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生命境界品类内涵探究

2009-02-22裴跃进

中国教师 2009年20期
关键词:境界职业生命

裴跃进

教师是引导、培育、辅助未来一代成长进步的主要社会群体,教师的人生境界之高下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活质量,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代的人生品格和生活境界。因此,探究教师人生境界品类的现状与内涵构成,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的生命境界主要有如下三个层次。

一、职业的境界

无论是从生命祈求、目标规划的人生姿态层面考察,或是从工作状态、行为举措的实践表现层面观察,此类教师生命理想的设定仅仅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职业生命境界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

1安于现状

学校里平和、安稳、单纯的工作环境,使不少教师乐意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工作状态:每天按时来到学校,课堂上安于传道、授业、解惑,下课后安于伏案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面对这样终年循环、日复一日的工作流程、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既没有认真的思考,也无清醒的叩问,更无变更的行为,每天按部就班、心安理得地来往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即使偶尔有些牢骚、困惑、无奈,也只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从未进入深刻透彻的理性思考的层面。

2习于遵从

众多教师习惯于一种事事、时时遵从领导、遵从大纲、遵从书本的心理习惯与行为方式:领导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实施:课本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等等,从未想过尝试一种别开生面、别出心裁的教学策略和教育行为。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其有无合理的依据,背后的缘由与将来的后果将会是什么,更是没有系统的思考反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被动等待就是习于遵从的核心要素。

3重于沿续

同样的工作场所、同样的教育内容、熟悉的同事、不变的标准……很容易使教师陷入一种循环重复的怪圈。十多年乃至数十年观念思维不变,资源利用不变,教材理解不变,教学行为不变,惟有与以前不同的是,课堂把控能力、内容熟悉程度和处理问题速度无疑是老道和熟练多了。克隆重复就是重于沿续的内在要素。

如上所见,仅仅以从事教师职业为人生满足,实属教师生命境界的初始阶段。有些教师终其一生于此境界不再前行,这对于教师个体能力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而言,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状态。此阶段的教师固有本分安命、认真工作、不耽于幻想、不惹事生非的职业性格,对于学校和谐稳定不无益处,但同时还潜藏着更为深刻、更为严峻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安于现状、自甘平庸的思想极易导致职业倦怠;二是习于遵从、重于沿续的工作模式和行为习惯极为不利于自身潜能的激发与生命自觉的唤醒,继而严重地限制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教师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校教育质量改善及学生健康成长的方面考虑,处于职业本身为满足的生命境界中的教师实在有着亟待提升的必要。对此,学者周国平是这样解读的:“‘职业不等于‘事业。‘职业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许你的职业很能挣钱或者很有权力,但这还只是‘职业,不是‘事业。什么是‘事业呢?我觉得用人的内在能力来说,有两条标准:第一,要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对事情本身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因为利益,没有利益也要做,就因为喜欢,这是‘事业的一个标准;另一个标准是,由于从事了这份事业,而让人生意义得到了实现,做这件事要让自己感到其中的意义之所在。”

二、专业的境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劳工组织在1966年联合发表的题为《关于教师地位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教育工作还要求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被视为专业技术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对教师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仍未形成共识。教师整体专业性不强的现实并不表明所有教师都不符合专业标准,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品质内涵、能力水平毫无疑问地已经迈入了专业境界的门槛之内。综合考察各种因素,进入教师专业生命境界的主要标志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1知识增加

教师迈入专业化境界的首要标志就是知识的不断增加、丰富。中外学者对教师知识分类和结构的研究虽然尚未达成共识,但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广博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成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所教学科知识,如内容知识、实质知识、学科信念及学科的发展等;教育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工作需要专业的学习,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学习,教师的知识才能源源不断地得到更新、补充和丰富。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

2技能提升

专业技能是教师显现专业品质、实施专业活动、完成专业任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其主要内涵包括教育引导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具体体现为引导学生逐渐认知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正确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完整地理解课程精神与实质,能够因材施教地开展课堂教学并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主动收集、整理各种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并将其用于提升自己的教学工作;具备收集、辨识、筛选网络文字、图片等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从上述诸方面着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就预示着他跨入了专业的生命境界。当然,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如果只注重“术”的方面,而不注重“学”的方面的积淀,结果将是舍本逐末、舍里求表。

