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设问点的有效选择

2009-01-25吴玲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祥林嫂孔乙己课文

吴玲萍

“什么是问题,就是你不能即时达到的目标”,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时机应是阅读教学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设问点的有效选择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激发兴趣是选择设问点的关键所在

教学时通过设问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新课的导入。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正说明了兴趣是学习的强动力。新课导入设置一个激趣的疑问点,从而激起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打开思想的闸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教学中可选择以下设问点导入课文:

1.选择动人情节,设问煽情导入

例如教学鲁迅小说《祝福》时设问:“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细读全文可以发现,祥林嫂大半生悲苦命运的发展轨迹,其每一个临界点都与春天有关: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作者特意将“丧子、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为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不无深意。春天是多么美好啊!祥林嫂不能像常人一样拥有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更能唤起人们对这一悲剧命运的思索。以没有春天作为人物命运的发展背景,更有其深邃的象征意义。教学时以此导入课文,颇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设置相似场景,设问移情导入

例如笔者在教学《陈奂生上城》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新年刚过,同学们都去亲戚家拜年了吧,(学生都露出轻松欢快的表情)有没有亲戚到你们家来拜年呢?”学生集体回答:“有。”老师继续问:那其中有没有乡下农民亲戚来呢?有的答有,有的答没有。老师就指向答“有”的那一批学生追问:“在你的眼里乡下农民亲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哪些举动看出来的?”这样一问,学生就如同沸腾了的开水,争相发言。这位老师通过如此设问把陈奂生上城的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课文导入直接上升到对农民朋友普遍特征的认识,既生动激趣又具深度。

3.选择经典细节,设问对比导入

再如教学《祝福》时,也可以设问“课文为何要多次提到钱?祥林嫂的死跟钱有关吗?”引导学生细读全文可以发现,文中共有六次提到钱,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祥林嫂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祥林嫂从鲁家支去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

祥林嫂婆婆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花的钱:五十千,剩下的钱:十多千。

庙祝答应捐门槛的价目:大钱十二千。

祥林嫂捐门槛的钱:十二元鹰洋。

清单中的单位不一致,查课文注释可知它们之间的简单的换算关系。我们也可以为祥林嫂算一笔可怕的“经济账”:祥林嫂在鲁四家中辛苦做工三个半月,挣的钱还买不到两盘城里福兴楼“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处于生活底层的祥林嫂的命运何其可悲!祥林嫂捐门槛所花的十二元足可抵她两年不吃不花的所有工钱。这毫无价值的捐门槛在祥林嫂眼中是多么的重要啊!柳妈描述的地狱景象给她带来莫大的恐惧和痛苦。这精神上的最后一击彻底加快了祥林嫂往死路上走。小说中这一成功的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鲁迅对此更是匠心独运。

二、紧扣目标是选择设问点的重要步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审视,在设计阅读问题时,必须紧扣文体特点和阅读材料的板块教学目标,瞄准板块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极强的重点设问。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根据板块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自读:

(1)这次演讲的听众是些什么人?

(2)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场合各是什么?马丁·路德·金演讲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时间、地点、场合?

(3)这篇演讲稿涉及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哪些人利益?对他们的利益各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4)马丁·路德·金通过这次演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达到了吗?在文中马丁·路德·金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必须让学生懂得演讲词这一文体,不仅具有议论文特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针对性、鼓动性、口语化特点,为达到演讲的目的还需动情,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等等。因此,该文学板块的教学,就要尽可能根据演讲词的教学目标要点来选择设问点,安排教学程序。以上教学设计的四个问题紧紧围绕目标,抓住演讲词的特点来设问,不仅引领学生解读了文本,也掌握了演讲词的特点,对学生以后的演讲实践也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再如对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悲剧根源的探讨,可分别设问如下:

1.假如孔乙己没有被丁举人打折腿,不就避免了悲剧的结局吗?

讨论:丁举人中了举,有钱有势,而孔乙己“没有进学”,“愈过愈穷”,“他家的东西,偷得么?”被打折腿不足为怪。

2.假如孔乙己不去偷丁举人的东西,怎么会被打折腿呢?

讨论:孔乙己“好喝懒做”,又穷困潦倒,不偷怎么生存?

3.假如孔乙己不好喝懒做,不就不会去偷丁举人的东西了吗?

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见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很深。考又考不上,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自然就会好喝懒做了。

结论:孔乙己的悲剧,主要是社会悲剧,有封建社会制度,有封建科举制度存在,就会有孔乙己这样的牺牲品,他的死是必然的。

这里,步步都以紧扣目标的方式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如剥茧抽丝,直至问题的解决,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再加上形式活泼,挖掘深广,且趣味性很强,学生很容易参加“论战”,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形成流程是选择设问点的操作原则

如果说设计从整体上感知的问题是把学生引入课文,那么形成流程的问题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宝、获取猎物;前者属于略读,后者就是要引导学生去精读。在具体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要形成流程或阶梯,或由浅入深,或由易到难,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教师要在此点与彼点之间筑起阶梯或架上跳板。这种用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问题设计,能够把学生引向更广更深的阅读层次。

例如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的问题设计: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请说明原因。2.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5.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6.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怎样的人?7.欧·亨利式的语言有什么特征?

我们知道,小说中最震憾人心的情节当属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这给陷入绝望中的琼珊以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以上的几个问题牢牢地扣住文本,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环环相扣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再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笔者主要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①焦仲卿的母亲出于何种心理让儿子休妻呢?②除了殉情,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有哪些路可走?③与焦、刘遭遇相似的陆游、唐琬却走了另外一条路,这又是为什么?④爱情如此美好,但是什么让爱情偏离了航向?这四个问题中既有对全诗情节的梳理,也有主要人物形象的命运、性格分析,更难得的是,在较广阔的空间中引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情”主题进行探讨剖析,使原本较为直白的命题变得深沉、严肃,促人深思。

四、培养迁移能力是选择设问点的根本目的

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教懂学生了”,也不是“教会学生了”,而是要“学会”,这就要使学生在主动独立的阅读过程中明白在学习中怎么去抓住重点进行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老师为学生选择设问点上,而是要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要以此作为设问点,明白了这些,才是他们“学会”的开始,也是他们真正能以一反三的资本。中学语文新教材作为使学生自知的独特之处,恰恰以专题板块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教材内容,使教材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更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教者可以将某一专题、某一教学板块通盘结合考虑,可以在讲读某一课文之后,试图让学生总结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知识点进行设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问题,然后学生再互相进行设问、提问、解答,最后,老师评价、总结学生自读的阅读问题的设计。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学生定可形成自主设问,优化阅读学习中问题质量的能力。

以必修五第五专题“伟大的情思”中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和《横渠四句》教学为例,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分析,这两篇文章阐述的实际上是自古以来人们无数次追问过自己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学习要抓住专题的核心,走进文本研习,整体把握文章意思;走出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及人生的意义。接着和学生共同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并对文章导读设计层进性阅读理解题。在明确这一板块教学目标并学习《我为什么活着》后,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阅读《横渠四句》,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自己在阅读学习时得到的方法,分析自我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时学生也许也会惊喜地发现他自己就是一名老师,因为发现自主阅读时他可以通过确定重要的设问点对文章的思想内涵作深刻的审视和理解。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祥林嫂孔乙己课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背课文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