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桃花想起杏花

2009-01-20刘向阳

岁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杏林杏树杏花

刘向阳

早就听过“华北的桃花数天津卫,天津卫的桃花数杨柳青,杨柳青的桃花数大柳滩”一说,今年有幸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大柳滩桃花节,目睹了万亩果园十里桃花的壮观美景,真的让我大开了眼界。兴奋之余,我禁不住感慨万千,没有和谐盛世哪能有眼前美景!于是,我的思绪又飘回了东北老家,飘回了那不堪回首的年代。

1968年,我和全国的老三届一样,意气风发地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那个知青点所在的村子地处水草肥美的科尔沁草原,清清的洮儿河水在村边流过,良好的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淳朴憨厚的庄稼人,也滋润了一方广袤富饶的黑土地。在那里,除了一望无际的庄稼,就是连绵不绝的树林。挺拔的白杨、婀娜的翠柳、苍劲的青榆围绕着农田,呵护着村庄,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城市孩子真有了一种身处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之感。可是,时间长了,我们才慢慢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苦痛。特别是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农村人的艰难境遇,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是无法让人相信的。

为什么从大柳滩的桃花忽然扯到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上呢?因为,我看到了眼前的桃花想起了过去的杏花。东北比华北的气候寒冷,在那里很难看到桃花,却能看到杏花。杏树耐寒,所以,华北的桃花盛开的时候,也恰是东北杏花吐蕊的季节。现在,您如果到东北农村,一定会欣赏到洁白如玉、清香沁人的杏花。可是,在四十年前的东北农村也很难看到杏花的。因为,除了国家的林场种着有限的杏树外,农村生产队是不种的,原因是怕影响“农业学大寨”。个人家更是不种的,原因是怕被戴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

可是,我下乡的那个村却有一小片杏树。是一家人在屋子后面的园子里栽的。这家人姓席,主人席万才是大队书记。席万才还有一个与我们这些知青年龄相仿的女儿,名字就叫杏花。杏花长得和一般农村的孩子不一样,皮肤不是黑黑糙糙的,而是细皮嫩肉的。容貌也不是干干皱皱的,而是眉清目秀的。身段也不是上下一般粗的,而是凸凹有致的。特别在气质上,更是具有我们知青点一些女生都比不上的高雅文静。说实话,我们知青点的男同学一遇见杏花,都愿意多看几眼,多说几句。不怕您笑话,我也是如此。用现在的时髦语讲,都在暗恋着杏花。

可是,杏花命不好,三岁就没了妈,是父亲将她拉扯大的。父亲在村里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为人仗义热心,深受乡亲的拥护,才四十出头,就当了十多年的大队干部了。大队书记在农村就是一方“皇帝”,说一不二,所以,他要是想栽点儿杏树不算难事。公社头头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可是,到了“文革”,杏花的父亲的威严一落千丈。头二年,因农村运动开展得晚,农民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杏花父亲还没有被“夺权”,可是,到了1968年“斗批改”时,杏花父亲终于没有逃过“批倒斗臭”这一劫,不但被罢了官,还尝尽了批斗的滋味,最后,“自绝于人民”,也永远离开了女儿杏花。

记得那是在杏花盛开的春天,我们经常看见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的杏花在那一小片杏花林里哭泣。因为,那里埋着她死去的父亲。我们这些知青都很可怜杏花,甚至,我们这些男同学都希望她成为自己的“另一半”,可是。谁都没敢迈出这一步。后来,杏花有病了,听说是肺病。农村叫“痨病”,犯病时,大口地咳血。我们知青点的男女同学都曾经偷偷地看望过她,送给她一些药。记得,我还特意从城里给她买过一种叫“雷米封”的药。乡亲们也很可怜杏花,可都帮不了她。各家自己的苦日子都不知道怎么熬才能出头,哪有星儿点的能力去帮她呢?后来,在杏花又一次绽开的时节,杏花也长眠在那一小片杏林里了。

现在提起这事,就是想知道那片杏林还在吗?杏花开了吗?我多么希望那里的杏花也像大柳滩的桃花一样繁茂,那里的乡亲们也像大柳滩的村民一样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杏林杏树杏花
杏树
又见门前杏花开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杏树结果期的生长特性及修剪技术
杏林春满
杏花
一棵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