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09-01-25曾令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暗喻抒情诗典故

曾令华

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关键。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和景物形象。如何鉴赏抒情诗中的人物形象?笔者曾有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现谨谈几种方法:

一、知人论世,分析形象

了解诗人的人生境遇、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从而揣摩诗人的心境。如:杜甫的七言律诗《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要鉴赏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目的上来把握其形象。

1.从作者的人生境遇上看:杜甫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他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经历了“安史之乱”,35岁是他人生的分水岭。35岁以前,他漫游于江浙一带。35岁以后,他来到了长安,屡次托人荐举,谋求官职,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得到了一个掌管兵器盔甲的小官。可是,好景不长,同年就发生了“安史之乱”,他被叛军所俘,两年之后,才脱身逃出,困居长安整整十年。“安史之乱”之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深切地了解广大人民生活的痛苦,所以,他对广大人民十分同情,对腐朽、黑暗的社会制度无比憎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个心系黎民、忧时伤世的伟大诗人。

2.从诗歌创作的目的上看:这是一首作者劝告吴郎的抒情诗。杜甫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来打枣充饥。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姓吴的亲戚。这姓吴的一来就在枣树四周插上了篱笆。无奈之下,老妇人向杜甫诉苦,而杜甫对此便写了这首诗劝告吴郎。由此,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位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生活疾苦,极力反对和批判战争的爱国爱民的诗人形象。

二、紧扣关键字词,揣摩诗人心境

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主要指描写人物言行情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在鉴赏诗歌时,如能准确找出并抓住这些词语,对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和很好的提示作用。

如:杜甫《又呈吴郎》中的关键词有“任”、“亲”等。“堂前扑枣任西邻”中的“任”有“放任、任意、随意、随便”之意。在此,写出了诗人过去对待老妇人打枣的态度,也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良好心境。从诗的第二句“无食无儿一妇人”可以看出作者心中所想:“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同情、关心、体谅之情可见一斑。“只缘恐惧转须亲”中“亲”有“亲善、亲和、亲近”之意。这位老妇人正是因为打枣时怀着一种恐惧的心理,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亲善。由此看来,从诗中的“任”、“亲”这些描写人物情态、心理的关键词,同样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心境、情感和形象。

三、借助典故,认识作者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和情感,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在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时,深刻理解典故的含义,就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生紫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是咏叹爱情与感伤身世的名篇,全诗四联,中间两联皆巧用典故。颔联用“庄生梦蝶”的典故暗喻自己一生政治上的远大抱负,爱情上的美好思想,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宛如做了一场短暂的春梦。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自己的沉沦不偶,伤逝悼亡之痛,以此聊泄心头的骚愤与伤感。颈联用“沧海遗珠”的典故暗喻自己虽处清时,然珠藏海底,不为时用,加之爱妻亡故,形单影只,自然不免有“沧海遗珠”之叹。用“蓝田良玉”的典故暗喻自己才调无伦,却遭埋没。诗中,作者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这些典故来作委婉含蓄的表达,让读者去想象揣摩,从而收到发人深思,经久玩味的效果,这正是引用典故所创造的含蓄美。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又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是引用的一个典故,是为亡国之音。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统治者不以国事为主,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借此发挥,表面是讽刺歌女,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统治阶级。这就是诗人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而自己又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而不便畅所欲言,所以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以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诗歌也是如此。在鉴赏古代抒情诗的人物形象时,如果能结合作者的人生境遇、诗歌创作的背景与目的,紧扣关键词语,借助历史典故,对鉴赏诗歌的形象便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尤其当我们遇到某位著名诗人的一首陌生作品时,运用这几种方法,更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暗喻抒情诗典故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冰与火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抒情诗身上的光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戏剧服装色彩的作用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英语词汇修辞运用之浅谈
闻鸡起舞
典故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