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后记

2009-03-10

文学评论 2009年1期
关键词:古人学术道德

周而复始,循行不殆,2009年终于在全世界一片困惑但又殷切的期待中,在全人类普遍的对和平、安乐、繁荣、富裕的祝愿或祈祷中悄悄来临了。世界经济的航船仍在“海啸”的波涛汹涌中颠簸,构筑人类文明的学术文化也在艰难地、坚韧地摸索前行。在我国,在这里,人文学术研究从某种价值尺度上来说与设计救市的金融财经措施功德相埒—一我们的学术体制与人文体气也大病缠身——道术考量的智慧、悲悯与责任心理攸同。我们正需要一种昂然挺出、欣然承受的气概,“谁能烹鱼,溉之釜罱”。在这一片等待文化英雄、期盼学术大师的滚滚红尘中,有志于做出大学问、在学术文化上发生一点“救市”或者说“立心”的功勋的肩荷大任者应该有所振发,有所惊起,有所作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危机与困局毕竟是一时的、难以持久的,虚饰的蜗角蝇头声誉,错位的黄钟瓦釜认定也很快会被解构,被扬弃,泡沫终将挤去,渣滓终将淘汰,“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真正学术文化的英雄主角终将被历史邀请留下。“天之历数在尔躬”,我们能不热血沸腾?能不跃跃欲试?——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亟待拯救的世界,无论是金融还是学术。

我们的文学学术当然也在寻求变化,寻求更新,寻求与自己内心识度调谐呼应的先进理念与知识体系。同时,我们又须保存传统,积储遗产,我们渴求某种“不变”,以祈求内心的哲学虚静,在后现代文化甚嚣尘上时端立着自己的金身,头顶永恒的星空。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可见“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是主客通假的,“反复终始,不知端倪”。我们要在“变”中发现新世界,创获新自由;我们又要在“不变”中守住恒心,砥砺风骨,融铸已知与未知,锻炼“鱼目”并“龙文”。这边是“繁丝急管一时新”,那边是“古木苍山闭宫殿”。我想我们的选择大抵如此,我们祈愿我们手眼互通。

本期我们重点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文学的道德价值》(高楠),它给了我们有关文学、道德与价值观的三层启示:一,注重“道德规范的行为化”,文学本来任务是平面地对生活本来样子的“创作”与“接受”,但在道德行为化中却获得了超越生活的道德展示与引导意义;二,道德观念形态拒绝道德具体性,它必须经由道德经验才能转化为行为具体,而文学正是道德的经验行为化的自由活动;三,文学以其对生存整体性的形象坚持,对抗生存割裂、片面、抽象及碎片化,实现更高层次的道德功能。第二篇是《晚周观念具象述论》(饶龙隼),这是一篇展示中国古人(晚周人)认识世界、感知美、创设判断力与价值文明理知历程的思考成果,不仅学术覆盖有厚度,而且认知逻辑有深度。这样的文章,我们当然不肯轻率懵懂地遗漏掉,这正是我们期盼的“大炉”、“大冶”的大产品。此外,本期专题文章《诤陛主体·身体主体·消费主体》(仇敏),学理凝重,才气斐然,也很值得一读。

钟声已经敲响,新的一年的初始启人无尽的遐想,也给人无尽的动力。古人说:“慎其终,唯其始。”我们无疑需要一个郑重的开局,正因为我们敬畏明天,我们必须勤劳今天。古人腊月凿井,以储夏冰,故有“腊月深井汗如雨”之句,或正是我们此刻的写照。

猜你喜欢

古人学术道德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古人的过年诗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