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

2009-02-18

经理人 2009年1期
关键词:潜规则监管管理

唐 骏

2009年,《经理人》杂志每期邀请一位企业家担任客座总编辑,共同影响世界管理实践,推动中国管理创新。当我接到《经理人》的邀请函时,既感到欣慰高兴,又感到心头沉甸甸的。欣慰是因为,担任客座总编辑,使我第一次能够从媒体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策划者,是我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独特创新。感到沉重,是因为本期的两个重大策划的主题:行业潜规则和反思美国管理。

“三鹿”事件后,各种信息显示,几乎行行都有潜规则,本期我们的记者对25个行业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的商业环境为什么变得如此的差,以至于如此多的人在浑水摸鱼?原因无非是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管乏力,企业内部及上下游利欲熏心。

花样百出的行业潜规则,能彻底清除掉吗?难!这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制定更严格的法律,依靠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媒体,加大监管力度。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我更想说的是,要清除行业潜规则,关键在于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自律,在企业内部及上下游产业链中,建立一个透明有序的机制,企业家要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仰:“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未来30年,中国市场经济走向完善,在强大的法律监管体系下,只有“遵纪守法、本分经营”,才有可能做成百年老店。这也是日本很多百年老企业的经验。过去30年,有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靠“犯原罪”,靠搞潜规则,把企业做大了。未来,如果不赶紧设法告别潜规则投机取胜时代,那么,下一个“三鹿事件”,很有可能就降临到你的头上。尽管在行业中,总有不法分子搞潜规则,使企业经营受到很大压力,但是,这不应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搞潜规则的借口,而是应该利用行业协会等力量,推动行业走向透明,走向健康。

潜规则,不仅是中国特有,全世界都有。美国华尔街金融业的潜规则,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

美国奉行自由主义,自由经济,这导致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至上。华尔街的基金管理者,为了个人利益,催生次贷,滥用金融杠杆。同样是由于个人利欲熏心而致的金融潜规则,导致了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美式管理爆发的问题,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美国的过度精英崇拜体制,股东利益极端化倾向,个人主义倾向,不一定适合中国。作为具有5000年文化的大国,我们应该创新基于中国文化的管理,比如,我一直提倡的中国式人情化管理威力,就比西方冷冰冰完全靠制度的管理方式,要大得多。

放眼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逐利的本性,自私的本性,需要严格监管,当然,也要防止过度监管导致市场不活跃。

在本期我参与的“高峰对话”中,我一直在强调一个价值观,CEO做人要正直,要简单,做事要有能力。如果一个CEO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他领导的企业,也是正直的企业。正直干净,这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也是职业CEO生存的底线。违背了,借用一句玩笑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过去30年,中国企业如果比的是谁走得快,做得大的话,未来30年,比拼的将是谁走得稳,活得健康。在这里,我最担心的,还是那些管理不规范的民营企业,他们缺管理,缺管理团队,我呼吁更多像我这样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和高管,如果在外企遇到了职业突破的瓶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到中国企业,特别是民企中去,这能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大的精彩。我也呼吁,中国民企创始人,应当承认管理的价值,承认管理人才的价值,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来自500强的高管人才。

我做这样的呼吁,是因为,中国企业应该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向行业潜规则要效益!

猜你喜欢

潜规则监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清代阅卷潜规则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办公室潜规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