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研究是教师的必备品质

2009-01-19樊志瑾

江苏教育 2009年24期
关键词:昆虫学家生态型课题

樊志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我们不想使天天上课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我们就应当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研究的教师只能成为教学的传声筒,没有自己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不研究的教师只能平平庸庸当个教书匠,培养不出智慧的学生,也享受不到幸福快乐的教育人生。

根在哪儿。研究的课题就在哪儿。每次去参加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工作,看到这些优秀的老师一份份厚重的研究成果,我总是感叹:我们的根在哪儿,研究的课题就在哪儿。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的根在学生、在课堂、在学校。用发现的眼睛在学生、在课堂、在学校寻找研究的课题,以教书育人为前提,以提升自我为动力,在学习思考中、在热点难点中寻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会发现研究的课题如此丰富。研究的空间如此广阔。做研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做研究更非功名利禄之事,它或许不会像一堂优秀的公开课那样让你声名远扬;它更不会像一次精彩的表演,让你光彩耀人。它需要我们有宁静致远之志,淡泊名利之心,潜心育人之情,求真务实之风。从教30多年,我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德育为研究范畴,以课题为研究载体,在学校这块研究的沃土上耕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对中学德育的系统性层次性的研究中,构建了我校“三校三课”立体德育体系;九十年代初,从活动性课程的角度研究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入新世纪,为实现“人文性、生态型、数字化”办学目标,我以生态型德育研究为突破口,主持省级重点资助课题《中学生态型德育的实践研究》,不仅培养了一批爱研究的青年教师,也让自己和学生们在我们的研究中分享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心在哪儿,研究的智慧就在哪儿。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有三人在黄昏结伴散步,分别是昆虫学家、商人和教师。散步途中,昆虫学家突然停住脚步,仔细聆听。另外两人很奇怪:你在听什么?昆虫学家很兴奋:我听到蟋蟀的叫声,那是一只特极品的蟋蟀。他兴致盎然地描述这种蟋蟀的特征,可商人和教师一脸茫然。他们继续前行。这时,从昆虫学家口袋里掉出了几枚硬币,他没有发现,商人却发现了。商人故意放慢脚步,落在后面,悄悄地把硬币捡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三人继续前行,经过一间破草屋,教师突然停下来,竖起耳朵,他听到了琅琅读书声。他正想给另外两人谈自己的感受,却发现他们已经走远,对茅草屋里的读书声浑然不觉。为什么只有昆虫学家听到了蟋蟀声,商人捡到了钱,教师听到了读书声?职业的差异只是表面现象,根子是他们的心思摆在不同的位置上。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心在哪儿,智慧就在哪儿。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人,是对学生、对教书最敏感的人。把我们的心放在学生的生命上,放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智慧;把我们的心放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就会产生让课堂灵动,让师生互动,让思维插上翅膀的智慧;把我们的心放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天地里,就会产生出由自在王国奔向自由王国的创新教育人生的智慧。

实践在哪儿,研究的成果就在哪儿。我们一线的老师做研究要重在实践,在行动中研究,并用研究去指导行为,让自己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从我校有成就的老师成长的规律去看,他们都有爱研究的品质,勤奋学习,严谨务实,持之以恒,终有成果。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大型课题的研究,而且都热衷于自己的微型课题的研究,并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动能,有效地促进了自己和学校事业的发展。从“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我们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开展了《中学德育活动性课程研究》、《中学生态型德育的实践研究》、《中学党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等系列课题研究,都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们还特别倡导青年教师进行个案研究,研究一堂课,研究一个学生,研究某一种教育现象,研究某一种教育思想,让研究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实践证明,研究的过程不仅让我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促进了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我们一线的老师,只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扎根于教育的沃土做真实的研究,实实在在地思考问题,脚踏实地地采集案例,努力探寻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必定能在务实的有益的研究中收获希望,威长为一个睿智的幸福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昆虫学家生态型课题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生态型景观设计在居住区的塑造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生态型观光农业园区探究
新常态下南京港生态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近代中国第一位经济昆虫学家张巨伯
心的方向就是幸福的方向
神秘的触电死亡
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