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更需要尊重

2009-03-10向光琼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瓦房小东爷爷

向光琼

生命是平等的,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这样简单的一个道理,谁又真正能做到呢?我也一样。或许,这会是我教师生涯中一个无法消弥的痛。由于我的片面,差点扼杀掉了孩子那微弱的自尊。一向自以为尽职尽责的我,居然如此忽略一个生命体,连我自己都没法原谅自己的过错。

小东,是我曾经的一个学生,模样长得虎头虎脑的,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却整天郁郁寡欢,缺乏同龄孩子应有的机灵和顽皮。

仔细调查了孩子的家庭生活,原来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现在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由于两位老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在教育引导孩子方面往往有心无力,大多局限于让小东吃饱穿暖之类生活的关怀,无法尽到对小东的教育责任,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过问。现在孩子的手、脸、脖子经常不洗,衣服也常是脏兮兮的。特别是在每周一的个人卫生检查时,他总是红着脸,低着头。说实话,我很同情他。起初,我从没批评过他,而是经常诚心地告诉他要怎么做,但没见起色,后来,便缺少了当初的耐心和关心,对待他的便是狠狠的批评。

渐渐地,在二年级的时候,小东更少说话了。在语文课上,他总是茫然地坐在那儿,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与年龄很不相称的空洞,字不会认、不会写,课文读不通,不说话,并且经常不做作业。令人头疼的是,在二年级下期,才上两个星期的课,他的语文书便弄丢了,怎么办?这可是第一次才使用的新教材,根本买不到、借不到。权宜之下,我便把自己的课本交到他手上,自己和同年级的老师共用课本。我以为,我这样对他,他也许会感动,也许会喜欢语文,会努力学习。可不知为什么,他还是我行我素,说心里话,对这样一个孩子,我很失望,觉得真是无能为力了。我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要怪就只怪他自己不争气。

没想到,期末发生的一件事,令我的理由变得那么苍白无力。学校对美术老师的考核决定在我班进行,当时绘画的主题是“我那可爱的故乡”。孩子们兴趣盎然,精心绘画。作品收上来,我随意翻了一下,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虽然手笔生硬,但内容是那样丰富:在一座青瓦房后面的空地上,两个孩子正在快乐地奔跑,各自手中牵着一个飞得高高的风筝;瓦房旁边,是一排高大的果树,其中一棵树上搭着一架木梯,一个带草帽的人正在往树下竹篮里扔果子;瓦房前面是一池清水,几个孩子在池边专心垂钓,远处是一艘木船,船上,一个人正在撒网……再加上蓝天白云,真是太美了!想象太丰富了!这是谁的画呢?我觉得很好奇,便根据考号查看学生姓名。天哪,竟是那个几乎被我遗弃的孩子——小东!我当时有股说不出的惊讶。我激动地拿着图画,走到小东面前,温和地说:“小东,你能为老师介绍你的画吗?”小东兴奋地点点头,说:“这是我的家!”眼睛和语句中充满了自豪。“看,我和弟弟在草地上放风筝,我们在比谁飞得高,爷爷在树上摘柿子,柿子好多好多,好像灯笼,邻居的孩子们在池边钓鱼……”听着小东绘声绘色地介绍,我惊呆了,这难道就是那个不会说、不会写,沉默寡言的孩子?

事后,我又仔细翻看了那些平时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的作品,这一次,又让我惊呆了。这些孩子的作品内容竟然相差不大,表现方法也略微相似。难道,是自己错了?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这是一个多大的讽刺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是也经常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吗?这种“千人一面”的教育,对后进生又是多么不公平。现在学校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年级越高,孩子们就越不爱举手,不爱表现自己。究其原因,原来他们是怕自己的答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遭到来自同学、老师的鄙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辛酸的教育啊!可我们老师却在一味埋怨学生笨,一窍不通。是啊,孩子们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我们在“逼迫”他们学习的时候,从没尊重他们的意愿,从没考虑过他们愿不愿学、喜不喜欢学。虽然,那种“逼迫”是无心的,可带给孩子们的却是永久的伤害,那也是一种过错。爱,有时更需尊重!

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对待这个极少被关注的孩子,可是这个机会现在却没有了。在这学期开学时,小东的爷爷来到学校,要为小东办理转学,看着老人那失望的眼神,我心里有种难言的痛。

小东,你现在在远方还好吗?老师只能在遥远的地方对你说“对不起”,同时衷心祝福你能遇到一个真正爱你的好老师!

猜你喜欢

瓦房小东爷爷
浅谈瓦房彝族山歌传承和发展
甘南牧民聚落房屋研究
洗澡
须弥山石窟旁的瓦房城
妈妈的爱
冬爷爷
站着吃
江西余干县“瓦房”强拆调查
为啥总挨骂
爷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