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

2009-01-20

法制与社会 2009年31期
关键词:晚清科举

黄 健

摘要 科举制度存续上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废于晚清有着必然性,既是废于时,亦废于制。今日再看科举,就考试论考试,科举考试只是考试选官中的一部分,考试选官本身并没错,不合时宜的是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王权下的考试陈腐内容和冗繁的程序。

关键词 晚清 科举 选官制度 废除

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87-02

一、存续千年,影响深远

(一)科举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意义

科举制是古代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也是选官制度,始于隋。进士科的创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①唐代时有所完善,延续上千年。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对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门路,更看重才学。尤其对寒门学子敞开了一扇门。而俗话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也寄托了无数读书人的梦。

(二)选拔形成定制,权利收归中央,也削弱了地方势力

科举考试也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还是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也选拔了一批贤良之士。尽管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是也提高了执政水平,办事效率。宏观上来说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也出现了一些统治者津津乐道的“盛世”、“治世”。在那样的时期科举制度确实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 ,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

(三)存在说明了其曾经的合理

关于科举存在的原因,有学者归纳为四条:“一是科举制与贤能治国、精英统治的儒家理论相符合;二是科举制标榜公平竞争, 具有客观标准; 三是牢笼天下英才,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 四是立法取士, 不过如是。”②非常的精辟。这也道出了,科举制度在当时条件下的积极意义,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既废于时,亦废于制

(一)内外交困,无奈之举

晚清史是国人的一段灾难史。“康乾盛世”最后的风光不再,面对洋枪样炮的攻击,国门大开、不平等条约纷至、大量国土沦丧。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惊醒。强国御侮,渐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原有的历史千年衍变的科举制度,已经不合时宜。晚清时期科举制度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多方力量作用的结果,这是时代的选择。

(二)晚清科举制落后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提到科举,就会想到连在一起的是封建科举。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带有保守、封闭色彩的。已经与当时的国际环境相脱轨。不利于中国走向现代文明。国门打开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封建体制都有着冲击。西学的进步,也给科举制度形成巨大的冲击。正如有学者提出的:“科举制度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铲除腐败,吐故纳新,不断进行自身改革 ,所以最终被历史浪潮所湮没”。③

(三)考试内容的陈腐,选拔程序的僵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有的内容已不科学,对思想钳制也是导致科举制的落后一个重要原因。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圣人言论。长期的这种文化氛围笼罩下,催生出的正是引经据典的行家,驯服、愚忠的官员。而统治者正是看中这一点,以图自己的长治久安。

在科举制度后来的衍变中,也表现出考试文体形式的走向极端 。科考行文有着严格的要求。较为突出的是表现是自明代开始的八股取士制度。这对明清文风的影响较大。就像有学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成为考试文体的定制,非八股文章一概不录。更甚者 ,连有文字笔画错误的好文章也不能录取。④内容何其陈腐,程序何其僵化。统治者心虚至此,可见离末日不远了。

(四)科场舞弊也直接加速了其被废除

官吏的腐败问题直接影响到科举考试的监督不力和舞弊成风现象。在封建王权时代,也很难建立起有效的、民主的监督机制。科场舞弊之风盛行,扰乱了正常的录取秩序。许多有才华的学子,尤其是寒门学子,即使具有满腔报国热情,只能哀叹报国无门。有书中写到:清朝末年,安徽的科举考试同全国各地一样,舞弊之风盛行,诸如顶替、通关节、联号等作弊手段,无奇不有。有钱人则无需参加科举考试,花钱能买到秀才、贡生、举人的资格。⑤这种乱象纷呈,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流弊也是积弊。透过科场舞弊,透露出的也是衰亡的迹象。

三、几多艰辛,终成“正果”

(一)维新派的努力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科举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要求。穷则思变。为此,代表晚清一派政治势力的维新派在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变法诏令中的在文教方面就提到了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即为废八股改试策论。但是好景不长,光绪的改革很快就被慈禧太后所废除。这阶段进行的只是改革。也可算作废科举的初级阶段,摸索、初探。

