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前期懋勤殿功能考

2009-03-11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清代功能

刘 迪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归纳出懋勤殿在清代前期的基本功能。因其中活动主体不同而产生的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宦官执掌的贮藏功能;第二,作为由皇帝主导的召对、日讲、秋谳勾到的场所;第三,作为懋勤殿值臣的活动空间。由此可知,懋勤殿是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功能复合型宫室。

[关键词]清代,懋勤殿,功能,秋谳勾到仪式,值臣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57—6241(2009)14—0035—06

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这一空间高度集中地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往对清代宫殿的研究或专注于历史沿革,或致力于对其原貌的复原,涉及宫室营建、建筑格局、内部陈设、装饰等方面,甚或仅将其视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限于视角,以往研究较少注意宫室中的日常活动及与活动相应的宫室功能,更没有尝试通过分析宫室功能取得对一个宫室性质的认识。本文则希望以懋勤殿为例,通过研究其功能及其功能的复合,以小见大,揭示清代宫殿自身的特点及性质。

懋勤殿建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秋,为乾清宫西庑小殿,藏以书史。由明礼部尚书夏言纂拟殿额,“懋勤”乃取“懋学勤政”之意。由于史书记载缺略,明代除贮藏书史外,仅可知有三事发生于此处,且均在天启时。其一,“天启时,上设地炕于懋勤殿”;其二,在懋勤殿演出戏剧,《全史宫词》有云:“鼓乐喧阗响遏云,懋勤殿里戏初陈”,且天启“好武戏,于懋勤殿升座,多点岳武穆戏文”;其三,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六日,“熹庙(天启)崩于懋勤殿”。

清代“禁中宫殿门名,大概仍明之旧”,懋勤殿便为一例。清代“取懋文勤武之义,故以贮典籍文房”。名称含义有所变化,但基本贮藏功能与明代相同,不过,此外又增添了其他功能,形成—个具有复合功能的空间。本文拟以其中活动的不同主体为标准对其功能进行分类,逐一展开考述。

一、作为贮藏空间的懋勤殿及其宦官职掌

懋勤殿在明代建成初之功能即为贮藏,主要“藏书史”,清代则“凡图史翰墨之具皆贮焉”。除书籍之外,还贮藏有书画、文房四事以及赏赐记录等。

1.收贮图书及其使用

懋勤殿藏有丰富的图书,据《懋勤殿书目》记载可知,其藏书包括御制与钦定之书、正史、本朝政书、著名文集、儒家经典及其注释、古代资政经典著作,共约600部。

且有书陆续藏入懋勤殿,以备观览。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禹贡指南》《春秋繁露》《书录解题》《蛮书》《鹃冠子》五书排印完竣,交懋勤殿贮藏;《满洲祭祀》一书译为汉语后,缮写二分,其一送懋勤殿陈设;励宗万以序石经校勘蒋衡所书十三经,记其异同,书成一册,“庋之懋勤殿书阁上;陈琮所辑《永定河志》恭录历年皇上亲临指示谕旨,交于懋勤殿藏贮;和砷集翰林之能文者数人(成《提要举正》一书,缮写三本,—存懋勤殿。

懋勤殿藏书均无副本,其目的不是为了纯粹收藏,而是以备参阅使用。如沈初充讲官于中和殿侍班,上曰:“‘未为滋味出何书?”即随入乾清门,至懋勤殿,检《晋书》,夹签呈进。其图书使用情况可见一斑。

此外,皇帝外出也有“懋勤殿书车”随行,在皇帝驻跸大营“南门外安设懋勤殿书车”,以供皇帝阅读之需。此为懋勤殿藏书功能之拓展。

2.收藏书画、法帖和玺印

清代懋勤殿中收贮了大量书画作品和法帖,按其种类和不同装帧形制统计如下:

以懋勤殿命名之法帖有两部,一部为刻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钦定懋勤殿法帖》,全帖分二十六卷,以《淳化阁帖》为基础,进行增删编次,其中既收录了历代法帖,又有清朝皇帝及大臣的作品;一为刻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御书懋勤殿法帖》,共八卷,其中收录顺治、康熙二帝的墨迹。

此间还藏有皇帝书画鉴赏所用之玺印。乾隆“御用铜、玉、冻石印章皆贮懋勤殿,有《宝薮》一册。每遇御笔书画发下用宝,诸臣择印章字句合用者”;嘉庆间亦有《宝薮》一册,所载小玺多至九百余疗,贮懋勤殿,余或分置他处。

