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智健的三大错误等

2009-03-09

中国经贸聚焦 2009年5期
关键词:普及人权政府

荣智健的三大错误

据《东方早报》报道,4月8日,中信泰富董事长荣智健在香港宣布辞职。众多媒体的报道基调全是四个字——“荣家谢幕”,在惋惜之余,更多却似乎是幸灾乐祸。一向光环缠身的荣氏家族,在危机降临之际竟得如此公众观感,实在出人意料。

评论:荣氏于中信功不可没,但中信却始终是家官商,尽管荣智健据有相当股权。其错误之一是,没有择机让荣家资本独立;荣智健的错误之二是对官商生存之道思考不深。中信自创办到壮大,多有政策背景扶持。以官商而行奢侈做派与强悍商业运作,罔修公共关系,这是其重大疏忽;错误之三则是后继乏人,这势必将成这个百年商业家族的“阿喀琉斯之踵”。

普及12年义务教育不差钱

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3月31日表示,12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不符合中国目前国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不等于普及12年义务教育,目前国家尚没有这个财力。此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表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对教育实施水平的目标定得过高。

评论:以长期低于4%、位居全球倒数行列的教育投入GDP占比而言,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确可能勉为其难。不过,考虑到全国财政屡创新高、政府在行政开支上极尽慷慨,要达成这一愿景其实不差钱,关键还在意识和决心。新疆自治区去年表示,和田等三贫困地州将率先实行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新疆基本普及12年义务教育,即是很好的范例。

任免理由“解密”落实知情权

据新华网报道,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案草案。这是议事规则实行20多年来首次进行修改。此次,修正案草案规定为:“任免案应当附有拟任免人选的基本情况和任免理由;必要时,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

评论:官员人事任免原因,本非“天机不可泄漏”,信息越是透明,公众知情权得到满足,政府的公信力才不至于受到影响。全国人大此番修正议事规则,不但要求在任命案中说明原因,免职程序也有情况说明,且必要时有关官员到会接受质询。渐趋完整的任免程序,既是政府履行政务信息公开的义务,也是对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的落实。

孙东东言论折射司法之困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孙东东4月6日通过中新网发表致歉声明,就其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表示遗憾。此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说,“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

评论:上访路漫漫,不是谁愿意去上访,而是无从选择。中国不独立的司法和人治大过法治,逼迫着众多访民去寻找渺茫的希望。如果按照孙东东的逻辑,老上访都是精神病,那么,能否说正是这种制度之困让正常人变成了精神病人?是否这样一个效率低下、后果可怕的信访条例,也该像当年的收容遣送条例一样被废止,而代之以应有的司法体制改革?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据《中国青年报》4月8日报道,2008年5月,河南灵宝市政府违法“租”用了大王镇农地28平方公里,约3万余农民将失去土地。身在上海的青年王帅多次举报无果后于今年2月12日网上发帖,因言获罪,3月6日灵宝市网警以涉嫌“诽谤”跨省到沪将其抓捕。

评论:诽谤对象是自然人,并不包括任何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即便是失实的批评,也不能以诽谤来治罪,面对批评和质疑,政府却有解释、说明、澄清的义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公民正当的监督行为缺乏应有的宽容,动辄以抓捕、关押等进行报复,显示出失范的权力的霸道与蛮横,最终受到伤害的必将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人权计划贵在行动

据新华社报道,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评论:作为人类普世文明价值,人权在中国的保障现实依旧严峻。此次中国发布人权行动计划,公开作出具体承诺,列出具体时间表,相比以往搪塞外界批评的做法,是个明显进步。当然,计划能否成为现实关键还在行动,没有行动的权利只能是纸上的权利,没有行动的计划只能是一张废纸。

10%利润分红怎担“国有”之名

据中新网4月16日报道,中国工商银行、中石油、中国移动三大央企利润过千亿,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业绩闪亮却一直未见上缴利润数额。国资委发布政策,结束国企13年不缴红利时代,但上缴比例最高却只有10%。

评论:在遭受垄断国企盘剥的同时,作为事实上的出资人,普通民众无从知晓国企利润的上缴比例如何确定、征求过谁的意见、有何法律依据。“谁投资,谁受益”,而全体国民却只能享有最高10%的利润,且这种“享有”还只是理论上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利润分红怎能担得起“国有”之名?90%的利润归国企所有,并实际由少数人支配,这样的企业还算是“国企”吗?

保增长需要激活民间投资

据《南方日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4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尽快修订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措施。

评论:正如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言,“政府扔钱造成的复苏不是真正的复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投资“单兵突进”的局限性已经暴露,没有民间投资跟进的政府投资,在效率上也会打折扣。因此,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如何利用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激活民间投资,这对经济刺激方案作用的发挥和保增长十分关键。

猜你喜欢

普及人权政府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论社会组织的人权价值
论人权的三个化身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