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版《青花瓷》走红解密

2009-01-07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青花瓷化学知识点

仲 余

近段时间以来,化学版《青花瓷》在网络论坛及中学校园迅速走红,并在短时间内催生出了多个不同版本。只要你在百度中输入“化学”、“青花瓷”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发现与此相关的论坛留言达20万条之多。化学版《青花瓷》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走红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

“氧化性的大小,大家比一比,方程式中寻找,各自归属地,氧化剂的氧化性一定数第一,其他算老几……”拗口的化学词汇配上《青花瓷》的曲调,再用周杰伦似的唱腔唱出来,别有妙趣——这首由网名“乐山化学老师”改版创作的化学版《青花瓷》歌曲,先是走红网络,随即在学生群中流行起来。方文山的歌词全部变成了“碘离子”、“氧化剂”、“硫酸根”、“钡离子”,化学反应方程式就此与流行音乐《青花瓷》发生美妙的“化学反应”。

创作缘起:化学实在太难学

“碘离子遇淀粉,变色不容易。若加入氧化剂,蓝色迷死你……”在熟悉的曲调中,一个个化学知识点优雅道来,化学版《青花瓷》迅速赢得了无数粉丝。其网络作者“乐山化学老师”,也被网友搜索出来,原来是四川乐山一中的化学老师邱伟。如今有众多粉丝打电话到学校找邱伟,让他颇有点“走红的烦恼”。

邱伟是个“80后”,已经在乐山一中教了6年化学,目前教高三。“化学确实显得枯燥,繁、乱、难!”邱伟说,教了这么多年,把一届又一届学生对化学的畏难情绪看在眼里,“要学好化学,必须记住所有原理,要找到窍门。”

邱伟告诉记者,化学的难点就在于电离、水解、氧化还原等章节,因为计算量比较大,容易让人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让学生不被枯燥的化学“吓跑”,他想过很多办法,都收效甚微。

今年夏天,邱伟在网上看到一段用化学知识点填写的《青花瓷》歌词,“感觉非常新鲜,但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突出”。邱伟灵机一动,何不就此把知识点重新归纳一遍?他兴奋无比,连夜开始梳理知识点,并且用押韵的方式填词,“前后用了两个星期,简直脱了一层皮”。作词之后,邱伟不满足,又买了话筒,下载了音频软件,认真进行演唱配音,足足用了三天时间。

9月份的一堂化学课,邱伟提着小音响走上讲台,“今天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点全部记牢……”他把印好的歌词发给全班同学,音响里传出《青花瓷》的曲调和大家“似曾熟悉”的化学概念。细心的同学甚至指出,邱伟特别模仿了“周氏唱腔”特有的模糊吐词,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邱老师,你好雷人哦!”很快地,大家快乐地跟着曲调唱了起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化学版《青花瓷》被邱伟挂上了网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迅速走红,每天找他的电话越来越多。还引发了许多跟风创作,现在《青花瓷》已经有若干个“化学版”,网友们似乎对用化学知识填词“情有独钟”。邱伟点评说:“男版、女版、RAP版的《青花瓷》化学歌,各有新意,侧重点各不相同。”