3态度完善

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意。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愿意、喜欢、向往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教师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他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高度,即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专业生命境界中的教师的人生充满快乐与幸福的因子,因为他深知只有自己保持一种达观快乐、幸福和谐的心态,生命才能与专业同行,生命才能因专业的追求而光彩倍增;专业也才能因为有生命的投入而永不衰竭,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他的快乐幸

福的人生态度而心情愉悦、轻松自如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教师是否有一颗爱心,有没有尊重儿童的人格的意念。带有爱心的责备也是必要的,这是神秘的,是爱。这里没有丝毫反感、谬误及隔阂。只要怀有爱心,孩子们是丝毫不会怀恨在心的。反之,无爱心,纵然训谕,关注、压服、斥责千万遍,也不会奏效,只能适得其反。”

进入上述生命境界的教师,在知识领域中能够坚持不断地了解、掌握新信息、新动向和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课堂教学不僵化、不落伍,始终保持新颖性与鲜活性;在专业技能层面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主动开展专业研究,不断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专业态度培育方面,不断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与投入意识。通过一系列外在规范与内在追求的历程,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士,真正体现出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和专业自觉性。

三、事业的境界

在经历了职业境界的历程、专业境界的历练之后,教师在文化、精神、研究方面仍能持续不断地朝着更新、更高的目标挺进,这就自然抵达了教师一生最为辉煌的生命境界——事业的境界。

1深厚的文化底蕴

没有了文化,人也就什么都不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个体告别动物界、走向文明的重要界限。教师对人类文化精神掌握分享的广度和理解感悟的深度,促成了教师本人对世界、人生、上作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只有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真诚、深刻和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

2执著的责任使命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真诚敬业是教师责任使命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真挚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期望与承诺、崇高慷慨的奉献意识等都体现出一位教师真诚的敬业精神。进入这种境界的教师都能肩负着三农重责任:一是他们领导整个学生群体——教学的领导层面;二是他们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教学——教学的互动层面:三是他们跟同事和家长合作,共同实施教学——教学的组织层面。只有履行好这三重责任,良好的教育活动的开展才能具备优质的人文环境。正如约翰·洛克所说:“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在他的学生身上培养风度,培养心智;养成良好的习惯,坚守德行与智慧的原则:一点一滴地传授关于人类的观念:使学生喜爱并模仿良好的值得夸奖的行为:当学生依此而行动时,给他力量与鼓励。”

3有益的探索创新

探索创新是彰显个体价值、挖掘生命潜能、益于群体社会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本质体现。作为事业境界中的教师,其探索创新的标志首先体现在解放学生、真正唤醒学生内在的主动成长需求,使其乐学、好学、善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并不体现在教师讲课讲得娓娓动听、神采飞扬,而在于如何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使其逐步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创新还体现在反思求变上。进入事业境界的教师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反思教育的细节;他们反思历史,也反思现在,尤其总在反思自己。反思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不断地促进教师自觉摆脱陈旧的、僵化的、机械的教育内容、教学程序的束缚与桎锢,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总结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策略。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希望的那样:“摔掉教师手中的教科书,甩开教材,想必教师不敢这么办,但是必须这么办!如果我们一旦这样做了,那么我们再不会看到课本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

探索创新更体现在自我实现上。实现自我的关键在于充分客观地认识自我。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我”:一是公开的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足背后的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前两种可以说是浅层的,易于认识的,绝大部分人的盲点则在于后两种。只有具备透彻深刻地认识自我的前提基础,才能清晰判断自身的前行目标,进而扬长避短,最大范围地挖掘潜能与智慧,最大程度地释放力量。

进入事业境界的教师,能够以其清晰、自觉的专业态度、坚忍不拔的事业精神,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与知识底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始终处于一种理性稳健、温文尔雅的文化氛围中;能够以其坚定明确、持之以恒的职业情感、事业责任和成功使命为内驱力量,精神饱满地开展别具特色的教育活动:能够以思考者和探索者的身份对所面临的教育问题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检视反思,从而卓有成效地创立一套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因此,他们以其独到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学探索、成熟的教育风格、独特的人格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促进者、开拓者,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学科领域成为声誉颇高、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一面旗帜和领军人物。

(责任编辑:文风)

猜你喜欢

境界职业生命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关于马术职业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