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2009-01-21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老师课堂教学

许 永

我所在的学校广泛开展品位课堂、品质课堂、品牌课堂的系列实践与研究,通过实施简约化、立体化、序进化和生态化课堂等校本化的策略,促进学校的常态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均衡地提高,进而以四化教学和三品课堂为学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切实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

课堂的静与闹

记得有一次,当我在一个培训班听讲座时,觉得老师讲的课很精彩。我一边听一边忍不住跟旁边的人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发现,整堂讲座要是我完全不出声,反而影响我听课的效果。如果是鸦雀无声正襟危坐,往往也会在思想上开小差(包括在开很严肃的会议时就会这样,坐的端端正正,听的不知所云)。

联想到课堂教学中所谓的“闹”,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情,起码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走,他听进去了,有想法了,才会忍不住说出来。“静”,课堂纪律好,老师上课上得舒服;“闹”,课堂纪律似乎不好,老师上课很辛苦。问题在于在闹与静平衡到什么情况下,学生才能学得更多更好呢?有时候,课堂是需要安静的。比如说,老师释疑解惑时,学生回答问题时,都需要大家的倾听,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将“静”作为学生课堂惟一的守则,像达摩克利斯剑一样高悬在学生心头,一以贯之地要求学生,反映的只能是教师“满堂灌” “填鸭式”的课堂教学纪律需求。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做主角。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拥有积极的成功体验,将促使他们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有时候可能看上去有点闹的课堂,其实也并没有失去它内在的安静。由于学习的投入,学生可能发挥得更出色,学得更起劲,效果会更好。

山东茌平的杜郎口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撤掉讲台,搬走讲桌,积极贯彻课堂“10+35”的时间规定,“兵教兵” “兵练兵” “兵强兵”,热闹非凡,课堂真正成了一个学生各抒己见的场所,探索问题的场所,相互启发的场所。短短几年时间,它从一所普通的农村薄弱初中迅速成长为被誉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锋。所谓的“六大解放”,所谓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因此,有效的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有效的课堂,拒绝表面的安静。课堂的闹与静的平衡问题,就在于需要关注的不是你讲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听进去多少。

老师的凶与柔

厉害的老师往往对学生冷若冰霜,学生在他面前往往噤若寒蝉,这样往往班级纪律好,各项作业、任务都有保障。当然,一个老师不能总是这样“厉害”,每天都是河东狮吼,有的时候也应该“温柔”一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厉害”和“温柔”的时间和尺度问题,只有做到游刃有余,才会真正被学生接受,被学生热爱。

学生喜欢幽默、风趣、博学、有亲和力、真诚负责、关心学生成长的老师。温柔的老师会让学生多一些感动、感恩,学会用心灵思考对与错;严厉的老师,或许能让学生多一些理性、理智,学会用大脑辩证地思考问题。而这两方面,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提高情商和智商,提高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锻炼和准备。如何把握一个度,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不同对待。原则在于宽严适度,在于真心关爱。

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不过最好是让学生从尊敬到喜爱。而不是让学生从尊敬到恐惧。”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都有辉煌的未来,虽然学习功课、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也是一样重要的。孙云晓老师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幸福!即使是严师,并非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纵观教育界的名师,无不是温柔的好老师,粗暴不会让平庸的教师平添尊严。

关于老师的凶与柔,也就是在老师习惯于每天到班级去训斥学生的时候,别忘记有马天宇的一句歌词——“你那该死的温柔”。

教辅的简与繁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和交互性、直观性给教学带来不胜枚举的好处,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但是惟妙惟肖的多媒体画面,永远无法取代思维想象的空间,无法获得心灵深处的感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明确,它只是辅助,只是点缀,而不能把所有的学科都上成课件课,上成电脑课,多媒体辅助教学贵在简约适用。因为频繁使用,学生对多媒体产生疲倦感;自始至终演示课件严重影响了学生记笔记和看书,也不便于在教材上勾画或标记;缺乏师生交流,在多媒体课堂上,大屏幕与教师处于同一位置,教师围着键盘、鼠标转,成了操作员、机械师,教学活动成了学生“看电影”,学生的思维处在休眠状态;学生最初接触多媒体教学时,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课堂教学中过多使用多媒体声像,极易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必然会束缚他们的想象能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起辅助作用,只能在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只是为教学的某一环节起“烘托”“沉浸”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或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将削弱老师的作用和魅力。

课堂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促进师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老师儒雅的气质,饱满的激情,个性的语言,清晰的分析等,都将对教学、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思想的碰撞,忽略了学习最根本的东西,又从何谈起追求简约、立体、生态的课堂,进而适合学生的教学呢?所以说,如果走过所有的教室,看到每一个课堂都在进行色彩斑斓的多媒体教学,那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但美丽的背后,也需要老师进行更深的思考。

时间的多与少

记得有人明确说过,初中教学的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的,只要多花时间认真贯彻盯学生的精神就会有不错的成绩。问题在于课堂教学是不是等同于体力活,用的时间越多越好,只要拼命就好了。

关于教学实效的问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记忆学习峰值在常态的20度,这里的记忆和遗忘曲线证明你在教学中盯学生超过常态的20度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就是说每天盯学生使用的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等于是无用功。当然也不全是,这种精神会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会深深地感动同事们的。大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说,他每一个课间还有中午和放学前都在某个老师那里,别的作业、别的事情一样都没做。

所以,我对每天多次到教室、每天布置和订正很多次作业并且准备在教室里放张行军床的教师是充满敬意的。但我很想说的是,时间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很有限的。在具体教学中,所谓花在盯学生上的时间,也并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

成绩的好与坏

先举个例子,两个教师,甲勤奋异常,作业繁多,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训练测试、订正辅导;乙在课堂上比较投入,注意课堂的整体效益,课下很少去训练和辅导学生。考试的成绩甲比乙略高了一点点,我们该如何评价两个人成绩的优劣呢?

如果只看统计的分数,有时会掩盖太多的真相。班级所处的位置、学生的基础水平、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花费的时间、学科的长远发展等等,对于成绩的好坏,评价应该在量化标准的基础上作具体的分析,作过程的分析。我们是应该欣赏勤奋工作取得好成绩的做法,也要接受花费较少时间取得比较正常成绩的做法。

决定学校整体发展的,可能并不是金字塔尖上明星教师的突出成绩,而是地处金字塔底部的数量众多的普通教师的敬业奉献和工作追求。这就是所谓的木桶原理,决定水位不在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最理想的成绩状态,不是某个老师的一枝独秀和遥遥领先,那样的群体会让彼此的关系很微妙。举个例子,在班级里,你把所有的表扬和荣誉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会怎样?最好是大家成绩都不错,每次考试大家都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层面互有领先,这就叫高位均衡和谐的发展,现在的社会缺少什么,不就是和谐嘛!教师可以接受工作的辛苦,但是教师更希望愉快地工作。

教师更应该有独立的思想。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更需要教师在埋头跋涉的同时,多点仰望天空的情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于一心。让我们不断地努力,力求让课堂多点温暖快乐的底色,让教学多点灵动优化的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老师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六·一放假么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