“自由……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满人格的形成”,“而正是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安迪是一个审美的人,一个自由的人。尽管他身陷囹圄,但他始终坚守着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在监狱放风期间,他踱着步的样子,仿佛在公园散步。在一天将尽时,他不是像其他犯人一样“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牢房去面对另一个不尽的长夜。相反,他总是抬头挺胸,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好像家里有香喷喷的晚饭和女人在等着他一样”。

他六年如一日地给当局写信,最终建立了新英格兰最好的监狱图书馆。他冒着生命危险,为狱友们从酷吏哈利身上讨要了一筐冰凉啤酒——那象征着为人所专属的尊严感和自由感。那一刻,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夏日早晨的阳光洒在喝着啤酒的朋友身上,他的笑容是那样富有美感和魅力。而如此的笑容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最精彩的一幕,就是当他把自己锁在广播室里为大家播放乐曲《费加罗的婚礼》,与被锁在门外气急败坏的典狱长对峙的那一刻,他天使般神秘而美妙的笑容,那么的美。那一刻,没有人会觉得安迪是不自由的,他的“完满人格”、他的精神所达到的高度足以使一切铜墙铁壁瞬间瓦解。安迪对美与尊严的坚守和追寻,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经由美而通达精神自由之后的绚烂、丰盛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是关不住的,正如安迪的狱中好友瑞德所说的那样:“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的每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芒,安迪就是这样一只鸟。”

安迪曾说,他们可以夺走你的一切,但你的内心有你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音乐之美是夺不走的”,他们夺不走一个人审美的权利和自由。当瑞德沮丧地告诉他音乐在监狱里没有意义时,安迪反而告诉他,音乐“在这里才最有意义,有音乐才不会忘记”。音乐唤醒的是什么呢?它不会让人忘记什么呢?是美,是自由,是对生活的渴求,对生命的热爱。在安迪和瑞德的这番对话中,有两种力量在对抗,这种对抗在美与自由和“体制化”、无灵魂化之间展开。影片中,瑞德曾这样分析监狱高墙:“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这种体制化消解个体情感,消解人对美和自由的本性渴求,从而失去灵魂,变为麻木、机械的动物性存在。而用什么能抗拒“体制化”带来的恶果呢?安迪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用美、用谁也夺不去的音乐之美。当他给整个肖申克监狱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那一刻,意大利女高音美妙的声音瞬间融化了这座人间地狱,让它恍若天堂。正如片中瑞德所说:“她们唱出难以言传的美,美得令你心碎,歌声直蹿云端,超越失意囚徒的梦想,宛如小鸟飞入牢房,使石墙消失无踪,就在这一瞬间,肖申克囚徒仿佛重获自由。”在那一刻,是美唤醒了囚徒沉睡的心灵,激起的是对生命的由衷渴望,对爱与自由的热切向往。这也是为什么代表“体制化”一方的典狱长,在听到肖申克监狱回荡着音乐之美时,那样气急败坏地急于扼杀。

影片中的安迪最终越狱成功重获自由,其实他从来都是自由的,在这个意义上,他根本不需要救赎,需要救赎的恰恰是那些被“体制化”的肖申克的囚徒们。因为他从来都是心怀希望,活在美与自由之中。所以,对于美对个体生命体悟的开启,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获得,在生命本质上对一个人的灵魂所起到的作用,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影片中的安迪给出了一个完满的明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于志新:肖申克的救赎:对人性的深层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8,(1).

作者简介:赵建峰(1980—)河北沧州人,苏州大学06级美学专业硕士生。

猜你喜欢

救赎自由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