3.文房四事的贮藏及宦官的相关职掌

乾隆皇帝有诗云:“懋勤笔砚例恒随”“凡文房四事,由各处呈进备用。颁赐各件,皆存懋勤殿库”。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时,“懋勤殿所存各色笔有二万余枝”,为地方所呈进之方物。

墨之属则三希堂、墨妙轩,皆御制精选。他如光被四表、太平雨露、宝翰凝香,皆经进常用者。而回氐旧制,品重墨神,亦经仿造珍弆。

纸之属如宫廷贴用金云龙朱红福字绢笺、云龙朱红大小对笺,皆遵内颁式样尺度,制办呈进。其它则有五彩盈丈大绢笺、各色花绢笺、蜡笺、金花笺、梅花玉版笺、新宣纸。旧纸则有侧理、金粟、明仁殿、宣德诏勅。仿古则有澄心堂、明仁殿、侧理纸、藏经纸、宣德描金笺。外国所贡,高丽则有洒金笺、金龙笺、镜光笺、苔笺、咨文笺、竹青纸、各色大小纸;琉球则有雪纸、头号奉书纸、二号奉书纸、旧纸。西洋则有金边纸、云母纸、漏花笺,各色笺纸。又回部各色纸,大理各色纸,此皆懋勤殿庋藏中之别为一类者。

此外,懋勤殿库贮新旧砚不下千余方。

由此,懋勤殿之宦官也派生出了相应的职掌。懋勤殿兼本房太监数额、职掌如下:

七品首领一,执守侍。八品首领一,侍监。太监十。专司承值御笔并收掌文房书籍、登载内起居注及御前坐更等事。

因此间贮藏文房用具,其职能也相应有所拓展。在各种仪式中涉及文房器用者,均由懋勤殿太监负责。紫光阁武试仪,“懋勤殿太监陈列朱笔暖砚于案”;每岁十二月初一日,赏赐福字仪,“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龙笺、大笔、墨海于重华宫祗候,皇帝以‘赐福苍生笔书‘福字十余幅贴各宫”;秋谳勾到仪,“懋勤殿太监设宝座,案东向,陈笔砚文具”;恭遇每岁新正,特召内廷大学士、翰林于重华宫茶宴联句,“宫殿监豫请所司具茶果,承应宴戏,懋勤殿首领太监等具笔墨纸砚”。

4.收贮档案及其他

懋勤殿亦贮藏相关档案材料。

第一,赏赐档案:

康熙十六年五月初九日,上谕总首领太监:以后宫内各处有上传将本处所管物件动用。赐给某人,其经管之人必随手登记本处底簿,务将受赐人之姓名逐一开写清楚,仍将物件另誊写一纸,移送懋勤殿,不得有误。

乾隆皇帝御制书画颁赐内外大小臣工者,“懋勤殿经手人照颁赐年月日一一编号籍记”。乾隆三十年(1765年)八月查慎行在塞外直庐曾见之,“时已不下三万号矣”。

第二,其他:

收贮《时宪书》:“每岁十月朔,钦天监恭进时宪书……由乾清门中门进至御前,候皇帝御览毕,交懋勤殿首领太监收贮”。

收贮每年换下之春帖子词:“每岁立春之前,南书房翰林等恭进春帖子词……交懋勤殿首领太监恭呈御览后,陈设乾清宫西暖阁温室内案上。将旧岁春帖子词换出收贮懋勤殿”。

二、懋勤殿作为皇帝活动的空间

懋勤殿不仅是一个贮藏空间,这一空间中也具有皇帝和值臣两个主体的活动。两者的活动构成了这一空间功能特性的体现。就皇帝的活动而言,主要有召对、日讲、秋谳勾到三种。

1.召对

清代,皇帝召见臣下分为两种,一为“引见”,中下级的地方文武官员、进士举人上任、调动新职,都要由他的主管部门长官带领面见皇帝,聆听训示,然后赴任;一为“召见”,为地方高级官员的布政使(藩司)、按察使(臬司)的履新,则应请求皇帝给予当面指示的机会,皇帝同意了,则进京面君。

而从对文献的研究中可知,还有一种皇帝与臣工的见面形式,即皇帝对文臣、学士的会见,在康熙朝懋勤殿便是这种会见的主要空间。从文献中统计出康熙在懋勤殿接见大臣共计14次,人数不一,有个体,也有群体。