各方反应:有人欢喜有人忧

化学版《青花瓷》能够迅速走红,当然首先与广大学生的追捧不无关系。“太有意思了!”一位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忆,学习就不再枯燥了。”另一位学生则表示,用唱歌的方法来学习知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他希望能在未来的课本里看到这首“青花瓷”,也期盼有更多类似的趣味学法出现。不少学生说:“用唱流行歌的方法来学习知识,能激发我们的兴趣。”“确实很有意思,背起化学反应和方程式觉得轻松不少。”正在南京上初三的王琰说,化学有很多冗杂的方程式,记起来十分困难。现在用唱歌的方式来学习,不仅记得快,而且不觉得枯燥,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记者了解到,化学版《青花瓷》在校园受到广泛欢迎,学生们普遍认为用流行歌词来帮助记忆知识要点非常有用,甚至还有学生自己动手将一些知识点编成歌词用于复习。与原来的流行金曲不同,被热心师生改编后的歌词,最大卖点便是其实用性和通俗性。如《青花瓷》改编歌词中,包括了沉淀、制气体、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熟石灰在生活中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尽管在填词的押韵方面还有所欠缺,美感也不如原作,但不少学生正是看中了其朴实生活化的歌词便于记忆。在“青花瓷”贴吧中,很多学生反映:“难记的名词、反应、知识点配上了琅琅上口的曲调,变得没有那么难记了。”“我当年高中的时候遇到这么强的化学老师我肯定选化学了。”“这样的学习才有意思嘛!值得全国推广!”“他的学生好幸福啊!”“太有才啦,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这种用流行音乐记化学知识的办法,也受到家长的热捧。不少家长在网络上留言表示:“这样的教学创新,与时俱进,应该多多推广。”南京市民方健先生说,作为一名家长,他不介意孩子用这种学习方法,他说:“其实通过歌词帮助记忆并不是什么新方法,我以前学过一些古诗词,很多都忘了,但是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至今仍能背诵,因为这首歌多年前被改编成流行歌曲。”

化学版《青花瓷》在得到学生、家长和部分教师的认可后,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将学科知识编制成歌词的行列。如流行歌曲《菊花台》被改编成《实验台》,《千里之外》被改编成《实验室外》,《江南》和《孤单北半球》被分别改编成《试管》和《孤单实验室》等,颇有“唱歌教学风”在校园刮起之势。

尽管化学版《青花瓷》受到学生热捧和部分家长、教师欢迎,但也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对这一方法不认同。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对化学版《青花瓷》的争议基本停留在教学方式或学习方法是否有效、能否引入正常教学范畴内等方面。

苏州市第十中学高三化学教研组组长邵燕认为,“歌谣化”的教学娱乐性较高,对于帮助学生记忆或许会收到一定效果,但目前流行的版本歌词内容并不规范,对考试也没有多大帮助,最多只能算是辅助教学。“化学版《青花瓷》的确能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的亲切感。”邵燕说,通过流行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幽默和轻松。但就歌词内容而论,不仅涵盖的知识点过于基础和浅显,而且很多内容不规范。比如“三价铁”应该是棕黄色而不是“金黄色”,“硫酸不愿挥发”应该特指“浓硫酸”,等等。

上海桐柏高级中学化学老师施伟荣老师认为,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很不错,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种幽默、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更快更牢地记住知识。不过她也指出,这种辅助教学方式难以推广。“一首歌毕竟涵盖的知识点有限,如果学生通过一首歌来应付考试显然不可能,如果每个知识点都创作一首歌也难以实现,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这种形式最多只能辅助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桃李园实验中学物理老师朱素敏认为,“歌谣化”的教学对于学生记忆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她表示,这一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歌谣能帮助一些学习出色的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也能缓解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但对于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可能造成一定的反作用。”所以,朱老师表示,这些“歌谣”可作为课外兴趣介绍给学生,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则应当斟酌使用。

华师大二附中的数学高级教师蔡玲玲提出,学生们只有在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这些“歌谣”,而且,在实际的有效学习中,掌握应用方法和应用技巧才是最为关键的,僵化地按“歌词”来背熟几条公式或原理,反而会抹杀学生对于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蔡老师建议说,学生们可以将“歌谣”作为临考前的另类考纲,帮助自己拾遗补缺。

