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2009-01-21张利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2期
关键词:意义世界生命

张利霞

现代教师发展的困境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扩张,在工具理性盛行的背景下,教师发展封闭于科学世界,一切变得过于被动、机械和有章法。

1.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使教师发展趋于片面化

传统的教师教育是定向型与封闭型的。特设专门的教育机构,工业化模式般的教育体系,统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批量性地“生产”合规格的教师群体。这种教育方式的显著优势是计划性强,培养方向明确,在我国经济发展有限和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师待遇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节约经济成本和保证教师的供给。但此种教育体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教师教育形式封闭,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不多,容易造成教师发展的自我封闭和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培养目标、教育机构单一,容易造成教师学科专业知识面窄,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最终造成整个教师群体不能全面发展。

2.学校的科层制管理使教师发展趋于被动化

我国学校现行的管理吸纳了科层制的很多特色。首先,学校出现了统一制度化的权威等级,它通过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人员对学校总体上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教师沦陷于管理体系中的底层,成了管教、检查的对象,没有自主权。其次,学校制订了大量固定、繁琐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方便于学校管理,但是对教师而言,这些规章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监控机制,它将教师束缚在评估体系的各种规则之内,教师缺失了发展的主动性。再次,随着近代学校的世俗化以及科学知识进入课堂,维持学校运行的日常事务日益繁多。事务性的工作由专门的事务部门来管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运用某些知识与技能,加快对其所教科目的熟练与专精,结果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却被限制于尽可能小的专业范围内,教师的知识系统被割裂,教学能力的全面性被肢解,专业领域的广泛兴趣被淡漠,教师全面发展中知识与能力的动力消退。

3.工具理性使教师发展趋于倦怠化

工具理性指全面衡量并用各种手段,力图通过最小代价达到目的,着重于所运用采取的行为能否作为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力图通过科技手段和技术进步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正逐步成为教师发展的主要目标与追求方向。这种以最小代价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趋势,使教师发展长期处于职业压力中,当产生的压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教师就易于产生职业倦怠。许多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倦怠呈上升状态。教师普遍对工作感到累、烦、忙,失去工作热情与活力;个体的情绪与情感也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对自己的评价也趋于一种消极方式,个人效能感低;教学中迁怒于学生,教师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

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家针对科学世界的弊端提出来的,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有人认为“生活世界”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或者是以日常语言交往的形式出现的世界,或者是一种主观的先验世界。实质上,“生活世界”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成的世界,是由人的生成活动所开展出来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己的活动而生成的过程。生活世界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的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到没有教条、没有权威、没有束缚、纯净而丰富的日常社会生活世界,教师能够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去经验,去创造,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到拥有反思感悟和自由创造的精神世界,让心灵自由地成长。“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自在状态,即保持人的单纯性,去掉一切执着、努力、欲望,顺乎自然而达到无所不为的自在与超凡境界。

1.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可提高教师发展的主动性

生活世界能为人所感知,所把握,是对人产生意义的世界,是人亲历的世界、关系的世界和生成的世界。亲历意味着人与生活世界发生的是真实的牵涉,别人不能替代自己生活,生活只能由自己开拓,创造和经历,生活的事件只能由自己面对,感受只能由自己体验,结果只能由自己承担。关系意味着人在关系之中,不仅在个体的生活之中,而且在他人之中,在社会之中,在历史发展之中。生成意味着生命在时间结构里的绵延和在空间结构里的扩展,意味着生活意义的不断寻找,印证和实现。生活世界是教师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和意义源泉,是教师能够以自主的地位,自主的意识去经验和创造的生存场所。

2.生活世界的多元性利于教师发展的全面性

生活世界是一个有着多重结构和多重意义的世界,它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了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容纳了情感体验,科学认识,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是事实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通融的世界。生活世界的多元意义不仅为教师发展提供各种感性、直接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日益失落的情感体验与人文精神提供包罗万象的空间。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生活中有语文、数学,生活中有物理、化学。我们所标榜的科学世界的一切都能在生活世界里找到根源。在关注教师的发展时,不妨仔细地考虑一下怎样加强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他们能真正接触到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教学。

3.生活世界的自在性有助于教师走向内在自由

生活世界的自在性表现为生活世界以自己的规则和运行模式自然地开展活动,表现为顺乎自然、“返璞归真”的自在状态。不受外在因素的左右,以自己的规律支配着自己的发展。

面对日益世俗化的社会生活,教师在追逐外在物质利益的同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没有了内在精神的自由。人性不再单纯,生活过于复杂。回到自在的生活世界,虽然不能一切无拘无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它追求着一种人性的回归,号召“去掉一切执着、欲望,顺乎自然而达到无所不为的自在与超凡境界”。处于此种世界的教师能够明白,对外在物质和权利的追求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我们从外界摄取的营养都是为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走向内在的自由,最终达到一种自在无为的精神境界。

回归生活世界,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

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发展,首先要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理念是实践的指南,树立一种新理念目的是为了关注如何改进和指导实践。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可能有教师的持续发展。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就是为教师发展提供指南。“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是现代教师发展中重要的观念。未来社会需要开拓型、创造型、多层次发展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全面素质。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是承认教师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和意义的源泉,是培养教师一种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是实现教师与他人之间进行交往,对话,与自然、符号文本之间的理解、认同,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其教学生活世界就是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就是自己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2.积极改进教师教育体制,确立人本意义和生命本位意义

把封闭型与定向型的传统教师教育体制转变为开放型、外向型的教育体制,确立教师人本意义和生命本位的意义。人本意义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教师首先也是人,是其生活世界的“根本”,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但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要获取价值以满足各种需要。教师在创造对象和在对象世界的劳动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实践满足自己存在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使存在有意义。

生命本位的意义是指教师转变自己在校生存的方式以实现生命的发展,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自我的更新。教师职业除了有“育人”的工具价值外,更有“育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在日常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呈现出的是自我更新式的主动发展态势,个人的生命得以创造,个体的生命质量得以提升。通过反思,改变服从、执行他人意志和思想的生存方式,成为自觉创造教师职业的生命主体。

3.培养整合的能力,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整合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把外界环境与个体自身,心灵与身体,教学过程与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融合、区分、提炼与升华的能力。培养教师整合的能力,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能够在生活世界中找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能运用生活世界中熟悉的实例来印证教学中深奥的道理,能运用生活世界里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教材中枯燥的文字。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向传授固定知识、宣传标准答案、机械重复的事情;知识不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与生活毫不相干的“它在”,而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活不再是色彩单调的按部就班,而是融入了激情活力的欢声笑语;世界也不再是理性抽象的客观世界,而是敞亮的知性,理性,灵性,感性的主客体相统一的世界,是生命意义不断绽放,生命价值不断实现的世界。

4.立足生活世界,走向生成的人

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意味着原路返回,回到单纯的吃喝拉撒此种流俗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世界,也不是停顿或滞留于主观的先验世界,更不是用生活世界来取缔、统治教师的教学世界,而是实现生活世界、教学世界、精神世界等溶于一体的世界。但是,“生活世界”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悖论。如何在主观与客观、现实性与超越性、事实与规范之间保持平衡,是生活世界本身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所以,回归生活世界,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教育智慧,很好地把握好一个度,实现生成性、创造性、超越性的回归,走向创造、生成的人。教师个体要承认自己的存在,主动培养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要能成为教学的真实主体,有自己的主动发展权;要能超越传统的日常教学生活,主动去除各种外物的遮蔽,获得一种自由的精神,发展成开创精彩教学生活的真正主人。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意义世界生命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