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晶硅产业过剩了吗?

2009-01-20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多晶硅调研企业

赵爱玲

11月12日,“2009年多晶硅政府与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国家发改委规划司等政府部门以及包括洛阳中硅、江苏中能硅业、赛维LDK、浙江昱辉在内的近20家国内多晶硅企业出席了会议。

根据会议传达出来的信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多晶硅行业的第二轮调研即将展开,该摸底将对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形成更为确切的结论,而技术更先进、规模更大、产业更环保的多晶硅投资或将松绑。

而在第一轮调研基础上公布的《国务院批转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通知》表明,政府对风电设备、多晶硅产业曾做出产能过剩的判断,意在控制新能源产业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但对高水平的产能依旧持支持态度。那么,多晶硅产业是否真的存在过剩?

被戴上“过剩”的帽子

此前的8月底9月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多晶硅行业进行第一轮摸底。据了解,第一轮调研主要面向地方政府及多晶硅企业。地方政府层面,调研要求将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量等一并上报;企业层面,包括江苏中能硅业、赛维LDK、洛阳中硅等在内的巨头情况均成为重点调研的目标对象。

9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多晶硅和风电设备赫然在列。多晶硅行业被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点名为6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

《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准入制度的出发点是从产业规模、能耗和环境保护标准三个方面确立了进人多晶硅生产行业的“门槛”。很多专家认为,设置这个门槛的目的在于让企业更加注重能耗的指标,注重自主技术研发,因为多个指标是综合衡量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的非理性的投资。

但是业界对于3000吨/年的规模限制却有很多争论,因为按照产能衡量,要达到3000吨/年的生产标准,项目投资额就得在20亿左右,一些企业认为这个指标将把很多民营企业拦在门槛之外。

而另外一些企业认为,《通知》执行起来有偏差。业内人士称,“《通知》明确了产业门槛、技术及环保标准,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本应有保有压的政策,执行起来被有些地方或具体部门搞‘73切,一些企业技术高端、单线3000吨以下的多晶硅项目被搁置,而且利用技改提升产能的项目也没被核准。”

自从《通知》下发以来,关于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问题,部分多晶硅企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些地方政府都提出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均认为,所谓过剩,其实并非是绝对产能过剩,而是低端产能、低效产能、低劣产能的过剩。但是高端、优质的多晶硅目前仍然供不应求,且世界光伏市场仍在高速成长,工艺先进、质量优异的高端多晶硅产业缺口仍需要企业去填补。

是否真的过剩?

多晶硅为什么会被戴上“产能过剩”的帽子?

此前投资多晶硅一度成为国内热潮。在投资热潮的带动下,多晶硅行业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线仓促上马。

官方资料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3万吨/年,另有十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五六万吨,几年后则将达到十七八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万吨。从相关统计数据看,目前我国拟建、在建和建成多晶硅生产线有几十条,这些生产线如果全部按计划建设完成,其产能有可能超过当前世界总需求。

实际上,这种产能过剩的说法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当前所说的多晶硅产能的相当部分都是计划中的,属于虚拟的,口头的,没有付诸实际;第二,产能过剩的评判依据是当前的世界装机需求,没有动态考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以后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多晶硅产业进行的是一种两头在外的模式。没有稳定的国内需求市场,企业的生产就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300兆瓦,国内安装仅为50兆瓦,98%左右出口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降,而国内市场迟迟未能打开,导致全产业链的经营状况都遭受重大影响,出现“过剩”。

被“点名”之后,很多地方政府力推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已经基本上进入了暂停的状态。而很多地方没有土建的多晶硅项目已都被叫停,已经进入土建阶段的项目有不少也开始重新评估,有的甚至遇到了信贷的瓶颈。

但是,随着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提出,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又在酝酿当中,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制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振兴规划”,各地都在新兴战略性产业中挑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做出规划,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向外释放。

研究发现,虽然我国晶硅产能扩张很快,但由于建设周期及市场波动,多晶硅产业一直供不应求。

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4000吨左右,占全国总需求量的20%。据测算,如果2009年国内的光伏电池产量保持在2008年2300兆瓦的水平,按照每兆瓦光伏电池需要12吨晶硅的行业平均水平计算,共需2.8万吨多晶硅。而2009年预计全国多晶硅生产量将达到1万吨左右,这意味着还需要进口近2万吨多晶硅,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在自给率从约20%提升至50%的同时,占一半的需求仍仰赖进口。

以天津海关统计的数据为例,1至9月天津口岸进口多晶硅1955吨,价值1.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8%和78.5%。而来、自江苏方面的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2/3企业需要依靠外省或从国外进口多晶硅,其中尚德集团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原材料进口占总应用规模的比例高达90%。

“五六万吨的规模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并不能算是过剩,但是盲目投资,上马技术含量很低的多晶硅生产线的趋势的确应该注意。”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多晶硅行业近年新上马的项目较多,但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启动和“市场之手”的调整,我国的多晶硅“实际产能”并未出现所谓的“过剩”。

