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方法

2009-02-25李爱群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李爱群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使用的方法。提问,可以用来检查学生学过的知识;也可以用来“温故知新”,引出新的课题;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老师要掌握好提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提问的好习惯。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提问的好习惯谈几点看法。

一、要启发诱导得法,使学生容易发现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等高线图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自己读图,并向学生提问:“你读懂了哪些,哪些是你要问的?”这时候有的同学会问“等高线有些地方密,有些地方疏是什么原因?”“怎样理解等高线周围的数字的含义?”当学生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时候,他们就成功了一半,这种经过思索而获得的知识会更牢固、更扎实。所以说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师适时地启发诱导是培养学生提问的有效方法。

二、要保护学生独立见解,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当教师非常投入地讲解时,学生有时会在下面冷不丁地冒出一个“为什么”,这些问题甚至会与教师想启发学生得出结论的问题完全相反,但是教师不应置之不理,而应该感到惊喜,因为这是学生在思考、在学习的结果。教师应热情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其独到的见解给予诚恳的表扬。否则,学生的这种大胆提问精神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消失。因为独立见解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当教师对一个学生的独立思维过程进行评价与指导时,受益的毕竟是全班同学,即使他是错误的,也要鼓励他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领悟正确的结果和答案。在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下,学生能敢于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保护,人格受到了尊重,就会增强自信心,自然会养成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要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问题可提

创设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穿插趣味故事、借助诗文佳句、充分利用漫画、利用音像资料等。特别是现代媒体教育,为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条件。如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漫画“小鸟的悲哀”。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观看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这幅图说明了什么?通过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四、要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向家长提问的习惯

向家长提问是最常见的。孩子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遇到困难必定会向家长请教。这时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提问相当简单,也不能有不悦之色,甚至说:“你怎么回事?上课没听见?这么简单的都不知道?回去再想想!”本想弥补上课不足的孩子就这样被家长无情地打发走了。家长是做到了严格要求孩子,给了他一个教训,望他以后上课能专心一些,可孩子以后可能再也不会问家长了,接下去就是问题越积越多却越不敢问。所以不管怎样,对于主动请求帮助的孩子,家长应耐心地进行辅导,帮助他解决问题。家长的耐心辅导能培养学生提问的良好习惯。

五、要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生课余时间提问的兴趣

老师在课余时间也应主动出击,多到学生那儿去转转,与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朋友,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是大大有益的。教师应当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是人人平等的,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见解。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了解新信息、新事物比老师要快得多,老师可与他们互相质疑问难,共同探讨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状态,这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所以说,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课余时间提问的兴趣。

综上所述,不管何时何地,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构建一个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的基础上,能自由思考、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的和谐氛围。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就会敢于提出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的创新精神的目的。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