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识字的几点建议

2009-01-06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昆虫规律识字

郝 坤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点:①激发主体的识字热情;②揭示规律讲求科学化;③讲求生活识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识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29-01

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激发主体的识字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儿童的识字热情,让他们主动识字,自己学会认字,肯动脑筋聪明认字(创造性),逐步养成认字的好习惯(基础性)。首先要尊重儿童,让儿童真正成为识字的“主角”。最后要鼓励儿童,在识字活动中,主动积极。“每个人都有潜能”,只要环境适宜,“每个人都具有的这种学习、发现和创造的潜能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

2 揭示规律讲求科学化

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汉字规律,遵循识字教学的基础原理,提高识字教学科学化水平。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使儿童了解汉字发展的起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讲解时要注意追根溯源深入浅出;识记汉字有层次;书写笔画教规律。如在教“鸡”这个字时,它的左边是替代而简化的,只能看作是代换符号,代的是示音构件“奚”,讲解的重点是强调“鸟字旁”,左边部分可讲可不讲,如果要讲可略作介绍古时候是怎么写的。在教“落”字时,严格按照层次结构去理解,它是形声字,草字头表义,下半部表音。如果把它分成左右两部分就不对了。按照正确的意思去理解它,学习它,也就不会出现把它当成左右结构的字的错误了。

识字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还需不断深入,但“生活识字”是永恒的。学习语文离不开生活,学习语文离不开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兴趣,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识字学习变得其乐无穷,那将是语文学习的最大成功。

3 讲求生活识字的教学策略

以上种种因素,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从汉字的规律出发,要激发孩子潜在的动机,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孩子爱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让儿童更多地直接接触环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使儿童感到亲近、亲切,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为广阔的周围世界,以吸收社会各种信息,拓展想象思维的空间。识字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我把与这课有关的昆虫画成图片剪下来,帮助他们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让儿童认识昆虫的的形体,生活习性;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感受昆虫的特点……一篇带有十四个生字的小文,一年级的学生竟然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些词语带着鲜明的色彩与印象进入了学生的意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视觉记忆。倘若不看昆虫的图片,不通过感官认识昆虫,学生还是死记硬背,也许学生记忆的效果就不会这样明显。

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儿童的需求与发展,没有最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昆虫规律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找规律
有趣的无脊椎动物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识字谜语
巧解规律
找规律
Smallest Flying Robot 会飞的机器昆虫