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

2009-02-01赵晏榆

当代旅游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高职院校

孙 敏 赵晏榆

摘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融合的主要形式。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抢抓机遇,发展旅游英语教学,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便成为了当今旅游英语教育教学的主题。主要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现代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39—03

旅游是当代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是人们物质生活发展起来之后的一种精神文明的需要。旅游是增进旅游者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且轻松愉快的一种活动。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旅游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而最为可喜的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迅猛异常。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高职院校应怎样抓住机遇、发展旅游英语教学、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旅游业的需求呢?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非常值得探讨。

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趋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专业也从原来的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因此,旅游英语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大专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旅游经济和市场营销策略及旅游法规,熟悉导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合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旅游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及秘书、主题公园和风景点的管理等基层工作。

二、现代旅游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其专业设置应以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立专业主题框架为依据。

青岛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的合作伙伴单位,奥帆赛的成功举办为青岛从此刻上了奥运的标记,碧海白帆也成为青岛在全世界游客心目中的标志形象。奥帆赛虽然渐渐远去,但奥运效应对于青岛旅游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区域市场对于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熟悉旅游知识及导游业务的管理人员,导游人员等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潜力巨大。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但是否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面对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高职院校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的现状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达1 184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生达900多万人。

一大批高职院校的涌现体现了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高职学院普遍选用“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和毕业实践,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高职毕业生有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有“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趋势逐年走高。特别是近年,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就此凸现出来。据报道,2009年北京部分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超过了97%,部分热门专业报到率更是达到了100%。

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高职教育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如一些高职院校为争取生源,不断降低录取标准;对自身定位不清,有盲目攀高升格和办学向学科型靠近的倾向。部分高职院校以能帮助学生高考复习为招揽学生的手段,变相地使高职院校成了第二次高考的预备学校,偏离了创办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一些高职院校为迎合学生升人本科院校的要求,基本上参照传统的本科和专科模式办学,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开展教学,没能体现出高职鲜明的办学特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今后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发展思路

面对高职院校的现状,广大教师应积极采取策略、调整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大课外实践、改革考试方案等。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自己。

(一)调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做市场调查,针对区域经济情况,做人才的需求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分析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业能力,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二)优化课堂教学

目前,许多学生仍只注重笔试,不重视口语表达。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彻底改变“一切为了应试”的观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单词和句型。如: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回到课堂进行讨论、演示、表演等。

(三)改进教学方式

1.情感教学,愉快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据心理学家测试,一个人在心理放松的状态下的学习效率要高于他们的心理紧张状态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更有效地学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再则,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精心设计,广集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今后的10年至15年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生态、文化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旅游是为了获得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满足,产生美好感,以实现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情、促进沟通、保健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我国旅游工作者的突出任务是,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事业的成就。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学应紧紧围绕“中国文化”这一主题,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而由于篇幅所限,课本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概括介绍。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妨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加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寻因问难,引导为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所谓寻因问难,就是将所学内容巧设疑问,以提问的方式授课,而不是一味地“填鸭式”地灌输。以问答形式上课,不仅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但教学在设置问题时要紧扣课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深浅适宜,环环相扣,避免呆板、冗长、脱离课文。

4.理论实际并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目前,许多学生说英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总觉得英语讲不好,不如不开口,免得开口说错,令人耻笑。其结果就是进入恶性循环:不常讲→讲不好→更不敢讲→不会说英语,无沟通能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英语教师首先应身体力行,大胆讲英语,时时讲英语,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态:讲不好→拼命讲→渐有收获→更爱讲→语言流利,具有沟通能力。教师上课时切忌随意打断学生去纠错,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积极肯定学生的成绩,“good”,“excellent”不离口。这样可以改善学生“怕说错”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

5.灵活多样,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要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学习,教师说什么,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课堂应属于学生,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管理者和辅导员,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活语言,有多种表达形式。只要学生讲出来的句子不违背语言规则就应给予肯定。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组织起来的语言来表达,即使没有书上的语句优美,但毕竟是学生通过努力整合而来。让学生畅所欲言,灵活多样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6.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仿真模拟”训练的机会。多媒体教学是旅游英语最有效地教学方式之一。把壮丽的大自然美景、雄浑的古建筑群、名山大川、飞流瀑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之情。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加强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包括:组织学生成立外语学习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语课外活动,举办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在校内建立“导游模拟”翻译活动现场,在教师的带领下,到“ 模拟现场”进行仿真训练。校外实践包括: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暑假,到旅行社实习,担任兼职导游;打破黑板、粉笔、书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到一些著名景点、酒店、出入境、口岸、旅行社进行导游翻译实习。

(五)改进考试方式

既然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课,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不应仅限于卷面,还应让学生到实际中演练,考核方式和内容都应突出多元化评估。如:带领学生到某一或某些景点现身说法,以检测他们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成绩包括卷面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五、结论

总之,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培养适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求真务实,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光远,马惠娣.关于文化视野中的旅游问题的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2002,(6):28-28

[2]教育部《旅游英语》教材编写组.旅游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杨群.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68-69

[4]杜晓利.我国高职健康发展的起点、挑战与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05,(19):12-14

[5]孙英丽.大学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J].内江科技,2008,(3):88-88

On the Strateg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SUN Min, ZHAO Yan-yu

(Qingdao Binhai College, Qingdao 26655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ode of mixing culture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t forth training English professionals,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ry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which contain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nglish teaching, the training of English professional with high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capac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ourism Englsih teaching; 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高职院校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