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下写作教学的多元渗透

2009-01-29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读后感笔者班级

郑 俊

一、写作教学的尴尬

一直以来,“语文生活化”理论被教育界作为核心生活指导着教育教学的工作,而作文教学更是体现这一理论的重要分支,事实上,作文教学是无法脱离日常生活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作文教学的尴尬也恰恰来自于生活,高校中大学生不会写文章,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的文章比比皆是,学校里千篇一律的样板文泛滥成灾,考场上,哀悼文,虚假文也是无孔不入。试想,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大国,而现在文化却正在渐渐远离年轻的一代,对于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一个文化大国的文化缺失呢?这里,我们不得把矛头指向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作文教学的“不作为”行为。

(一)作文教学的主观无意识与学生写作的集体无意识是造成这一尴尬的主观性因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开放、灵活,最难以把握,最缺少体系的一个环节,许多一线老师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作文课不但少之又少,而且每次作文课都是照搬理论,死搬例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或是来一个命题写作,当堂完成,并且美其名曰——作文重在训练,不在于讲评,多写无害,这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主动意识,反而使学生进一步厌弃写作,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便成为了现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是文体开放自由,内容百花齐放,而事实上,这样的训练模式说得迷信些就是“听天由命,看谁的悟性高,谁的造化大”,谁就能吃到草,绝大部分的学生成为陪衬者,牺牲品,这便是教育者主观无意识带来的恶果。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会越来越淡漠,当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一个看客的时候,便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理,这种写作的集体无意识一旦产生,想再次唤起学生的兴趣将十分困难。笔者认为,按照人的认知心理,任何人在他第一次接触写作时都会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产生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但这种兴趣往往是短暂的,是一种“好奇兴趣”,而将“好奇兴趣”转变为“恒定的心理兴趣”,恰恰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只有成功与有效的体验才能最终完成这一转变,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作文贫困生”,正是在他们的启蒙教育时期老师的无意识行为或不作为造成的。

(二)中、高考体制与作文教学片面注重分数的矛盾的客观影响

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的分数权重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的发展,然而高考作文在总分上的绝对主力地位与课堂教学的软弱无力却形成了鲜明的而又极具讽刺性的对比:一方面是各省市对满分卷的大加赞誉,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发现这些满分卷是如此的相似,而其他类别作文的模枋和功利主义,甚至于胡说八道的更是比比皆是,而制造这些文章的加工厂正是语文课堂,正是作文教学,学生得到了高分,却出卖了文化的灵魂,当这些功利的附属品一旦过期,便被永远地抛进了人生的垃圾堆。

二、回归之路——作文教学的多元渗透

作文教学必须改革,而且还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变革。只有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潜能,才能使作文从题材内容到思想感情真正实现百花齐放,才能使写作教学回归本位,就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而且效果显著。

(一)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融入写作元素

笔者在班级建设中尝试建立了创宣小组,负责班级的班角和团角工作,班角与团角每月设立一个主题。比如:辛勤的耕耘、多彩的青春、放飞的梦想等,向同学们征稿,并给予一定的稿酬,经过评选和整理后展示两周,然后整理成册编印给每个同学,一学期五个月,基本上可以完成四期的主题创作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参与的面也很广,主人翁意识也更加强烈,而此时的写作具有很强的兴趣与主动性,并且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修改,实现了全体参与的目的,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了写作的思考过程,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在阅读中激发写作情绪

为了配合写作教学,也为了体现写作生活化的理念,笔者特地开设了又一个新的栏目,“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己推荐最喜欢的一本书,并把捐这本书的理由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贴在首页,这事实上就是一个评论的过程,同时还约定每本书的借期,每个同学每学期阅读三本以上的图书,并要写出读后感,同样贴在书的尾页,一学期下来,一本《简爱》的读后感多达20多页。同学们不但写了自己的心得,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后通过读后感的形式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使他们的写作经历了由感性体验到理性思考的积淀过程,与此同时笔者还大胆鼓励学生投稿,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去。

三、课堂系统规范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当然不能舍本逐末,前面的两点强调的是写作的心理积淀,而课堂作文指导更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技能方法的学习和梳理。例如,记叙文写作训练,笔者将它分为“中心与立意、结构与选材、表达与叙述,语言与感情”四大体系分别训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

总之,作文教学课内要重法,课外需博采,“韩寒现象”不是最好的佐证吗?失落的语文世界正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的所在,因此呼唤教师的本位回归,学生的主体回归,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美]阿恩海姆.艺术的心理世界[M].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于希德.作文教学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郑俊 浙江省临海大田中学317004)

猜你喜欢

读后感笔者班级
班级“四小怪”
老师,别走……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