从表中可见,被召见者主要是文学之士,内容以赋诗、赏赐、与日讲相关内容以及对学士的训喻为主,与外朝政事相关者只有于成龙一例。而在康熙之后,懋勤殿的这种召见文臣的功能在记载中便几乎绝迹,与“康熙时,九卿、科道或在乾清门召对,或在懋勤殿召对”的记载在某一定程度上相印证,不过所召见之人并非仅限“九卿科道”,而主要为“学士翰林”。

2.日讲

日讲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自我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清代,康熙时经筵日讲已全面展开。白新良先生根据《康熙起居注》统计,康熙十一年至康熙十九年日讲地点在弘德殿,其中康熙十九年有一部分时间在懋勤殿,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在乾清宫。懋勤殿在康熙十九年只是一个临时过渡的日讲地点。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帝谓学士:“欲得文学之臣,朝夕置左右,惟职经史讲诵”,“举编修桐城张英,召入对,上心识之”,“遂有内廷供奉之命”。张英作为内廷供奉之臣,虽参与到日讲当中,但因其与康熙帝接触机会更多,便有了“御乾清门听政后,则召至懋勤殿,辰巳前讲经书,午后读史,咨询对扬辩论之语详于南书房记注,自丁巳(1677年)冬,迄壬戌(1682年)春,未尝一日少闲”。由此可见,在懋勤殿中一直有非正式的日讲存在。

此外,康熙曾特召张英至懋勤殿,“上讲中庸及太极西铭之学,并命臣英敷陈经书大义”。除讲经义,康熙也曾召崔蔚林“入懋勤殿,命讲格致之义”。

3.秋谳勾到

清制,每年的秋审斩犯,均需奏请皇帝勾到。秋谳勾到仪式的地点有多处,总体来说:“宫内在懋勤殿。圆明园在洞明堂。香山在勤政殿后,致远斋之东,正直和平楼下。避暑山庄在依清旷。”“盛京则御迪光殿”。此外,在出行途中的行殿也有多次举行勾到仪式。统计乾嘉两代在不同地点的勾到情况如下:

由统计可知,懋勤殿是勾到的主要地点。皇帝勾到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在懋勤殿举行的勾决的礼仪最为规范。勾到当天黎明,内阁大学士、学士、刑部尚书、侍郎、记注翰林等官员俱集乾清门外。懋勤殿太监设宝座,案东向,陈设笔砚文具,红本处官员陈设黄册。在御案前再设矮案两件,一在御案前,一在御案右,其上设朱笔、朱砚。已刻(9至11点),皇帝御懋勤殿,换素服后升座。大学士等由乾清门而入。记注官四人从左阶升入殿门,面南而立。内阁学士一人捧名单匣,大学士授覆奏本匣,与刑部尚书等由阶右升入殿门。捧黄册匣学士入殿中,诣前案面西而跪。皇帝命大学士一人执笔。大学士承旨后开启黄册匣,展覆奏本于案。内阁学士启匣,依次举名奏请皇帝展阅黄册,详酌宥否。其予勾者,大学士举朱笔加勾。既毕,内阁学士敛名折于匣,大学士捧勾决覆奏本匣,众人皆退。皇帝还便殿。勾到仪式乃成。

三、懋勤殿作为值臣活动的空间

懋勤殿最初只是康熙皇帝读书之所,“臣工无得入者”;后“南书房诸臣向俟传旨直懋勤殿,乃入;今则总以懋勤殿为办事之所矣”。由此可见,懋勤殿值侍情况的大体演变。

入值懋勤殿的情况无专门记载,除参与编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入值懋勤殿者,现将从史料中梳理出的人员统计如下:

懋勤殿值臣之活动:(1)为椒屏岁轴拟吉语标题。每岁十二月,造办处制椒屏四,懋勤殿翰林各拟吉语标题,恭颂于左方,并豫拟岁轴十联,交画院恭绘。再由懋勤殿首领太监进呈御览后,交养心殿等处悬贴。(2)编书。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皆在懋勤殿中。(3)鉴定书画。在编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的过程中对清官所藏书画进行重新整理,“出秘藏古书画于懋勤殿,命翰林等评定甄别”。此外,平时,懋勤殿翰林也进行书画鉴定活动,如阎立本画孔子弟子像,旧皆题为将相图,“乾隆五十二年经懋勤殿翰林订为孔子弟子图;旧题晋顾恺之殷辂图,经懋勤殿翰林校,改为南宋卤簿玉辂图。(4)写经。乾隆三十二年,“简词臣入懋勤殿写金字经,为慈宁皇太后祝嘏”,其中便有董诰。嘉庆十九年、二十年又有仿效乾隆丁亥年(1767年)懋勤殿写经故事。

