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阅读教学变革

2009-02-25周祖民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周祖民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教育产生巨大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理、融合,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笔者就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阅读观念的变化

1.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有: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我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等。

(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限制。

(4)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2.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阅读观念的变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时间观念变化。传统阅读观念下的阅读主要指在校时期的阅读,也就是说,用于阅读的时间只是一生当中很少的一部分。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是全程的,伴随人的一生,是符合终身学习需要的。

(2)阅读空间观念变化。传统观念下的阅读主要局限于教室或图书馆里的阅读,也就是说,可以阅读的空间只是广大地域范围中的几个小点。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不局限于教室和图书馆,书不必带在身边,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阅读。

(3)阅读及交流方式的变化。传统阅读方式局限于书本阅读,要交流必须与人面谈或以书面形式,交流方式单一。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则可将声音、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同时,交流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由于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异地交流。

(4)阅读内容的变化。传统的阅读(学生阅读)局限于课内阅读,虽然在近年来提倡课外阅读,规定了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但由于评价体系无法跟上,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几乎没有时间从事课外阅读。现在,在信息技术和新课改的双重背景下,课内阅读将越来越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小部分,课外阅读将越来越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部分。

(5)阅读习惯的变化。传统的学生阅读以精读为主,要细心品味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强调观其大略、广收博览、整体把握和心领神悟。

(6)阅读教学的变化。教材以外的内容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指导上越来越由字、词、句段等转变到整体把握,比较、鉴赏、评论等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

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

笔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和新课改背景之下,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必须统一起来,各有侧重,各有模式,融会贯通,以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实现整个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拔尖的人才。

1.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共同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的反映,也不是天赋的,而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的另一位奠基人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学习论既强调学生“学”的主体性,又强调教师“教”的主导性,还强调一定的文化历史的学习大背景和一定的知识学习的小情境。故建构主义是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和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2.课内阅读教学

课内阅读教学主要指导课文学习(按新课标理念,语文教学分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课内教学可以模式化。这种模式一般地要包含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环境: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这种情境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

(2)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这是整个课内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个阶段应包括重要的字、词、句、文学常识、思想内容、学术探讨等内容,从感知形式上讲,应是音频、视频相结合。

(3)构建应用: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把所学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这种解决问题应是广义的,就是说,主要指学有所获,然后才是学有所用。如果任何课内学习都强调学有所用,则容易导致学习目的功利化。

(4)效果评价:及时把学习结果所馈回来,并通过多媒体、网络对学生学习中的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有效把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达到知识意义的真正建构,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加工、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3.课外阅读教学

笔者以为,中学阶段课外阅读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和新课改背景下应该主题化,主要方法是利用网络条件进行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将课外阅读教学概括如下:

(1)课外阅读观念。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必要补充,这种补充越来越成为必需。“不能阅读,则不能生活。”

(2)课外阅读内容。笔者之意,中学生最需要读三类书:一是文学名著,读文学名著,以提高思想修养;二是名人传记,读名人传说,以确立奋斗意识;三是通俗哲学著作,读哲学著作,以培养思辨气质。

(3)课外阅读方法。方法就是主题化。如读杜甫、李白,读海子;阅读悲剧主题或喜剧主题;读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或浪漫主义风格。在主题化的总的原则方法之下,具体的方法是合作阅读、探究式阅读等。

(4)课外阅读的步骤。通常,主题式课外研究性阅读要经过如下步骤:确立阅读主题—成立阅读小组—网络环境下的分头阅读—交流探讨—撰写研究文章。

总起来说,就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模式化与课外阅读教学的主题化,当然,这中间还存在模式的多样化问题和主题的复杂性问题。但是只要能做到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内阅读模式化与课内阅读教学的主题化,并且依上述步骤进行,我们说,这就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其他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然产物。因此,在时代大潮面前,我们只能勇往直前,去学习、去适应,否则就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又觉得新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与旧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又存在许多联系,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创新,而不注重把创新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那同样是危险的。笔者觉得如下一些方面,要引起教育者的警惕。

1.警惕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合作、探究等自主性学习必然成为重要的和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我们要注意,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始终存在而且是必需的,许多现有的阅读知识不一定要学生通过一番“探究”去获得,那样的话,人才成长的速度就将大打折扣。我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就有要求学生接受性学习的一面。

2.警惕否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同时,教育又是传承文化的基本途径,教师职能少不了“传道”,而这一点在当前已经被严重忽视,“授业”的职能在时下几乎被否定。其实,不管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怎么变,教师都有“授业”职能,教师的工作没有本质的改变,只有方式的变换。试想,教师如果不“授业”,要教师干什么?

3.警惕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有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时候只笼统地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以为有了网络和丰富的材料,学生自然会“吃”,不给学生提出要求,不重视参与和指导学生阅读,不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习过程评价”。20世纪初,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由尝试到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脱离教师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必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4.警惕阅读的肤浅化

现代信息技术有一个优势,它可以利用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强刺激,以达到学习的目的。但如果老是这样,学生的新奇感一旦消失,学习就会流于肤浅。单媒体刺激虽然不丰富,但它有深刻的一面。比如,利用多媒体演示范读一篇文章时,有图片背景,有配乐效果,有诵读的声音,有时还不如深情朗读带来的效果。另外,一味地网络浏览也容易导致阅读的肤浅化。

5.警惕教师的“半桶水”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情况下,教师容易理解为只要安排安排、摆摆普、作作秀就可以胜任教学需要。其实不然,教师要进行阅读教学,首先自己必须阅读,必须有较丰富的积累,否则自己“露窘”,影响教学效果。应该来讲,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半桶水”不够了,必须加强学习、加强阅读。

6.警惕阅读教学的功利化

学就是为了用,有用才学,无用不学,这似乎是真理,其实是错误的。阅读除了应用之外,还有许多作用,比如愉悦身心、开阔眼界、潜移默化地提高修养、变化气质等。新的课程标准里说:“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是有道理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与课改进程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语文教学形式。只要我们冷静地认识到创新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在躁动的时代潮面前仍然能静下心来深入而广泛地学习,只要我们努力克服阅读教学功利化、肤浅化倾向,充分协调整合过程中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我们就会迎来阅读教学的根本性变化,就会实现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就会开创一个教与学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