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望的悲剧

2009-01-25王文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欲望悲剧机遇

毕 秀 王文斌

【摘 要】 《还乡》是哈代第二部著名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关于《还乡》的主题,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诠释。本文从环境、人物的性格和机遇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指出人的欲望是悲剧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埃格墩荒原 欲望 机遇 悲剧

创作于1878年的《还乡》是哈代第二部著名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悲剧意识丰富又复杂,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诠释。本文从环境、人物的性格、机遇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指出人的欲望是悲剧产生的根源。

一、埃格墩荒原——悲剧的前提

在小说中,哈代把所有人物的活动场景都安排在“万古如斯,一片苍茫”的埃格墩荒原上。哈代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生存的现实困境。作为自然环境,埃格墩荒原充满着“弥漫宇宙的意志”,带着神秘主义的色彩。在荒原上生活的人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和磨难,有的在磨难中丧生,有的在磨难中悲观绝望,而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的埃格墩荒原,却丝毫未改变它千古不变的容颜。在强大的荒原意志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

作为社会环境,埃格墩荒原代表了一个古老的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侵入前的宗法制社会,它落后、传统、尚未开化。所以,在男女主人公一开始把他们的梦想带到这片土地上时,他们的梦想就注定着要遭到重重阻碍。尤苔莎厌倦沉闷寂寞的荒原生活,向往繁华喧闹的城市,荒原质朴的村民却视她为巫婆,使她陷入孤立和痛苦中不能自拔。克林立志办学,但他的同胞既不理解他的还乡行为,也不愿打破自己平和宁静的生活去接受克林的教育主张。克林与这块土地形成了既依赖又排斥的紧张关系。克林的办学计划到最后也没有实施,因而,他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回到荒原,他的还乡计划失败。

总之,埃格墩荒原无论是作为自然环境还是作为社会环境,它都预示着悲剧的种种可能性。

二、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关键因素

一般说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外因仅起影响作用,要么是促进,要么是缓解;内因才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一点在社会发展中也不例外。在小说《还乡》中,外在环境阻碍了男女主人公梦想的实现,但他们的性格在小说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尤苔莎的性格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

1.尤苔莎

尤苔莎美艳绝伦,她的家庭出身以及她早年在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布达茅斯的放任生活,使她带上了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深刻烙印:独立不羁,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道德和基督教文明,想过“文明”的浪漫生活,与尚处宗法制的荒原格格不入。她被约布赖特太太误解为是“贪图享乐的懒惰女人”,被村妇苏珊、南色当作女巫当众侮辱。她的美貌、知识、热情在荒原上得不到认同、赏识,这使得她的性格日趋孤僻、偏激。她对乡民一概否定,鄙视乡村生活的守旧和简陋,对人们的劳动生活、风俗习惯、艺术等都抱有偏见,看不到他们淳朴、善良的天性。她热情好动,急于追求美丽的有趣味的生活,她的情感要求比荒原上的任何人都要精致、强烈得多。她像一只笼中鸟被困在她所厌恶的荒原上,她是荒原上一个骚动不安的孤独者。因此,逃离埃格墩荒原,到外面世界寻求自由和快乐成了她最大的梦想。这一梦想无疑是正常的,可令人理解的,因为人类总是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她所生活的外在环境和她的内在性格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层层阻碍,导致了她成为一位悲剧女性。如果说前者加速了她的悲剧,那么后者就决定了她的悲剧。

尤苔莎有三个方面致命的缺点:耽于幻想;依赖性强;自私自利。

尤苔莎总是一味地沉浸在幻想中,不愿意面对现实。她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可同时又生活在两个世界之外。一方面,她生活在埃格墩荒原上,可由于心底的极度憎恶,她和荒原之间永远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尤苔莎生活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可又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尤苔莎还有一个幻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繁华的城市,美丽的楼舍,英俊的情人。她的第一个梦想之地是布达茅斯(那是离埃格墩有二十多英里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的海滨胜地),可自从随着“金色祥光”的巴黎归客克林还乡后,巴黎对于尤苔莎来说,就显得更加具有诱惑力,巴黎式的生活让她魂牵梦绕。可无论尤苔莎憧憬什么样的世界,有一点是肯定的:将来的面貌在她的心里永远是个未知数,无法确定下来。她本人又没有一个特定的寻求目标。尽管她看到了埃格墩荒原时空上的局限性,但她不知道自己适合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更不知道怎样行动起来实现她的梦想。因此,可以说,尤苔莎也是徘徊在她的第二世界之外。深陷于这两个世界之中,可又无法在这两个世界中生活下来,可想而知,尤苔莎的悲剧结尾是可以预见的。