懋勤殿值臣之特点:

第一,内廷文学侍从。文学之士供奉内廷,在清代由顺治十年(1653年)“命内院大学士、学士于太和门更番入直”肇始。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月廿日,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随即张英、高士奇入值南书房。所选人值之人皆有经史文学、书法、绘画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才能。懋勤殿值臣也是如此,以供奉内廷文苑、丹青。与南书房相比,懋勤殿值臣文化活动的性质更加单纯,而且主要侧重书画方面。

第二,懋勤殿值臣须人举荐,不需翰林出身。英和《恩福堂笔记》载:“懋勤殿行走者不论科甲与否,由大臣举荐入直”,与《天咫偶闻》懋勤殿“入值者皆南书房翰林官也”有所抵牾。参看孙铨“乾隆庚子举人,官山东知县,少工书法,初至京,馆钱湘龄阁学所,成亲王见其字,极赏之,欲荐值懋勤殿,不果”,可知非翰林有资格被直接推举入值懋勤殿,而无科甲之身份入值者尚未发现。关于举荐确有记载:“乾隆丁亥十一月,上命内廷诸臣举翰林数人以进,刘文正公、于文襄公、裘文达公、王文庄公联名奏今大司空彭云湄、宫保曹竹虚两前辈、大司农董蔗林同年与余四人。翌日命入直懋勤殿。”但并非每次有入值之人皆须荐举,也有由皇帝直接指派者。

第三,懋勤殿值臣具有长期和临时两种。长期者“虽不隶于各部院衙门,亦均属经制之员”,且节赏、年赏均有定例。而临时者,为某件具体事务而入值懋勤殿,其身份为兼职,“俟办理完竣后,仍回本衙门供职”,如乾嘉两朝编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初续三编均抽派大臣人值懋勤殿,书成之后均回原处。

四、余论:懋勤殿的性质

懋勤殿除以上三方面主要功能外,还是皇子读书的场所。圣祖仁皇帝冲龄曾读书于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陈梦雷奉特旨入懋勤殿侍皇三子诚郡王读书。乾隆皇帝幼年也曾就读于懋勤殿,其有诗涉及此事:“皇考选朝臣,授业我兄弟。四人胥宿儒,徐朱及张嵇。设席懋勤殿,命行拜师礼”。

从细碎的史料中梳理出清代前期懋勤殿功能的大致轮廓,为进一步探讨懋勤殿这一功能空间的性质和深化对皇宫中具体宫殿的重新认识提供了基础。宫室的空间无疑是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有单一功能的宫室空间,如钦安殿、天穹宝殿等宗教功能的空间;也有复合功能的空间,便如懋勤殿。在这一空间中活动的主体有皇帝、值臣和太监,因其不同身份,其从事活动有所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活动在这一空间里互相关联。懋勤殿在明代兴建之初的目的为贮藏书史,到清代贮藏的范围又有所扩大,包括图书、书画、法帖、玺印、文房四事等,此间贮藏之物均与文化活动息息相关。皇帝在此召对文学侍从,赋诗、作画或与之讨论经义、书法等。从中可以看出皇帝在此活动,包括日讲,均与政治并无过多关系,而基本与文化关系密切。懋勤殿值臣编书、写经、鉴定书画、拟写吉语标题,也均是围绕文化展开的活动。由此可见,懋勤殿功能的派生、复合有共同的指向——文化。

在懋勤殿众多功能之中,最与众不同的是它作为秋谳勾到仪式的地点。这一点与其他功能并无关联,也没有体现出它的文化特性,而是由于它在地理位置上的意义所导致这一礼制性功能的产生。刑者,阴事也,根据五行类象,与秋季对应,故有秋谳之事,而其对应的方位则为西方,懋勤殿“缘殿为乾清宫,西厢东向,义有取也”。而此项在构成懋勤殿性质判定上并不具有决定意义。

一个宫殿的特性来自其功能的融合,而其功能的衍生又基本因循其宫殿的特性,懋勤殿便是如此。综上所述,懋勤殿是一个以为文化为核心的功能复合型宫室空间。

[责任编辑:侯林莉]

猜你喜欢

清代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