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数学课教师提问

2009-01-06邢桂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教师应思维

邢桂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38-02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通过一定的问题提出来展开,使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学习转化为问题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知识,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本文试图就数学课教师提问作些肤浅的分析,以供参考。

1 目标明确提问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直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教师设计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为引入新课?为新旧联系?为突出重点?为解决难点?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为促使学生思考?为总结归纳?等等。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激发学生思维,过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对课堂提问在于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以获取标准答案为目的。

2 科学有效的提问

数学课课教师提问要具有以下特征:

①可及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等;

②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入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

③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心向,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

④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人人有所得,包括操作、探究的机会或替代经验,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

3 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

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装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装的好奇与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由好奇而达到求知的目的。这样就把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连在一起,学生有了学习方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探索、去模拟、去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

4 精简集中,突出重点的提问

课堂提问要把大量繁琐的问题进行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提的问题要少而精,要简单明了,要集中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5 讲究适度的提问

一方面,教师所提问题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以及理解能力作用要明显,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以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也不能没有提问。每一个问题提问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周到。

6 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做好评价反馈,这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及时评价反馈,可以强化正确,纠正偏差,提高效率。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时,教师应首先肯定正确部分,而后探问学生并给学生提供回答线索。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则应采取措施弄清原因,然后进行探问、转向或重新教学等处理策略,以便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切记讽刺和训斥。当学生回答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而言之有理的新思想时,教师应放下架子,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欣赏学生的智慧火花。

在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今天,满堂贯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穿插精妙的提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愉快场所。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教师应思维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有趣的数学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讨厌的理由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