作为一个女性,尤苔莎完全没有自主、自尊的女性意识。她把一切的不满归罪于所谓的命运:“我都怎么要强来着,可是命运又怎么老是跟我作对啊!”“我本来能够做好多事情的啊,可是一些我控制不了的事物却把我损害了,摧残了,压碎了!”假如尤苔莎能够找到实际办法,她也许能够到达她的梦想之地。但恰恰相反,尤苔莎的依赖性太强,这一点既表现在她的情感上,又表现在她的行为上。首先,她认为,理想生活的实现不是靠她自己而是要靠她依靠的男人,因此,她把一切赌注都押在婚姻上。第二,她不仅不愿意劳动,而且轻视劳动,并把它视为低下的行为。当维恩告诉她能够帮她生活在布达茅斯,只要她愿意给一位老富妇当仆人,而尤苔莎回答说:“这是要消磨我自己来让她开心,我不去。啊!假如我能像一个贵妇人那样居在布达茅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满面皱纹的后半辈子不要我也肯。”当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克林在边砍荆柴边唱歌时,她愤怒地说:“我宁可饿死,也不干这种事,而你还在唱歌。”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尤苔莎的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她的悲剧结果。

尤苔莎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自私自利,寻求享乐。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她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上。爱情和婚姻对她而言就是寻求快乐。尽管她渴望疯狂的爱情,但她从没真正地爱过一个男人。男人对于她来说就是寻求快乐和通往外界的桥梁。尤苔莎不爱韦狄,但由于找不到更好的人,便把韦狄百般理想化,借以打发闲暇时光。在荒原上韦狄是唯一来自外面世界的人,也是唯一能够给她带来新鲜感的男人。埃格墩荒原像一个沙漠,尤苔莎深陷其中,深感孤独和郁闷。韦狄在她的想象空间中足够完美,但在现实中又是如此差劲,以致于不值得她爱。自从克林出场后,韦狄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她满意。相比之下,克林显得如此伟大,因为在巴黎他有一份骄人的工作。依靠克林,她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她答应嫁给克林,那是因为她爱这份婚姻带来的荣耀,更重要的是,从克林身上看到了巴黎。然而,婚后克林固执地选择留在荒原,这使尤苔莎极度生气。这一点与她婚前对克林的誓言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我虽然喜欢巴黎,但我爱你完全是为了你个人。做你的妻子,住在巴黎,那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堂,但我宁愿跟你在一起像隐士一样生活,也不愿意不做你的妻子。”但克林半瞎后,尤苔莎绝望了,因为克林的失明关闭了她去巴黎的大门。可以说,韦狄、克林都不是尤苔莎的归宿,只有布达茅斯和巴黎才是。一句话,爱情和婚姻就是尤苔莎通往外面的桥梁。在这种感情的控制下,她既不能与韦狄建立良好的爱情关系,又不能与克林保持良好的婚姻关系。最终,她所寄托一切希望的两个男人都没能帮她实现梦想。

2.克林

与尤苔莎相比,克林出生在埃格墩荒原,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哈代在小说中写道:“如果说有谁真正熟悉荒原,那就是要推克林了。”他身上浸润着荒原的景象,荒原的物质,荒原的气味,可以说克林是荒原的产物。他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的就是荒原;他记忆中的最初意象便是同荒原的外貌融合在一起,他对生活的看法深受荒原的影响。当尤苔莎说:“除了在紫色季节里以外,我无法忍受荒原,对于我来说,荒原是个无情的工头。”克林严厉地反驳道:“你能这么说吗?在我心里,荒原是最能激动人心的,最能使人变得坚强,最能给人安慰了。我宁愿住在这群山之中,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去。”可见,克林和尤苔莎之间的矛盾根源于他们各自对埃格墩荒原的看法和认识。

克林最大的弱点就是盲目。这一点既体现在他的思想上,也体现在他对尤苔莎的认识上。克林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本想还乡开办学校,宣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改变荒原人千年不变、落伍的生活方式和不开化的思维模式。但他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研读,无视现实,耽于幻想,看不到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忽略了从务农生活变到求智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过渡条件。就像约布赖特太太所说的:“克林,你瞎眼了,你的计划仅仅是空中楼阁。”确切地说,克林的理想是超越了社会现实,但克林听不进任何人劝告,一意孤行,却免不了一事无成的结果。

对于克林来说,最大的失败还是他和尤苔莎的爱情悲剧。由于认识上的错位,他把尤苔莎看成是在荒原上实现开办理想学校的好手——“在寄宿学校里当一名很好的女生舍监”。尽管他已感觉到存在于尤苔莎身上的享乐主义和反叛荒原的意识,可他视而不见,不顾现实地把她设想为一个可以改变的人。他强加给尤苔莎的是他自己的还乡理想和信念,然而并没有得到后者的认同和支持。这样,他们之间的矛盾大大地加深了。