(二)“停科举”是清末新政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之一

时局的危难让在朝的部分统治集团的人物们认识到,要想造就有用的人材,就必须对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刘坤一及张之洞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摺》中强调了这个这一点。废八股,考策论。改书院为学堂。这当中也是逐步过渡的。学堂毕业学生可取得功名。外派留学生,毕业后赏赐相应的出身。在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重订学堂章程,按学堂等级,授予不同的功名。并且宣布科举考试录取名额将从丙午科开始递减。废科举是必然,但是同样不能骤废。这也是缓冲之举。

(三)最后的废除

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⑥科举制度的变革转至废除,从尝试转向定制,几经辗转,也几多艰辛。这是,面对新形势,国人所做出的扬弃。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是有着巨大功绩的。

四、再看科举,重新认识

关于科举的再认识,一些学者做过描述。有些比较深入,说理也比较透彻,很有道理。同时学术讨论也可以说就像盲人摸象。立场观点也有可能表述有差异。但是有争议就是有进步。基于此,也做一些尝试。

(一)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教育中仍然有科举的影子

1.他们指出科举制度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延续千余年的科举教育思想却从未清除和消失。⑦他们的论据可以表述为,现代的考试制度既继承了科举的长处和优势,也继承了缺点和不足,尤为表现在如小学教育惟课本是从, 教学注重死记硬背, 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重抽象而不重具体, 成了“科举之变相”。

2.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科举情绪仍以“应试教育”的形式 ,置换性地表现在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中。⑧他们以中考、高考、考研等各类升学考试为例,感叹求升学、求重点。应试教育体系与等级教育网络的运行恰似当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3.也有学者提出科举是“毁于时,而不是制”。只是内容需要更新。⑨他们做起了设想,如果科举制能够继续改革,对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适应时代的需要,那样的结果,较之骤废科举,不一定不好。

(二)可以用“形”、“神”说分析科举制度

可以把科举制度归到考试选官制度一类,仅仅是一种考试考试选官制度。更容易说清楚问题。科举形式选官考试制度是科举的“形”。封建时代阶级统治的理论体系是“神”。形与神在不可分割的。

1.先谈科举教育思想。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生活。正因如此,与时俱进,趋利避害才是大道理。今日再看科举,就考试论考试,考试选官本身并没错,不合时宜的是考试陈腐内容和冗繁的程序。而滋生这些的温床就是封建专制王权。可以举个反例,科举考试,尤其到后期是压制人性的,形成的八股。而新时期,从来都提倡素质教育。鼓励考生的创造性。如果非要说是什么“科举之变相”,只能说,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2.再谈科举情绪。如果光从面上看,这不假,但这只是“形”象,并不是“神”像。此处的形象是因为,这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合情合理的。敞开大门,形成竞争。着完全符合当前的国情。也是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也是对优秀考试文化的合理的继承。还是那句话,“形”和“神”是不能割裂的。如割裂则不是科举。因为人民的地位提高了,能自己当家作主。和当年的科举有着质的区别。

3.再则就说说内容更新方面。我赞成其中“内容需要更新”的观点。但同时,也想指出的是,专制独裁的清政府这棵老树是怎么也结不出民主共和的苹果的,科举就是科举。时过境迁,科举毒害读书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五、结语

废科举是当时特定的条件下,所必然做出的选择。废除科举制度所带来的效应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科举制废除了,但是新的考试制度、选官制度却是可持续发展的。人们对于科举制度是关注的,研究的成果也很多,这是可喜的现象,真理越辩越明。现阶段讲求构建和谐社会,总之,只要能有利民生,能创造出效率的都是好的,都值得探讨尝试。

注释:

①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01.

②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2-115.

③④⑧蒋平,阳德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6(4).118,120.

⑤翁飞.安徽近代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322.

⑥李侃.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313.

⑦李运庆.浅析科举制的“一死两生”.煤炭高等教育.2006(4).19.

⑨赵娜.清末科举考试内容改革述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8.

猜你喜欢

晚清科举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小小花钱看科举
论严复翻译理念与翻译实践的矛盾及统一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有情总被无情恼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