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之路任重道远我观于晓洋

2009-02-12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1期
关键词:歌唱摄影

陈 帆

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2日,一部历经两年终摄制完成的中国国产影片《为幸福歌唱》在北京西北区华星国际影城举行首映式。此片导演正是我多年的一位老朋友于晓洋。我在日前已获他的邀请如约到现场出席了他这部电影的首映活动。

据多家传媒报道,有这样一些介绍电影导演于晓洋携主演胡小光,岳秀清等与观众见面。于晓洋是当年大型电视剧《渴望》的总摄影师。1995年他的电影处女作《迷岸》让他成为中国“诗电影”的代表人物。13年后再度出山,他执导了《为幸福歌唱》。

而我在查阅有关他的一些情况介绍时,几乎极少有关他过往的经历介绍,所以让很多业内外人对他的经历毫无所知。在中国大陆具有时令性的新闻信息中,我仅仅注意到于晓洋对时下中国大陆电影业的一些看法,这些言论我是赞成的,所以觉得很有些“现身说法”的说服力,他不是电影演说家而是地地道道的从摄影到导演的体验者实践中的执著痴影人。

他直言,电影更应该强调艺术性,强调作者的视角和人性的挖掘,“艺术片拍好了也一样挣钱,我不会为挣钱拍电影,电影不是挣钱的工具”。

对于他完成的电影《为幸福歌唱》,他说我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拍片了,但一直关注着国内影视界的创作。客观地说我原来的作品基本上是纯写意的,艺术感和形式感都比较强,但这次我想规规矩矩地讲一个故事。

就艺术片而言,他说很多投资商不愿意投资艺术片,他们认为这样的电影肯定没有市场。我想尝试一下现实主义创作,毕竟当初拍摄过《渴望》,对吸引观众这方面还算明白。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本子,原作结尾干净而震撼。

为此他坚持说艺术片肯定是小众的,打持久战靠的是院线的信心和坚持力,不能半途而废。另外太多的伪艺术片确实难看,这不怪观众。

提起当下的中国电影,于晓洋有很多话不吐不快。他说他们这拨人常常被外界称为“第六代”“我们的创作应该是赶上了好时候,影视创作的商业气息还没有现在这么浓厚,生存压力并不是很大。比起现在的新生代导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要好一些”。

我认认真真坐在影院的后排看完了他的《为幸福歌唱》,故事讲是改编自作家熊正良的《我们卑微的灵魂》,该作品获2004年全国中篇小说一等奖。影片描写了大城市送报工马福的生活常态,表现了处于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群体面临的困难和困惑。观后感是:电影语言的运用有扎实的功底没的说,场面调度和演员处理都相当到位。浙江在线有一段对于晓洋导演过往鲜为人知的文字介绍:于晓洋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摄影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1988年,他开创了中国摄影第一个艺术流派——心理视像派。1990年,他作为电视剧《渴望》总摄影师大红大紫。1993年,摄制纪录片《生命狂歌——诗人食指》在海内外引起了反响。1995年,他制作完成电影《迷岸》,开创了中国当代“诗电影”的先河。

的确,这时我想到了北京上世纪80年代的“九十平米现代艺术沙龙”的我们,凌飞(现为旅法电影制作人),于晓洋、葛优(现为电影明星)等几位都是重要成员,我至今仍完整保留有于晓洋代表他的摄影心理视像派作品。这样一位实具天赋与学养的电影人早该是大腕级的影视人了。据说他还卖了房子来筹补电影《为幸福歌唱》的不足。他求业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不止他一人这么干,心志已定的导演都会这么拚命。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从业的电影政策存在太多差强人意的局限。他不如少青时敢闯了,意志力的强度有了软化的障阻,还得说他自己的个因。

再说从文学到梦工场的转换。转换,说透了是创意,是叙事中的创意再现,即是叙事中的画面视觉冲击力,《为幸福歌唱》的节奏起伏较平这不能不说影响视觉>中击力。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必须脱胎换骨的需要画面竞争力,那种最催动人心动的“瞬间”显得力不从心被弱化掉了。最后说说内地观众的即食效应,现在总体上说好象好简单,电影有没有趣儿不看内容只看演员内容,有没有靓妹帅哥有没有撩人的情欲和莫明其妙的打斗。这种世俗观影习惯正是这些年从这物欲横流中培孕出来的。要有一个时间的衍变和改观。

其它问题本文不想多说,观晓洋的电影就想到自己面对着坚持着,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歌唱摄影
歌唱百年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