第二轮调研,高端投资或将松绑

工信部及发改委所要进行的第二轮调研,调研内容主要看是否过剩、如何定义过剩,此次调研的范围更广,覆盖的企业也更多。地方政府层面,将会细化到筹建工作进度、是否开工及开工进度等内容;下游企业则主要看电池和组件行业对多晶硅是否“过剩”的态度,摸清他们的用量情况及

对市场需求的看法。

有专家认为,新能源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是由其发展阶段决定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发展速度很快,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是正常的,也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应当遏制的是恶性的,非理性的投资。”

专家指出,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期,本身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来自其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来自于多种技术的竞争和优选。因此,短期的“产能过剩”会促使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有利于形成主流技术以及技术标准,使技术选择进一步向科技含量更高、效率更高、节能环保更优的技术和产品集聚。同时,竞争也将引起企业之间的并购,促使产业整合和提高集约度。

专家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复杂的科学、工程、经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过剩”有利于在竞争中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对外贸易:工信部及发改委所要进行的新一轮多晶硅产业调研,调研内容主要看是否过剩、如何定义过剩,此次调研的范围更广、涵盖的企业也更多。您认为多晶硅产业是否真的存在过剩?

刘嶂:产能过剩一般是成熟产业才会存在的,多晶硅和风电产业都属于新兴产业,如同新生儿,基本不会罹惠“老年病”。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快速成长的产业供应链内短期出现的各环节之间、上卞游之间以及彦能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不平衡、不衔接,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市场的阶段性失衡不能叫产能过剩,更不应抑制发展。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解决,只要不拿纳税人的钱去砸,“过剩”有利于在竞争中促进产业升级。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产业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应该正确认识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点,正确利用产业规制方法,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这些产业更好地发展。我们绝不能固噎废食,错过抢占全球新能源竞争制高点,培育新能源产业的犬好时机。

中国对外贸易:目前产能过剩论者的主要观点来自于:到2009年6月底,我国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5万吨/年,另有十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万吨。您怎么看待这一依据?

刘峰:把可能的或规划上的产能都计入实际有效产能,显然夸大了对“产能过剩”的估计。而在缺乏准确、客观数据的情况下,用“产能过剩”来描述多晶硅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新兴产业成长规律的正确判断。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光伏产业已经出现回暖迹象,晶硅价格已经出现上升,新一轮增长将会出现。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现阶段存在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

刘峰:多晶硅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和电网基础设施跟不上造成的。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使得电网运行控制的难度加大,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光伏发电很难进入现有的电网体系。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高,各国主要依靠补贴运行,而我国入网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需求这一瓶颈尚未突破。

多晶硅产业某些环节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与成熟产业产能过剩有本质不同。比如我国风电制造业现已形成涵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塔架等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体系。从风电整机的供需情况看,叶片和整机近两年投产的产能已超过了未来2年预计的市场需求,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根据国内主要风电整机厂商的产能扩张计划测算,2009-2010年若全部达产,全国整机产能将分别达到1100和1900万千瓦左右,明显超过我国风电发展规划预测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叶片在整机中所占价值较高,国内的叶片生产企业近几年快速增加,导致叶片产能超过整机l产能。在整机和叶片两个环节出现的过剩主要是企业驱利的结果,也是一个迅速扩张的市场上尚未形成有效竞争,从而促进产业内部整合的阶段性现象,是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出现的阶段性特征,与钢铁、水泥等成熟产业的产能过剩具有本质不同。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体产业链、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在促进多晶硅产业发展上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左脚迈出去、右脚跟不上的现象。

中国对外贸易:继9月底《国务院批转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干意见的通知》后,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纷纷出台文件,对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环保准入和用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多晶硅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刘峰: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等是必要的,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在高纯多晶硅制备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晶硅产业整体的制备工艺、关键核心设备目前仍依赖引进,特别是大型节能还原炉技术,设备严重缺乏,主要依赖进口。

要素和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当前,各国都在寻找可靠、安全、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供给途径,新能源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针对多晶硅、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滞后、瓶颈约束比较严重的现象,我们不能收回前进的步伐,而更应该加速配套产品、基础设施、准入接入的制度和技术、管制制度等的完善与配套。以培育产业为主线,加快自主创新。把握规律,促进相关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对于如何抑制部分低水平重复上马项目的问题,专家表示,最重要的应该是设立标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由于没有完备的准人体系,部分没有核心技术,也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纷纷投入光伏领域。只有通过在区域内设置发展规划,从企业立项开始严格把关,加强过程中督导,建立淘汰机制,才能使我国的多晶硅产业建设处于可控可调状态,保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专家认为,针对多晶硅行业第二轮调研所得出的情况,将会形成多晶硅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的重要依据。调研之后,技术更为先进、具有闭环装置,单线产能在5000吨以上的项目投资或会放开。随着两部委第二轮调研的展开,高端多晶硅产业的投资或将松梆。

猜你喜欢

多晶硅调研企业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国多晶硅历尽千帆砥砺前行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变压吸附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中的应用
多晶硅的高重频皮秒脉冲激光损伤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