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个隘口

2009-03-06张爱平

辽河 2009年1期
关键词:炮火溶洞对面

张爱平

炮火下的那12个隘口

老海自从离开南疆,总有再回去看看的梦想,这次去桂林旅游,他也总是情不自禁地眺望远方。在游览银子洞熔岩时,他看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万里长城,他专注地看着那一个个排列的隘口时,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他立刻激动不已,他知道,会吹这特殊口哨的就12个人。

老海看不清是谁,但他断定是那些和他在硝烟中滚打过的人,他故意把相机调到自动档,闪光灯一亮之后,他看到了那空着的袖管,老海立刻吹出了“3”信号(向我靠拢),戏剧般的一幕开始了,那个独臂人像触电般的顺着口哨方向扑来,尽管岩洞光线很暗,凭着那特殊的暗号,他准确的辨认并抱着老海,四行热泪如泉般交织在一起。

他叫韦九,南方那场战事他才19岁,当兵才一年就被组合到老海那个小分队。他是僮族后生,当兵注定是他能走出大山的通道。一个炎热的下午,老海和其他6人换哨躲进掩体休息,就是这个小韦,他竟然鼓动和他一般大的几个愣头青,用石头和红土,在坑道前垒起了12个酷似隘口的“长城”,并把每个哨位都编成名:山海关、张家口一直到嘉峪关。没想到他们的作品尚未完工,就被对面山头师观察哨发觉,各级首长被师长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不光暴露了表面阵地,同时等于给敌人炮火提供了目标指示。当连部通信员把老海叫醒时,老海一看那土石工程,差点没背过气去。老海知道,对面的炮火从来不讲情面、不分时机、不留空隙。他一边安排战友每个隘口放一顶钢盔,并把备用的电台天线故意的插在那里,从架势上看,这里最少是连级指挥所或隐蔽部。老海用他的睿智告诉敌人:我们这里没人。真是天遂人愿,当天敌人的炮火把其他各个表面阵地轰炸了个遍,就是这个8号阵地没落一发炮弹。晚上,连长打来电话,严厉批评老海管理不严和韦九严重违反战地隐蔽规定,并要求连夜毁掉这部“佳作”,所有8号阵地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没想到韦九竟然要将错就错,他向老海建议,何不乘机偷袭一下对面的敌人,因为敌人肯定以为8号阵地我军没有设伏。老海开心地为韦九的建议一笑后,立刻找来三个小组长来开会。那天半夜,这12个“夜游神”,全部轻装,每人长短枪加四个基数子弹,手榴弹是能拿多少拿多少,他们关闭了电台,架空了电话,先斩后奏行动开始了。老海用口号规定了单兵动作,每一个人假装成一个班,三人偷袭一个点,遇弱全歼,遇强袭扰。他们4个组行动后,把整个敌方1022山头全打乱了套。敌人不明白,没有炮火急袭的多点进攻规模到底有多大,从武器使用听来不像大部队,但从各方向打击力度又不像侦察兵。在一片混乱中,他们这12个人从8号区域一直杀到14号区域,敌人除了撤退就是莫名其妙地死在屯兵洞里。老海他们过足了偷袭瘾,竟然原路返回到8号阵地。那一夜,不光敌人糊涂了,我们营、团首长也糊涂了,只有连长郭大海明白,8号阵地通信不通,这帮家伙一定是杀出去了。

事后从战俘口中得知:开始,“聪明”的敌人真的把那里当作故弄玄虚的无人区,所有炮弹也舍不得给这里一发,半夜里稀里糊涂的死伤30多人也没想到是这里的人干的,后来他们认为中国军人再傻也不可能继续藏在那里了。

后来的事大家可想而知,虽然当时没给处分,但战事很快也就结束了,他们这12个人中,4号、7号和老海都退了伍,韦九在后来的战斗中丢了胳膊,2、3、8号永远留在那片土地上了,11号小河南踩上地雷也失去了生命,其余4人中,一个后来当了团长,两个当上了营长,一个当上了连长。韦九告诉老海:当年他当“万喜良”筑长城的地方,在勘界后竖起了界碑,但守备二团的团长就是9号,他让部下真的用水泥修起了一段12个隘口178米的“长城”,做梦没想到的是,对面的朋友竟然也垒起来差不多大小的“城墙”,不知道对方是在反思什么。

韦九告诉老海,他每年都去看看那些战士,每年都去祭祀那几位战友,每年都来这溶洞看看这大自然造就的“万里长城”。溶洞外,老海看到当年的小韦已满头白发,但精神状态仍是军人做派,他邀请韦九:啥时候来北方,一定陪他看老龙头,登喜峰口,爬八达岭。韦九神情凝重地说:看看那些战士,看看溶洞里的长城,一座钢铁长城就镌刻在心里了。

猜你喜欢

炮火溶洞对面
废墟中的希望
出发吧,去溶洞
地下溶洞大营救
地下的世界 秘境溶洞
不要在车前乱跑
大声
五名英军士兵 阿富汗身亡
长鼻子舰炮打赢翻身仗
本 期 导 读
各坐在哪一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