克林也很偏激。从巴黎回到荒原,由于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不顾母亲的竭力反对,决定个人婚姻,直到离家出走,最终酿成母亲惨死的悲剧。对于母亲的死,克林认为“罪魁祸首”是尤苔莎,一气之下赶走了尤苔莎,把她推向了深渊。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也使他消极颓废,只好放弃办学计划,放弃情感追求,孤独地在荒原上做个巡回讲道者。

3.约布赖特太太

约布赖特太太是一个长期惯于宗法制农村社会的上等女人,她受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诱惑,鼓励儿子去冒险,挣大钱,发大财。她性格的弱点在于感情用事,家长自居,争强好胜,但又无法改变事态的发展。她和韦狄的关系很僵,她认为儿子不回巴黎的真正原因是尤苔莎,千方百计排斥她。由于固执和偏见,她对尤苔莎耿耿于怀,导致婆媳之间无法和好。儿子要走时,她心里感到绝望,却又忍痛不露,故作镇定。儿子走后,她尝尽了孤苦伶仃的滋味,心中无限凄苦,却又迟迟不肯作出让步,最后在他人的劝说下去看儿子,由于误会吃了闭门羹,一时悲愤交加,终死于非命。

4.韦狄

韦狄是荒原的浪子,他平庸空虚,用情不专。他“渴望难得的,腻烦现成的,喜欢遥远的,讨厌眼前的。”他抛弃尤苔莎和托玛沁结婚,但得知尤苔莎要结婚了,他又萌发旧情,最后还不顾妻女想和尤苔莎私奔。这种性格是导致他惨遭灭顶之灾的主要原因。

三、机遇——悲剧的导火索

在小说《还乡》中,哈代设置了大量巧合的情节。约布赖特太太穿过荒原看望儿子克林,恰巧碰到克林在熟睡中呼喊母亲,这使得正与韦狄约会的尤苔莎误认为克林去给母亲开门,故没有理会克林母亲的到来。约布赖特太太吃了闭门羹,认为克林还在恨他,只好踏上返途。但不幸的是,又恰巧遭到蛇咬,死于非命。这样的巧合也发生在尤苔莎身上,克林写信要与尤苔莎和解,信被放在尤苔莎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苦盼丈夫谅解的尤苔莎从它身边走过却没看到。绝望的尤苔莎出走的那天晚上,恰巧又遇到急风暴雨,她迷失在荒原上落水身亡。这种巧合与人物的性格相结合,构成了整个悲剧的导火索。

四、结论

《还乡》是一部悲剧小说。其中主人公死于非命值得我们同情。然而,整个悲剧根源于他们各自的欲望:尤苔莎一心想逃离荒原,克林又立志在荒原办学。不难想象,假若尤苔莎不想逃离荒原,她本能和克林幸福地生活在荒原上;或者克林放弃在荒原上办学,他和尤苔莎在巴黎也能过着舒适的生活。可问题的关键是他们二人谁也不退让,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埃格墩荒原是《还乡》中唯一活动场景。它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阻挠人类企图改变它的意志和行为。同时,它也代表了一个落后、传统的宗法制社会。尤苔莎和克林的梦想都超出了这个荒原的社会现实,这就暗含了潜在的悲剧因素。

在整个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悲剧产生的主导因素。尤苔莎耽于幻想,克林盲目、夜郎自大,约布赖特太太固执偏激等,这些都是他们走向悲剧的根源。

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可以避免,人物性格的弱点也可以改变。然而,不幸的机遇巧合超出人的控制,它是悲剧产生的导火线,一旦点燃,那所有潜在的悲剧因素都将燃烧。于是,悲剧就将上演。

参考文献:

[1]哈代.还乡.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林志凯.来自荒原的悲剧.福建大学学报,1997(3).

[3]刘爱琳.从克林与尤苔莎的爱情冲突解读哈代.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6).

[4]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umeI?鄄II). Beijing:The Commerical Press,1986.

[5]Hardy, Florence. 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Lon?鄄don:The MacmillanPress Ltd, 1962.

[6]Sumner, Rosemary.Thomas Hardy: Psychological Nov?鄄elist.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1.

[7]李华田.托马斯·哈代作品赏析.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8]龙娟.尤苔沙的悲剧.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

[9]颜学军.试论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3).

[10]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责 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欲望悲剧机遇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画家的悲剧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近视的悲剧
机遇
机遇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