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9-02-25汪亚琴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效率课堂教学

汪亚琴

摘 要: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场所,课堂上的教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围绕课堂教学管理的功能,就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增加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效率

学校和管理是分不开的,学校要管理,班级要管理,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在教学当中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尤其是要对课堂进行管理。管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的行为。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其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需要我们改变、更新管理方法,适应社会,适应时代,适应当今学生的特点。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课堂教学管理的功能主要是: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作保障。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3.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4.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之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由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密切。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由于实用时间、学术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教学目标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同样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既可用于较低认知水平的 “题海战术”,也可用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因而,还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适当的教学方法是保证良好的课堂节奏的主要条件,一节课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主要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来确定,只有与教材内容及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节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将课堂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是应该注意的。

1.不要误入和学生闲聊的怪圈

在课的一开始,教师都要与学生接触,喜欢与学生闲聊,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但很多老师只是为了烘托现场气氛,一些谈话的内容实际上是做给后面的评委和听课老师看的。说得好,众人(大多数是听课者)一笑或报以掌声;说得不好,实际上是加重学生的紧张,其实际价值不大。

2.限制必要的汇报时间

限定时间的做法是和国际相接轨的。给你一定的时间,请你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任务完成,当然这个时间是考虑到全体学生的状况给出的,是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这样,在学生的头脑里就会有一个时间概念,他会在研究的时候考虑到小组合作的力量,采取必要的分工,在汇报时也会想清楚哪些是重要的,该怎样表达小组的观点。

3.要减少记录的字数

在新教材的课中,每节课都有让学生做记录,这很好。记录是为了保留学生思维的痕迹,也是评价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材料。遗憾是记录纸都是由教者自己设计的,学生采取填空式的比较多,其中有一些要写的字太多,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1.仪表端正,稳重大方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衣着、发式、举止、姿态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风格态度等内容,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什么样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衣着打扮整洁干净,美观大方(并不一定要新奇漂亮,流行时髦,而是要整洁得体,落落大方,朴实整洁的美);行为举止文雅礼貌,稳重端庄(谦虚礼貌,不粗野蛮横);待人接物热情洋溢,和蔼可亲;教态自然典雅,从容潇洒,等等。

2.保持阳光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作为教师应该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始终应该保持阳光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教师首先是人,他也应该有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是人之常情。但教师更应该记住他职业角色是一名人民教师。作为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应该把喜怒哀乐暂时忘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教师的情绪时刻在感染着学生。

3.了解学生的需要

了解学生需要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我们教书不是战争,学生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了解学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利保证。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真正了解学生我们还是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是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么想;二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三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四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我们每节课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好知识的轻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面对全体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行为产生实效。

4.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做学生的老师同时也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们都知道有时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能够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就为成功实施教学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教师的“教”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也能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教师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觉到教师的师爱。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尊重和教育的前提下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我们的教育,但我们反对对学生的逆爱和无原则的宽容。

总之,课堂学习管理得当,组织有力,为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将促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 涛,潘欣鹏.项目质量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邓世忠译.[美]凯西·施瓦尔贝著.T项目管理(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黄秀兰.试论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效果.应用心理学,1986,(2).

[4] 黄希庭.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效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