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外语须重视文化差异

2009-02-03何宜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习外语英美文化背景

何宜梅

摘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任何一种语言都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和东方人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西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以及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日常交际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科技和哲学等。狭义的文化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谓、人们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以用各种禁忌等等。任何一种语言都和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文化,看到该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和思维方式等。

有这样两道情景会话考试题:

(1)晚饭后,韩梅(H)在校园里看见其外籍教师Mr brown在散步。H应该怎样和Mr brown打招呼呢?

A、Where are you going?

B、Have you eaten supper?

C、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Hello?

(2)韩梅在英语演讲比赛(English Speech Contest)中获第一名,Mr brown赞扬地

Mr brown: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H:_____________________

A、No,I didn't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B、You are welcome

C、Thank you.

D、No.I didnt think so.

不难看出,这两道题都是考察日常交际用语的。然而,笔者在全班50多个学生中就此题作了“民意调查”,结果发现,第一题选正确答案D的只有16人,第二题选正确答案C的只有27人,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学习外语必须重视文化差异。

英语丰富多彩,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因此学习外语必须重视文化差异。中国人见面习惯问“你吃过饭了吗?”,“干啥去?”或“上哪里去?”:而英国人见面习惯总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的谈论天气的话语。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吃饭问题长期以来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也正因为此,汉语中与“吃饭”有关的词语非常丰富。如“要饭的”、“饭桶”、“吃的香”、“吃不消”等等,而在英国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英国的天气变幻无常,阴雨天多,这样人们谈论它也是意料中的事,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出现一些尴尬的局面。

据说有一位领导去看望外宾,问道“你们吃饭了吗?”,其本意只不过相当于问一句“How are you?'翻译却照译“Have you eaten?',结果外宾面色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而另外有一位经验翻译则译成“How did like Chinese food?”,才算换回尴尬局面。还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位警察在学习外语,他学习非常用功,甚至在值勤时也不忘说上两句。有一次,他在街上碰上一位老外,连续说了以下几句话“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What have you done?'后果可想而知。这个老外不吓跑才怪哩!虽说这些交际用语是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操练的内容,但却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英美人的有些禁忌(tahoe)与我们差别很大,在学习外语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与他们谈话时,通常要回避这些问题。

1.How old are you?

2.How much do you earn?or What are your wages?

3.Where do you live?

4.Are you married?

因为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是属于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会让别人干预,除非他们明确表示不介意。有一位新西兰籍女教师,在华工作一年,回国后对朋友说:“我在中国至少有一百次被问过我多大年岁,而在国内,自我成年以来,让不得有谁问过我多大年岁。”。“还有英国的一位教师来华讲学,临别前出席一次宴会,一位中国人当着各方面来客问他一年拿多少钱。他感到十分为难,本想含糊其辞,以恐失礼,最后只好如实说。他回国叹说:I had a most bizarre day!(这一天我过得太怪了)”。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隐私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既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别人也愿意坦然相告。因此,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便了解的清清楚楚。

再如,中西方在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中国人听后会说“哪里,哪里”,“我做的不好”,“差远哩”之类故作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却不以为这种“降低自己的自谦方式来表达谦虚”。在这种场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或者说thanks而洋洋得意,欣然接受。其主要原因也与中西方文化背景有关。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有时跟同辈人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被认为没有礼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受“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意突出自己,而西方人则追求人人平等,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

以上事例说明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只是掌握了英语的读音,词汇语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英美人士在一定场合用什么语音,也就是说了解人家的风俗习惯和表达方式,待人接物……,即了解他们的文化。加拿大人大山从相声演员姜昆,学得一口“京味儿”的普通话,也深入了解了许多具体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倘若我们在学习英语进对美英文化也进行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使我们的英语也“洋味儿”十足,那么在我们和英美人士交流时也一定会使对方感到舒服,亲切。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熟悉一种语言的文化特征,就学不好该种语言。同学们在平时要多阅读涉及英美文化的文章,多看这方面的电影、电视、画报,了解异国民俗风情,是很必要的。现在,英语标准化考试在向交际能力的方向发展。因此,尽可能多了解文化及差异是学习外语的必要。c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英美文化背景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