“实际上,化学版《青花瓷》走俏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无奈和学生的期待。”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说,在高考指挥棒下,许多学生面对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填鸭式”讲课,大量习题,无休无止的考试,还有家长充满期待的目光,学习生活既枯燥又疲惫。所以当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流行歌曲结合起来时,学生便会觉得“亲切”、“有意思”。“这就说明,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歌谣化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邵晓莹说,一旦学生对化学版《青花瓷》的关注热度过去,或者“歌谣化”教学成为一种常态而演变为“硬记歌词”,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对老师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教学语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教学内容讲清楚、说透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启发他们去发现学科知识中的逻辑之‘美,定理之‘美,而不是生硬地改编流行音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教授肖平举例说,比如学习古典诗词,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多得一两分,学生当然没兴趣。如果在教学时能够配上一段古乐,展示几幅山水画,说上一段故事,可能就会让学生爱上这门知识。“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和学生有较多的时空‘自由发挥。”

“由此可见,拿掉悬在学生头顶的‘高考指挥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还教师和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之道。”邵晓莹说,这才是化学版《青花瓷》蹿红现象真正要告诉大家的。

【延伸评论】

化学版《青花瓷》走俏,

碎花片的教改努力

陈方

“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当溶液呈金黄色因为铁三价,浅绿色二假亚铁把人迷……”化学版《青花瓷》日前在网络论坛和中学校园走红,并在短时间内催生多个不同版本。据了解,化学版《青花瓷》最初是由一位中学教师创作并用于课堂教学。此举被拍成视频在网上公布后,引起强烈反响,随即衍生出多个版本,被众多中学生亲切地称为“活教材”(《武汉晚报》11月3日)。

化学版《青花瓷》大红大紫不仅仅体现在它本身的流传广度上,在它走红之后,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将学科知识编制成歌词的行列。如流行歌曲《菊花台》被改编成《实验台》,《千里之外》被改编成《实验室外》,《江南》和《孤单北半球》被分别改编成《试管》和《孤单实验室》等,“唱歌教学风”在校园大有越刮越猛之势。

很多人都是抱着赞赏的态度对待化学版《青花瓷》走红的。确实,在僵硬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能有这么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实属难得。近几年来,试图突破传统的僵化的教育模式,将轻松的娱乐形式赋予在教学中的突破形式不时地闯入媒体视野。

几个月前,在全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现场会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教授王登峰就曾表示,国学教育应加入时尚元素,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以经典诗词为词,结合现代流行音乐让中小学生传唱,这样可以让国学经典教育深入到学校方方面面。事实上,寓教于乐的成功例子并不是没有。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就是一首古词,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讲,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宋词不见得能完整背诵,但是王菲的这首《明月几时有》他们一定会完整地演唱。

当然,也有人认为“化学版《青花瓷》”的走俏只是技巧上的突破,在实际的有效学习中,靠技巧按“歌词”来背熟几条公式或原理,反而会抹杀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这一争议背后,其实是对化学版《青花瓷》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引入正常教学范畴内的一种探讨。化学版《青花瓷》确实是以一种讨巧的形式契合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但更应该看到,这一技巧形式突破的背后,是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一种突破。长期以来,国人太喜欢于严肃的、一本正经的教育模式了,一旦突破了“严肃”的底线,这些教育模式就被视为“另类”,难以进入主流教育模式的框架内。

进一步探讨化学版《青花瓷》的走俏,对于那些主流教学模式中的教育者而言,如果只承认这是一种教学技巧上的突破而非教学思维上的突破,那我更愿意将这教学技巧上的突破细化为教学语言运用的突破。即便是在主流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语言也未必只能说而不能唱,或许,这种“唱”的语言恰恰可以打开中国教改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我们的思维是如此狭隘,比如一提到素质教育就联想到书本之外的社会实践等等。殊不知,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实践的素质,更有技巧和思维的素质等等。

从“国学诗文牵手流行诗歌”到“化学版《青花瓷》开创唱歌教学风”,尽管争议不断,但这些试图打开中国教改之窗的种种碎片化努力,我们还是要为之献上最热烈的掌声的。

(资料来源:《四川日报》《武汉晚报》《时代丹东》等)

猜你喜欢

青花瓷化学知识点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纯净的青花瓷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空中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