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政务促陕西师大办公步正轨

2009-03-10薛滨瑞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1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办公行政

薛滨瑞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中,高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教育电子政务公文与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是整个教育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本文从教育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发展出发,分析了高校教育行政办公推行电子政务的必要性,探讨了教育电子政务公文与信息交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高校电子政务电子校务EDOAS金教工程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1-0009-02

一、教育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现状

电子政务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以向网络迁移的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为基本内容的政务变革。教育电子政务是国家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育电子政务基础网络、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统计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网上招生录取与调剂系统、办公与信息交换系统等。它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高校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高效、协调、规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

教育电子政务作为电子政务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而且教育电子政务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教育部门服务职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部机关的办公信息网已经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高等学校的办公业务网络进行联网信息交换;教育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这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高教育行政质量和效率、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以及促进社会对教育的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教育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实施,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金教工程)的立项建设,以应用为目标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

我校于2006年采用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开发的“教育行政办公系统(EDOAS)”,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和试用,2007年1月1日正式启用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在全校62个机关和18个教学单位推广使用。经过一年多来的运行,通过教育行政办公系统收发处理公文921件,各种信息报送76件,其他事务342件。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资源,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行政办公人员的一致好评。2008年8月,我校完成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与学校数据中心的整合,实现了人员的统一管理、单点登录。该整合提高了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网络办公的优势和效率也日益凸显。

二、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管理

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推广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与业务紧密联系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系统工作;不仅仅在技术层面,更需要在行政业务的层面加强领导、协调。陕西师范大学的校领导对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给予了高度重视。2006年开始,学校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对教育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协调和规划。由学校办公室负责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推广工作,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调试、升级和技术培训,并确定了各机关单位和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员和公文信息管理员。这样从上而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教育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克服了在建设中面临的各种困难,解决人、财、物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2.建立电子政务技术队伍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教育电子政务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人员电子政务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水平,是全面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和保障。网络信息中心协助学校办公室通过网络课件、本地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其中共培训620多人次,绝大多数的校级领导与处级领导都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模拟处理公文等形式加强各个部门对行政办公系统的应用能力,对于个别部门进行专门强化培训,从而提高教育电子政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这样的培训,学校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相对稳定和专业的电子政务管理队伍,为教育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为保证教育行政办公系统能够规范、有序发展,明确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修订了公文处理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单位予以通报,保证我校的教育行政办公系统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对公文信息管理员进行工作座谈,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按时开机不少于两次(上午九点,下午四点半),接收学校发布的有关信息,并将有关信息内容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教育行政办公流程再造

教育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学校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跨学院的网络化协同办公,以及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学校公共服务电子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教育行政办公流程再造是教育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

教育行政办公流程再造坚持“以为学校公共服务和科学决策为出发点、以流程为中心、注重节约成本和提高办公效率”的基本思想,对原来公文流转中的分割封闭运行、交叉重复审批以及破碎凌乱的流程进行整合,多余的、重叠的流程被取消或合并。流程再造后学校的公文流转统一归学校办公室处理,公文从起草到分发时间比原来缩短近三分之二,协调和决策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4.建立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教育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按照有关管理要求,制订和完善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交全保密措施,如安装防火墙、过滤电子邮件等;落实责任制;建立数据灾难备份系统,确保在数据灾难等突发情况下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可靠运行。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时,要将安全保密技术的应用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一并考虑。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通过统一的认证方法来确认用户身份,并通过密码授权、U-

KEY授权等形式来实现访问控制。

三、教育行政办公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发展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法规

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实践经验表明,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一些安全问题。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学校在实施电子政务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推行强有力的安全规范,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尽快建立PKI/CA体系。

2.存在“信息孤岛”

现在电子政务系统只是在网络上完成了公文的流转、下发,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部门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自为政,导致了单个的信息孤岛,造成信息交流比较困难。公文下发后公文信息管理员还要再将文件“搬”到各单位自己的信息平台中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再发送给相关人员,得到的条目很多,有用的信息很少。由于信息标准化程度不够,信息交换困难、应用水平不高,而且各处室之间仍无法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存在着数据重复录入等现象,制约了学校整体管理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统一规划、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权威数据库的建立和系统的整合,逐步实现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教育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教育系统的办公自动化,全面提高高校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电子化水平。?筅

参考文献:

[1]谭建武.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子政务网,2006.

[2]冯英健.中国教育电子政务研究报告.http://www. marketingman.net,2002-5-15.

[3]王长全.高校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3).

[4]程艺.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效能,加快安徽省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步伐[J].教育信息化,2006(9).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www.moe.gov.cn/stat/ 2003-3-28.

[6]郑树山.战略重点,加速教育电子政务建设[N].光明日报,2006-6-21.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办公行政
行政学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